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唆犯的未遂——以二重性说解读教唆犯
1
作者 罗代国 罗杰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年第10期38-42,共5页
教唆型犯罪和教唆犯的未遂问题是共同犯罪中最为复杂的刑法理论问题之一。至今在刑法学界的争议依旧颇大,并没有实质性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刑法第29条对教唆犯的规定过于简单,导致许多关于教唆犯的问题都需要理论学说来予以解决。本... 教唆型犯罪和教唆犯的未遂问题是共同犯罪中最为复杂的刑法理论问题之一。至今在刑法学界的争议依旧颇大,并没有实质性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刑法第29条对教唆犯的规定过于简单,导致许多关于教唆犯的问题都需要理论学说来予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二重性说"的理解来重新解决教唆犯上存在的疑难问题。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教唆犯学说的理论研究,探讨各学说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然后从教唆犯性质的角度来讨论教唆犯的未遂形态,利用二重性说的理论揭示教唆犯未遂的本质并解决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性说 教唆犯 教唆未遂
下载PDF
教唆犯属性的逻辑认定——兼论对我国刑法中教唆犯“二重性”说之评判及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阎二鹏 陈广秀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共犯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是大陆法系共犯论中争论不休的课题,共犯从属性说以法益侵害说为基础,而独立性说则主张犯罪征表说。我国学者在分析教唆犯属性时,多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原始意义有所误解,从而试图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进行折... 共犯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是大陆法系共犯论中争论不休的课题,共犯从属性说以法益侵害说为基础,而独立性说则主张犯罪征表说。我国学者在分析教唆犯属性时,多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原始意义有所误解,从而试图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进行折中,形成所谓的"二重性"说。按照传统大陆法系共犯论中的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含义,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教唆犯符合共犯独立性说,从立法论的角度,共犯从属性说的主张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从属性 共犯独立性 二重性说 共犯设立模式
下载PDF
教唆犯性质之检讨与从属性说之提倡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卫国 王东海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7-52,共6页
教唆犯性质之理论众说纷纭,主要有从属性说、独立性说、二重性说等观点。反观这些学说的合理性与存在基础,从属性说更为合理,它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与理论支撑,符合罪刑法定的精神与保障人权的需要。
关键词 教唆犯 从属性 独立性 二重性说
下载PDF
不同罪型视角下的教唆犯性质分析
4
作者 白福山 蒋治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S2期50-53,共4页
《刑法》第29条是对教唆犯的立法规定,围绕此规定学界展开了广泛争论,而争论的源头和焦点不外乎教唆犯的性质归属。明确教唆犯的性质意在寻找教唆犯的可罚性依据和范围,进而对教唆犯的形态划分及最终的定罪量刑予以清晰界定。从属性说... 《刑法》第29条是对教唆犯的立法规定,围绕此规定学界展开了广泛争论,而争论的源头和焦点不外乎教唆犯的性质归属。明确教唆犯的性质意在寻找教唆犯的可罚性依据和范围,进而对教唆犯的形态划分及最终的定罪量刑予以清晰界定。从属性说、独立性说皆有先天不足之弊,二重性说又难以自圆其说而致争论不休。因此,教唆犯的性质必须具体化讨论,由于教唆犯非独立罪名,为本文从教唆的不同犯罪类型角度出发,分析教唆犯性质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唆犯性质 从属性 独立性 二重性说
下载PDF
德、意、中共同犯罪人认定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可倩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如何确立共同犯罪人的认定标准是共同犯罪理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现有理论主要围绕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正犯"展开,这种做法虽然能在形式上解决共同犯罪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冲突问题,但是不能提供合理说明所有共同犯罪... 如何确立共同犯罪人的认定标准是共同犯罪理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现有理论主要围绕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正犯"展开,这种做法虽然能在形式上解决共同犯罪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冲突问题,但是不能提供合理说明所有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根据的认定标准。以共同犯罪人认定标准为中心,对德国、意大利和我国相关理论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发现,用"行为人利用、控制(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客观条件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作为共同犯罪人的认定标准可以解决上述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人 多主体 犯罪事实支配 共犯二重性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