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红牛二酞甘油酞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将 马双羽 +6 位作者 申瑞雪 耿智慧 尹璐 高妍 张国梁 杨润军 张永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5-1308,共4页
为研究草原红牛二酞甘油酞基转移酶2(DGAT2)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DGAT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脂肪:AA型极... 为研究草原红牛二酞甘油酞基转移酶2(DGAT2)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DGAT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脂肪:AA型极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1),AB型和B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AA型显著高于AB型(P<0.05),极显著高于BB型(P<0.01),而AB型又显著高于BB型(P<0.05);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结果提示,DGAT2基因对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初步推断DGAT2是控制这些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可能是影响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低脂及高干物质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二酞甘油酞基转移酶2 PCR-RFLP 泌乳性状
原文传递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 被引量:7
2
作者 邓琳 陈鹏宇 +2 位作者 涂建峰 吴峰 邓南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分别采用PDMS、PDMS/DVB、CWX/DVB三种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 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酞酸二(2 乙基已基)酯(DEHP)。实验发现,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较其他两种萃取头理想;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分别采用PDMS、PDMS/DVB、CWX/DVB三种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 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酞酸二(2 乙基已基)酯(DEHP)。实验发现,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较其他两种萃取头理想;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水中痕量DEHP的SPME HPLC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2~15.60mg/L,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0.06mg/L(3σ,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回收率为89.9%~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渗滤液 (2-乙基已基)酯
下载PDF
2-取代-7-溴-1,2-二氢酞嗪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帆 王咏琪 +3 位作者 黎阳 张帅 康慨 仝红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57-60,共4页
以4-取代苯肼和4-溴-2-(溴甲基)苯甲醛(Ⅱ)为原料合成了2-取代-7-溴-1,2-二氢酞嗪,通过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目标化合物2-苯基-7-溴-1,2-二氢酞嗪(Ⅰa)的合成为模型反应,最优合成条件如... 以4-取代苯肼和4-溴-2-(溴甲基)苯甲醛(Ⅱ)为原料合成了2-取代-7-溴-1,2-二氢酞嗪,通过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目标化合物2-苯基-7-溴-1,2-二氢酞嗪(Ⅰa)的合成为模型反应,最优合成条件如下:物料比n(化合物Ⅱ)∶n(苯肼)为1∶1.1、催化剂FeCl3用量n(FeCl3)∶n(化合物Ⅱ)为0.10∶1、Na2CO3用量n(Na2CO3)∶n(化合物Ⅱ)为3.0∶1、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Ⅰa的收率可达到83%。该方法具有底物和催化剂价廉易得、收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嗪衍生物 1 2- 2-取代-7-溴-1 2- 合成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对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苏小明 王立忠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究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对患者D-二聚体(D-dimer,D-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atase A_(2),Lp-PLA_(2)... 目的探究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对患者D-二聚体(D-dimer,D-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atase A_(2),Lp-PLA_(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的PCI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清D-D、Hcy、Lp-PLA_(2)水平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血清D-D、Hcy、Lp-PLA_(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score,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PCI,可有效降低PCI患者血清D-D、Hcy、Lp-PLA_(2)水平,有效抑制脑血栓形成,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氢溴酸樟柳碱 丁苯 血液流变学 D-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忠发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4期117-120,共4页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软胶囊...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常规控糖治疗),各31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血糖水平、NIHSS、ADL评分、胰岛素、C肽、糖耐量试验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NIHSS评分、血糖水平、胰岛素、C肽、糖耐量试验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疾病治疗中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二甲双胍可降低血脂、血糖等水平,有利于调节血糖及糖耐量,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软胶囊 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2-氟-5-[(4-氧代-3,4-二氢酞嗪-1-基)甲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6
作者 陈升 陈绘如 《化工时刊》 CAS 2018年第3期16-18,共3页
使用较为价廉的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还原、加成、水解,合成了目标化合物2-氟-5-[(4-氧代-3,4-二氢酞嗪-1-基)甲基]苯甲酸,总收率达60.5%。相应各步反应条件得以优化,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该方... 使用较为价廉的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还原、加成、水解,合成了目标化合物2-氟-5-[(4-氧代-3,4-二氢酞嗪-1-基)甲基]苯甲酸,总收率达60.5%。相应各步反应条件得以优化,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该方法起始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易行,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氟-5-[(4-氧代-3 4-嗪-1-基)甲基]苯甲酸 奥拉帕尼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丁苯酞下调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改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玉凤 汪志云 王雪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能否通过调节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急性LAA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丁苯酞组予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丁苯酞能否通过调节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急性LAA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丁苯酞组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次,2次/日,连续14 d),序贯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日,连续11.5个月),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次,2次/日,连续14 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检测血清Lp-PLA2水平;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IMT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Lp-PLA2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丁苯酞组Lp-PLA2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12个月后,丁苯酞组患者IMT值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丁苯酞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可以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进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急性LAA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磷脂酶类A2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丁苯
下载PDF
利用涤纶废料制备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8
《精细化工经济与技术信息》 2003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涤纶废料 直接醇解 制备 对苯甲酸(2-乙基)己酯 增塑剂 原料 2-乙基己醇 酸四丁酯 醋酸锌
下载PDF
4-溴-2-(溴甲基)苯甲醛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斌 张黎明 +1 位作者 张彦民 唐文强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9期582-585,共4页
4-溴-2-(溴甲基)苯甲醛是合成1,2-二氢酞嗪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以4-溴-2-甲基苯腈为原料,通过溴代、还原得两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4-溴-2-(溴甲基)苯甲醛。确定了溴代反应最佳条件:N-溴代丁二酰亚胺(24.0mmol)、过氧苯甲酰(4.0mmol),... 4-溴-2-(溴甲基)苯甲醛是合成1,2-二氢酞嗪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以4-溴-2-甲基苯腈为原料,通过溴代、还原得两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4-溴-2-(溴甲基)苯甲醛。确定了溴代反应最佳条件:N-溴代丁二酰亚胺(24.0mmol)、过氧苯甲酰(4.0mmol),反应体系在CCl4中回流反应8h。还原反应最佳条件: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12.0mmol),反应溶剂二氯甲烷,室温反应3h。两步反应总收率85.4%,产物及中间体结构通过1 H NMR、13 C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溴-2-(溴甲基)苯甲醛 1 2- 溴代 还原 合成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NO_2^-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芳 孙向英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
在HCl介质中,NO2-与5-氨基-1,2,3,4-四氢-1,4酞嗪二酮(ATPD)发生亚硝化反应,使ATPD的荧光猝灭,且其荧光猝灭程度与NO2-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NO2-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0.067~1.172μg/mL,方法检出限为0.70μg/L。本法已... 在HCl介质中,NO2-与5-氨基-1,2,3,4-四氢-1,4酞嗪二酮(ATPD)发生亚硝化反应,使ATPD的荧光猝灭,且其荧光猝灭程度与NO2-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NO2-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0.067~1.172μg/mL,方法检出限为0.70μg/L。本法已用于雨水中痕量NO2-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ˉ 5-氨基-1 2 3 4-四氢-1 4 荧光猝灭法
下载PDF
聚乙二醇接枝4-二甲氨基吡啶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吡唑并[1,2-b]酞嗪-5,10-二酮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英磊 万子娟 罗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1-526,共6页
制备了一种聚乙二醇接枝4-二甲氨基吡啶功能化离子液体([DMAP-PEG1000-DIL][BF4]),采用1H NMR、13C NMR、FT-I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DMAP-PEG1000-DIL][BF4]催化下,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均可与丙二腈(或氰乙酸乙酯)、邻苯二... 制备了一种聚乙二醇接枝4-二甲氨基吡啶功能化离子液体([DMAP-PEG1000-DIL][BF4]),采用1H NMR、13C NMR、FT-I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DMAP-PEG1000-DIL][BF4]催化下,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均可与丙二腈(或氰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酰肼在水介质中顺利反应,以85%~96%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吡唑并[1,2-b]酞嗪-5,10-二酮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离子液体稳定性高且可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 离子液体 4-甲氨基吡啶 吡唑并[1 2-b]嗪-5 10- 水介质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醛中的有机杂质
12
作者 吴素芳 成西涛 +2 位作者 沈寒晰 黄方方 白燕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0年第5期39-41,45,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邻苯二甲醛中有机杂质邻苯二甲酸、2-羧基苯甲醛和苯酞等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邻苯二甲醛中有机杂质邻苯二甲酸、2-羧基苯甲醛和苯酞等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实验结果表明,3种物质在质量浓度为0.5~100μ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5,回收率在99%~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47%。该方法准确、高效,可用于邻苯二甲醛产品的杂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邻苯甲醛 邻苯甲酸 2-羧基苯甲醛
下载PDF
左旋肉碱对肝脏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军 张玲霞 王永怡 《传染病信息》 2005年第z1期56-,共1页
  左旋肉毒碱又称左旋肉碱,化学名β-羟基-γ-三氨基丁酸,是人体细胞内能自身合成的一种基本营养成分,曾被称为维生素BT.其水溶性季铵类化合物叫左卡尼汀(L-camitine),其商品名就是雷卡(Levocamitine),相对分子质量为16.2×104,...   左旋肉毒碱又称左旋肉碱,化学名β-羟基-γ-三氨基丁酸,是人体细胞内能自身合成的一种基本营养成分,曾被称为维生素BT.其水溶性季铵类化合物叫左卡尼汀(L-camitine),其商品名就是雷卡(Levocamitine),相对分子质量为16.2×104,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 肝脏 肾脏 蛋氨酸 赖氨酸 氨基己酸 左旋肉碱 肝硬化患者 肝病患者 肝疾病 脂肪肝 肝性脑病 甘油
下载PDF
食品上的应用
14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91-96,共6页
乳链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品和其他食品发酵,因此人们有兴趣用重组 DNA 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采用原生质体融合使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cllus subtilis)之间进行质粒的基因间转移。细胞分别在 M17-glc 或 LB 肉汁... 乳链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品和其他食品发酵,因此人们有兴趣用重组 DNA 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采用原生质体融合使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cllus subtilis)之间进行质粒的基因间转移。细胞分别在 M17-glc 或 LB 肉汁中培养,然后收获,并悬浮于 SMMP 和 SMM-M17-glc中。利用40%聚乙二醇6000在SMM 中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原生质体再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淀粉酶 亲株 突变株 延胡索酸 合成酶基因 原养型 甘油 营养缺陷 互补试验 表异构酶
下载PDF
化工上的应用
1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9期102-103,共2页
902543 胞外生物多聚体的制备过程[专,英]/Viehweg,H.…//US Patent US4871665.Pub.03.10.89.Appl.US 944684Filed 19.12.86[译自 CBA,1990,(2),742]通过在一种营养液中培养好气微生物菌株。
关键词 生物多聚体 微生物菌株 PATENT 铜绿假单胞菌 氰基 苯乙酸 甘油 生物转化过程 步法 溶解氧
下载PDF
改进植物油的遗传工程:潜力和局限
16
作者 James F.Battey 郭殿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4,共4页
植物产生的油是一大类可再生的资源.全世界生产的植物油大约有6千万吨,价值2百亿美元以上.在美国,生产的全部植物油的三分之二是由人类和动物消耗的.其余的部分在工业部门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一种油的脂肪酸组分决定着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植物产生的油是一大类可再生的资源.全世界生产的植物油大约有6千万吨,价值2百亿美元以上.在美国,生产的全部植物油的三分之二是由人类和动物消耗的.其余的部分在工业部门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一种油的脂肪酸组分决定着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因而决定其用途.主要食用油有比较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其中,具有1至3个双键的十八碳脂肪酸占优势.这样,对许多食用目的来说,各种主要油源是可以互换的,它们的消耗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分 脂肪酸合成 植物基因 工业部门 种子油 甘油 向日葵油 芥子酸 煎炸食品 基因转移技术
下载PDF
逍遥散中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宫文霞 周玉枝 +6 位作者 李肖 高丽 王月华 田俊生 高晓霞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56-2862,共7页
目的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 目的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贡献成分进行导向分离,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共归属并鉴定出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5个,分别为阿魏酸松柏醇酯(1)、E-丁烯基苯酞(2)、藁本内酯(3)、Z-丁烯基苯酞(4)、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5),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能有效保护谷氨酸损伤的SH-SY5Y和PC12细胞。结论 UPLC-PDA导向分离技术可快速、准确指认复方来源于其单味药材的贡献成分。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可能为当归贡献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当归 导向分离 抗抑郁 UPLC-PDA 阿魏酸松柏醇酯 E-丁烯基苯 藁本内酯 Z-丁烯基苯 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 8E 10E-三烯-4 6-炔-1-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