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切条件与二语语用习得研究
1
作者 黄玮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31-133,144,共4页
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中对施为行为的成功实施提出了一组适切条件。之后,塞尔将这些适切条件修改并完善。本文认为语用学中对适切条件的讨论对语用习得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切条件的内涵对语用习得的内容与过程研究有重要... 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中对施为行为的成功实施提出了一组适切条件。之后,塞尔将这些适切条件修改并完善。本文认为语用学中对适切条件的讨论对语用习得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切条件的内涵对语用习得的内容与过程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另外,适切条件可提供对学习者的施为行为进行评估的一个分析框架,即满足适切条件的施为行为才是符合社会语用规范且正确而完整得以实施的行为,反之,则可以视为语用失误。本文从适切条件的内容出发,探讨其内容对二语语用习得研究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切条件 施为行为 二语语用习得 语用失误
下载PDF
试论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
2
作者 洪岗 贾艳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4期223-223,243,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笔者首先介绍了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根据语用习得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密切相关。之后,笔者分别介绍了Gardner&Lambert和高一虹等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并就... 本文主要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笔者首先介绍了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根据语用习得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密切相关。之后,笔者分别介绍了Gardner&Lambert和高一虹等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并就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语用意识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 语用意识 二语语用习得
下载PDF
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玮莹 方丽君 许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二语语用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语用习得过程。现有语用习得研究多基于简化主义,探讨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与某一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难以全面揭示语用发展过程。二语语用发展是各因素互相影响、... 二语语用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语用习得过程。现有语用习得研究多基于简化主义,探讨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与某一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难以全面揭示语用发展过程。二语语用发展是各因素互相影响、作用的复杂动态系统。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结合语用习得研究成果,厘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重点阐述该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并讨论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对语用习得与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语用习得 语用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 中介语用
下载PDF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CHINES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QUESTS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仙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年第6期31-43,127,共14页
Follow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quests by Chinese learners at three proficiency levels with open production questionnaires. It was found that L2 linguist... Follow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quests by Chinese learners at three proficiency levels with open production questionnaires. It was found that L2 linguistic proficiency, L1 pragmatic transfer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have interactive effect on learners' L2 pragmatic development. A range of acquisitional features were found-learners' employment of direct request strategies decreased, the employment of conventionally indirect strategies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and variety of internal modifier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ficienc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L1 pragmatic transfer worked on various aspects of learners' requestive behavior and that inadequate or inappropriate input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EFL classroom arrangements might constrain their pragmat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speech act of requests L2 pragmatic development cross-sectional desig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