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镶满镜子的走廊”——谈于晓威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
作者 翟永明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85,共5页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衡量,于晓威的小说绝谈不上“厚重”,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与他一百来万字的作品相比是不对等的,尤其与那些Et产几千字,几个月就炮制一部长篇,四五年下来便著作等身的多产作家相比,于晓威更显得相形见绌。然而也正...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衡量,于晓威的小说绝谈不上“厚重”,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与他一百来万字的作品相比是不对等的,尤其与那些Et产几千字,几个月就炮制一部长篇,四五年下来便著作等身的多产作家相比,于晓威更显得相形见绌。然而也正是这种被有意放缓了的写作历程,却也让于晓威的小说创作如此地扎实与稳重,他的笔触从乡村到城市,从现实到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于晓威 短篇 镜子 创作生涯 不对等 长篇
下载PDF
时间之河的隐秘潜水者——于晓威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于晓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70后作家之一。2008年,他以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获得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北宫山纪旧》《陶琼小姐的一九四四年夏》《沥青》《弥漫》,短篇《厚墙》《勾引家日记》... 于晓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70后作家之一。2008年,他以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获得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北宫山纪旧》《陶琼小姐的一九四四年夏》《沥青》《弥漫》,短篇《厚墙》《勾引家日记》《圆形精灵》《一个好汉》等也都不乏佳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短篇小说集 潜水 时间 《L形转弯》 2008年 中国大陆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爱情碎片中映出的时代图景——读于晓威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
3
作者 石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04-107,共4页
于晓威的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爱情的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现代化社会使道德与约束、坚守与稳定、人格与自我等一贯为我们所认可的范畴变得陈旧、过时,而完全的灵活、变通等所谓新的生活准则也并未能... 于晓威的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爱情的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现代化社会使道德与约束、坚守与稳定、人格与自我等一贯为我们所认可的范畴变得陈旧、过时,而完全的灵活、变通等所谓新的生活准则也并未能使人走上幸福之路。人何去何从?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和人的矛盾困惑进行了真实、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我在你身边》 爱情 现代 矛盾 困惑
下载PDF
由他那构造独特的双唇说出的——论于晓威中短篇小说的精神世界
4
作者 张贺楠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辽宁作家于晓威的艺术创作蕴藏着多角度的自觉突破,在小说文体、叙事主题的丰富变化之中可以观测到他对精神力量的寻找,这种精神力量应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它往往与现有的压抑性的要素构成一种对立;另一个是从人的... 辽宁作家于晓威的艺术创作蕴藏着多角度的自觉突破,在小说文体、叙事主题的丰富变化之中可以观测到他对精神力量的寻找,这种精神力量应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它往往与现有的压抑性的要素构成一种对立;另一个是从人的可能性出发,它往往成为引导人物行动的内在动力。探寻小说人物复杂而真实的精神世界,追求小说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于晓威点燃读者艺术想象篝火的打火器,也是引领读者踏入"形而上"精神之塔的艺术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小说 精神世界 精神力量
下载PDF
在历史和现实中触摸荒诞——于晓威小说的哲学解读
5
作者 石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2-86,共5页
于晓威是有着悲剧意识的当代小说家,其创作一直体现着对人、人生、人的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荒诞"是其小说创作的核心性词语。他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中发现了荒诞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说,荒诞既是他创作的起因,也是... 于晓威是有着悲剧意识的当代小说家,其创作一直体现着对人、人生、人的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荒诞"是其小说创作的核心性词语。他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中发现了荒诞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说,荒诞既是他创作的起因,也是他探索的结论。对处于荒诞中的人的叙写凸显出生命、生存的价值,也使得小说避免了单纯的悲感而彰显出人生的意义。探索的激情促使他不断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深处,表现出一个作家清醒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当代小说 荒诞 历史 哲学解读 悲剧意识
下载PDF
于晓威小说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明 刘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于晓威可以驾驭的文学题材相当广泛,举凡都市与乡村、底层或历史他都可以游刃有余,但他几乎错过了任何一次命名。“晚生代”、“底层写作”、“新历史主义”,这些标识都与他没有干系,他也仿佛无意获得任何一枚概念的“徽章”。
关键词 于晓威 新历史主义 小说 文学题材 底层写作 晚生代
原文传递
现实与隐喻:诗意的理解与哲性的沉思——评于晓威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
7
作者 韩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当代文学经正受着种种消费主义力量的考验:文学与读者关系的多元化导致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消费品,文学与市场的寻租关系也使得商品的逻辑从作家的思维中弥散到文学作品里。当代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地充斥着物欲、色情、
关键词 《L形转弯》 短篇小说集 于晓威 20世纪90年代 当代文学 沉思 诗意 隐喻
原文传递
于晓威小说阅读札记
8
作者 周立民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1 先谈于晓威的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江南》2008年第5期),谈它是为了在后面尽量不谈它。
关键词 于晓威 小说阅读 札记 2008年 《江南》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猜想下一个于晓威——以小说集《午夜落》为例
9
作者 刘恩波 《芒种》 2017年第9期119-124,共6页
于晓威的下一部小说会是什么样呢?这个疑问和悬念总是吸引着我走进对于晓威小说的阅读。猜想下一个于晓威甚至成了我的乐趣。思维的乐趣,投入生命戏法的乐趣,对于革新和创造的精神裂变的乐趣。石涛当年是一画一格,姜文拍电影是一戏... 于晓威的下一部小说会是什么样呢?这个疑问和悬念总是吸引着我走进对于晓威小说的阅读。猜想下一个于晓威甚至成了我的乐趣。思维的乐趣,投入生命戏法的乐趣,对于革新和创造的精神裂变的乐趣。石涛当年是一画一格,姜文拍电影是一戏一格,晓威写小说则是篇篇都追求不雷同,要么是突围,要么就是另起炉灶,这当然难为了他。是的,他的作品有着精致的书卷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集 于晓威 猜想 乐趣 书卷气 突围
原文传递
金蔷薇、银牡丹和女儿红——对马加、金河、于晓威、陈昌平小说创作的断代批评
10
作者 郭松林 《满族文学》 201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一、马加与“工农兵主体觉醒”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创作谈《金蔷薇》,在“金蔷薇”故事结尾,摘录老文学家的杂记说:“恰如这个老清洁工的金蔷薇是为了预祝苏珊娜幸福而作的一样,我们的作品是为了预祝大地的美丽,为... 一、马加与“工农兵主体觉醒”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创作谈《金蔷薇》,在“金蔷薇”故事结尾,摘录老文学家的杂记说:“恰如这个老清洁工的金蔷薇是为了预祝苏珊娜幸福而作的一样,我们的作品是为了预祝大地的美丽,为幸福、欢乐、自由而战斗的号召,人类心胸的开阔以及理智的力量战胜黑暗,如同永世不没的太阳一般光辉灿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于晓威 巴乌斯托夫斯基 女儿 牡丹 批评 断代 《金蔷薇》
原文传递
“那个个人”——读于晓威小说
11
作者 安殿荣 《满族文学》 201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读于晓威的小说,不禁让人想到电影《阿甘正传》里面那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是的,于晓威的小说常在历史与当下,乡村与城市,北方与南方间闪回,更是频繁地在不同类型人物的内心之... 读于晓威的小说,不禁让人想到电影《阿甘正传》里面那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是的,于晓威的小说常在历史与当下,乡村与城市,北方与南方间闪回,更是频繁地在不同类型人物的内心之间切换,难以用相对突出的主题和叙事风格来概括他小说富于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小说 个人 《阿甘正传》 叙事风格 巧克力
原文传递
解密于晓威这个极端的“闷骚主义者”如何从文学界捞到绘画界
12
作者 王十月 《南方文学》 2017年第5期126-128,2,共3页
1美丽的邵丽姐曾经说过:王十月这孩子……高傲没有水分,瓷瓷实实的高傲。高傲的王十月经常说过:于晓威是个天才。2许多年前,用说书人的方式,从前。是啊,这个从前,已经是很遥远。2005年,广东增城,我去领一个当时团中央设立的首届"全... 1美丽的邵丽姐曾经说过:王十月这孩子……高傲没有水分,瓷瓷实实的高傲。高傲的王十月经常说过:于晓威是个天才。2许多年前,用说书人的方式,从前。是啊,这个从前,已经是很遥远。2005年,广东增城,我去领一个当时团中央设立的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没曾想,遇见晓威。写小说的我,拿了报告文学奖头奖。写小说的晓威,拿了小说头奖。这让我很愤怒。凭什么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晓威 文学界 绘画 主义 解密 文学奖 高傲 王十月
原文传递
当我年老时
13
作者 于晓威 《财会月刊(下)》 2008年第9期I0004-I0004,共1页
当我年老时,两鬓斑白,目光迟缓。生命对于我,是海面上一只远去的白帆,是田野上时隐时现的炊烟,是落叶下的晨钟暮鼓和村边爬满青苔的磨盘。
关键词 散文 《当我年老时》 于晓威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夫子二章
14
作者 于晓威 《岁月(原创)》 2009年第5期11-13,共3页
东郭先生姓郭,是男的,教过我们一段时间语文。他应该叫郭庠序,很怪的—个名字。我长大后才知道“痒序”是古代对学校的一种称谓。
关键词 《夫子二章》 于晓威 小说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