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阗语《佛本生赞》的“结构精妙”与“文采铺赡”
1
作者 范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于阗语《佛本生赞》选取了以大光明王初发道心为首的51个本生故事,对其进行诗体化的文学加工。这部《佛本生赞》延续了佛典中佛赞文类的传统——之前被洛伊曼拟为“观世音赞”的1叶于阗语残片实际上当属某种佛本生赞写本,在礼佛之外,可... 于阗语《佛本生赞》选取了以大光明王初发道心为首的51个本生故事,对其进行诗体化的文学加工。这部《佛本生赞》延续了佛典中佛赞文类的传统——之前被洛伊曼拟为“观世音赞”的1叶于阗语残片实际上当属某种佛本生赞写本,在礼佛之外,可能还有辅助禅修之用,因此影响到其本生故事的选择。这些故事与龟兹菱格本生图像的绘制也有共通之处,体现了丝路南道与北道之间存在佛教故事的图文交流。于阗语《佛本生赞》还是难得的文学佳作,在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场景的铺叙、心理活动的刻画方面都极富感染力,与同类的梵语佛典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佛本生赞》 大光明王 文采
下载PDF
于阗文明与于阗语言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青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3-29,共7页
中国佛教初传于于阗,于阗在佛教东扩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于阗塞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于阗塞语在被迫消亡的过程中对征服者的语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于阗塞语词汇被借入回鹘语中并保留了下来。
关键词 于阗文明 于阗语 回鹘中的于阗语借词
下载PDF
钱与帛——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三件于阗语—汉语双语文书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段晴 李建强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8,140-141,共10页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了一批古代文书,其中有三件于阗语—汉语双语文书,严格意义上,是两件双语、一件有于阗语注音的汉文书。第一件《桑宜没欠款》,馆藏编号GXW0107,所涉及人名大多是于阗文书中常见,年代大抵形成于8世纪末的30年之间...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了一批古代文书,其中有三件于阗语—汉语双语文书,严格意义上,是两件双语、一件有于阗语注音的汉文书。第一件《桑宜没欠款》,馆藏编号GXW0107,所涉及人名大多是于阗文书中常见,年代大抵形成于8世纪末的30年之间,所记事件发生在古代于阗著名的杰谢。第二件编号GXW0038者,曾定名为《汉语于阗语双语契约》,但从剩余于阗文字判断,更像是下级对上级的辩状公文。于阗语部分出现催促交纳thauna"布;絺紬"的语句,亦反映出8世纪末古代于阗社会对纺织品的强烈需求。第三件是《杰谢首领勿劳便緤布契》,馆藏编号GXW0163,此件看似双语文书,实际上是一件有于阗语注音的汉语文书,虽然残破,但具备提示作用。本文主旨,在于解析这三件文书所涵盖的语言、历史信息。基本结论:从文书所涉及的人物以及事宜而观,这三件文书应属于一个时代,甚至可能出自同一处遗址,反映了8世纪后30-20年杰谢地区的生产、生活以及居民的构成,值得结合其他文献更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 于阗语 欠款 布帛 杰谢
原文传递
于阗语“四象”以及龙王“热舍”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晴 《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2期6-14,共9页
本文主旨,在于公布新发现的于阗语的"四象",并着重论述了作为四象之一的"龙"的相关问题。含有"四象"的于阗语文书出自敦煌藏经洞,虽经多次翻译,却无人能识别相应语句的真实意义,原因在于用词与内涵是表... 本文主旨,在于公布新发现的于阗语的"四象",并着重论述了作为四象之一的"龙"的相关问题。含有"四象"的于阗语文书出自敦煌藏经洞,虽经多次翻译,却无人能识别相应语句的真实意义,原因在于用词与内涵是表里不一,词是梵语的,而表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元素。本文通过援引相应印度神话,衬托出词与内涵的迥异。发现了于阗语的四象之一的龙,即汉译"热舍",令忆起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之织锦上的龙,那是带翼的猛兽,再比较巴泽雷克出土格里芬形象,发现二者一般无二。通过词源的分析,可知"热舍"并非是基于梵语的汉译词,而应是基于一个伊朗语词。古代于阗文化特有之青龙"热舍",其实正是希腊语所谓格里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四象 青龙 热舍 格里芬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一件于阗语文书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晶晶 《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一批于阗语世俗文书,约有一百余件。本文仅对其中一件的文书进行转写,~①并仅对其中的词语做简单的分析。这件文书涉及唐朝官员与当地王室共治的情形。守官召集有案情的人前来,具体处理结果在本件文书中未提及。
关键词 于阗语 世俗文书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藏于阗语文书的学术价值
6
作者 段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于阗语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之一,已于公元10世纪左右消亡。于阗语文书的主要发现地是敦煌与和田,收藏地则主要在欧美各国,我国对于阗语文书的收藏起步甚晚。中国人民大学藏胡语文书,虽多有残破,但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于阗语... 于阗语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之一,已于公元10世纪左右消亡。于阗语文书的主要发现地是敦煌与和田,收藏地则主要在欧美各国,我国对于阗语文书的收藏起步甚晚。中国人民大学藏胡语文书,虽多有残破,但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于阗语世俗文书,生动地展示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值得引起学界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丝绸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唐代西域
原文传递
色勒库尔及瓦罕塔吉克语与于阗语的亲缘距离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俊敏 《华西语文学刊》 2016年第2期350-373,404,共25页
我国塔吉克族使用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语言,与中古西域地区的于阗塞语同属东伊朗语。这两种当代塔吉克族语言与于阗语之间的亲缘距离,前贤多从音系共同创新角度认为瓦罕语与于阗语渊源较深,而国内也有学者持色勒库尔语是塞语后裔之论... 我国塔吉克族使用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语言,与中古西域地区的于阗塞语同属东伊朗语。这两种当代塔吉克族语言与于阗语之间的亲缘距离,前贤多从音系共同创新角度认为瓦罕语与于阗语渊源较深,而国内也有学者持色勒库尔语是塞语后裔之论,但诸家论断均缺乏词汇统计学证据。本文首次依照严格的择词和同源判断程序,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整理得出三种语言的斯瓦迪士一阶核心词表语料,进而运用词汇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出色勒库尔语和于阗语、瓦罕语和于阗语两组语言间的核心词保留率。结果显示,色勒库尔语和于阗语之间的核心词保留率明显高于瓦罕语和于阗语之间的保留率。由于高保留率指向更近的亲缘距离,本文据此认为,与于阗语亲缘关系更密切的应是色勒库尔语而非瓦罕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勒库尔 瓦罕 于阗语 核心词保留率 亲缘距离
原文传递
一件8世纪后半于阗语房产抵押契约释读
8
作者 张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52,170,171,共18页
本文转写、翻译、注释了一件来自上海私人藏家的于阗语文书残片,暂定名为Shanghai 1。这是一件房产抵押契约的后半部分,时代大致在8世纪后半,出自于阗六城州拔伽乡。这件文书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于阗语契约套语与格式,因此可通过与其他... 本文转写、翻译、注释了一件来自上海私人藏家的于阗语文书残片,暂定名为Shanghai 1。这是一件房产抵押契约的后半部分,时代大致在8世纪后半,出自于阗六城州拔伽乡。这件文书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于阗语契约套语与格式,因此可通过与其他契约比对补全大部分残损之处。契约中的赎回条款规定,若其他人想从抵押权人手中购入被抵押房产,则需要付双倍价格。设置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杜绝了其他人赎回土地的可能性,保障抵押人的赎回权益。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类似的于阗语抵押契约。本文最后按年代顺序列出了所有已发表的于阗语契约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抵押契约 拔伽 六城州
原文传递
于阗语《无垢净光陀罗尼》对音研究
9
作者 向筱路 《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2期36-47,共12页
段晴(2019)刊布了一件完整的于阗语《无垢净光陀罗尼》,其中的陀罗尼和唐代僧人弥陀山的汉译本可以对应。本文对其进行对音研究,分析弥陀山汉译本中的咒语反映出的汉语语音特点,主要有:鼻音声母不带同部位的浊塞音;端、知两组声母分立,... 段晴(2019)刊布了一件完整的于阗语《无垢净光陀罗尼》,其中的陀罗尼和唐代僧人弥陀山的汉译本可以对应。本文对其进行对音研究,分析弥陀山汉译本中的咒语反映出的汉语语音特点,主要有:鼻音声母不带同部位的浊塞音;端、知两组声母分立,但是泥母和娘母混同;c组辅音只用章组声母来对;脂、之两韵混同,但与支韵有分别;阳声韵尾没有消变的迹象;三组入声韵尾保留完整,收舌尖塞音尾的字有弱化现象。总体来看,这反映出唐代中原音的特点,与玄奘译音的规律比较一致。此外,对音材料也表明晚期于阗语中t与tt、r与rr的读音没有差别。文章最后列出对音字谱,方便读者核对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陀山 《无垢净光陀罗尼》 于阗语
原文传递
于阗王国之名新考
10
作者 段晴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0年第1期54-66,共13页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崭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佉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崭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佉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韵学家的观点,提出汉文史籍的"于窴""于阗"正是最古老的于阗王国的国号的音译。佉卢文的khotana以及梵语的khottana与"于阗"相承一脉。而玄奘笔下的"瞿萨旦那国",虽然有于阗建国传说的背景,但始终未见应用于官方、民间以及佛教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言 瞿萨旦那 佉卢文 于阗语
下载PDF
于阗王国之名新考(续)
11
作者 段晴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0年第2期59-71,共13页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嶄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诀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韵学家的观点,提...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嶄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诀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韵学家的观点,提出汉文史籍的“于真”“于阗”正是最古老的于阗王国的国号的音译。诀卢文的khotana以及梵语的khottana与“于阗”相承一脉。而玄奘笔下的“瞿萨旦那国”,虽然有于阗建国传说的背景,但始终未见应用于官方、民间以及佛教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言 瞿萨旦那 佉卢文 于阗语
下载PDF
新疆和田玉文化漫谈
12
作者 蔡剑锋 《新疆艺术(汉文)》 201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玉出和田,新疆的和田玉冠绝天下。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玉器之国:7000年的用玉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史。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传承之久,扩展之广,器型之众,工艺之精美,影响之深远,均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个奇迹。从历史的角度... 玉出和田,新疆的和田玉冠绝天下。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玉器之国:7000年的用玉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史。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传承之久,扩展之广,器型之众,工艺之精美,影响之深远,均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个奇迹。从历史的角度看,某个王朝从建立到鼎盛以及消亡、某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的诞生、演变以及消亡,在千年历史中此起彼伏,绚烂过后而最终落幕,和田玉和玉石文化却一直在中国传承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玉 玉文化 玉石之路 一带一路 新疆和田 于阗语
下载PDF
于阗王国之名新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晴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9,171,172,共13页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崭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佉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 关于古代于阗王国之国名的讨论,并非学术界崭新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新的文书,涵盖佉卢文、梵语、于阗语等。本文以新材料为佐证,重新考察了玄奘所谓于阗王国之"雅言""俗谓"背后的语言现象,并引用汉语音韵学家的观点,提出汉文史籍的"于窴""于阗"正是最古老的于阗王国的国号的音译。佉卢文的khotana以及梵语的khottana与"于阗"相承一脉。而玄奘笔下的"瞿萨旦那国",虽然有于阗建国传说的背景,但始终未见应用于官方、民间以及佛教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言 瞿萨旦那 佉卢文 于阗语 匈奴
原文传递
欧洲语言学大师——哈罗德·贝利
14
作者 梅村 《文物天地》 1996年第1期29-31,共9页
当代西域考古学研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发现的死文字写卷的研究历来是这个领域的先导学科。这些写卷的解读不仅能帮助考古学家确定古城的年代,了解塔克拉玛干的沧海桑田;还能从中知道法显和玄奘等中国僧人从西天取回的经书的内容,因... 当代西域考古学研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发现的死文字写卷的研究历来是这个领域的先导学科。这些写卷的解读不仅能帮助考古学家确定古城的年代,了解塔克拉玛干的沧海桑田;还能从中知道法显和玄奘等中国僧人从西天取回的经书的内容,因而一直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剑桥大学梵学教授哈罗德·贝利爵士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50余年,他的名著《九世纪书中的火祆教问题》(193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 火祆教 梵学 佛教文献 考古学研究 尼雅 言体系 东方 于阗语 印欧
全文增补中
穿行于汉堡与柏林之间
15
作者 荣新江 《文史知识》 2023年第1期64-76,共13页
一汉堡走访恩默瑞克教授德国没有大的敦煌收藏品,“满世界寻找敦煌”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敦煌,也包括吐鲁番、和田、库车甚至楼兰出土文献,其实只要是海外收藏的中国西北地区出土的,都画在我要寻访的地图里。德国之行,与和田、吐鲁番有... 一汉堡走访恩默瑞克教授德国没有大的敦煌收藏品,“满世界寻找敦煌”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敦煌,也包括吐鲁番、和田、库车甚至楼兰出土文献,其实只要是海外收藏的中国西北地区出土的,都画在我要寻访的地图里。德国之行,与和田、吐鲁番有关,而不是敦煌。我当时在莱顿大学进修,往北最方便去的地方就是汉堡,汉堡有于阗语专家恩默瑞克教授(Ronald E. Emmerick)(图1)。之前我去剑桥拜访贝利教授,贝利对我说,你要是做于阗,就要去汉堡大学找我的学生恩默瑞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顿大学 汉堡大学 出土文献 吐鲁番 收藏品 于阗语 和田
原文传递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 《文献》 2003年第1期47-65,86,共20页
所谓西域,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称.本文所指称的西域,乃是取其狭义,即现在的新疆地区.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西域 出土文献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文学价值 文学理论 于阗语 于阗 犍陀罗 阿育王传 佛教徒 印度 南亚 梵文 梵字 吐火罗文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综述
17
作者 刘子凡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49,共4页
2018年10月13~1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召开。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书画家,一生与西域结缘,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 2018年10月13~1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召开。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书画家,一生与西域结缘,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次会议在冯其庸学术馆召开,是对冯其庸先生学术精神与业绩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于阗语 北庭故城遗址 摩尼光佛 汉译本 弓月城 中国古代史 橘瑞超 金刚界曼荼罗 高峰论坛
原文传递
玄奘立志求法
18
作者 钱文忠 《月读》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十三岁的玄奘在洛阳剃度以后,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佛典的学习上。在十九岁以前,一直随着二哥长捷法师在洛阳修习佛经。他先从景法师那里学习了一部《大般涅槃经》。这是玄奘正式拜师学习的第一部经,主要讨论佛性问题,为他日后西游种下... 十三岁的玄奘在洛阳剃度以后,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佛典的学习上。在十九岁以前,一直随着二哥长捷法师在洛阳修习佛经。他先从景法师那里学习了一部《大般涅槃经》。这是玄奘正式拜师学习的第一部经,主要讨论佛性问题,为他日后西游种下了一颗求知的种子。玄奘后来西游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究佛性问题、探究涅槃的可能性。紧接着,玄奘又跟从严法师学习了第二部经——《摄大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大乘论 佛性 大乘佛教 后西游 大般涅槃经 全部精力 具足戒 大乘经 西行 于阗语
原文传递
佛教徒的常见称谓
19
《语文学习》 1994年第10期30-30,共1页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和尚、禅师""浮图""沙弥、僧"都是对佛教徒的称谓。这几个名称都是外来语。"和尚"源于古于阗语"鹘社"("和社""和阇"),这是古代于阗(今新疆一...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和尚、禅师""浮图""沙弥、僧"都是对佛教徒的称谓。这几个名称都是外来语。"和尚"源于古于阗语"鹘社"("和社""和阇"),这是古代于阗(今新疆一带)对博士的泛称。"禅师"的"禅"是"禅那"的省称。"禅那"为梵语的译音词,意为坐禅,入定,静坐默念。"浮图"也是梵语的译音词,又译作"浮屠"或"佛图",意思是觉者,包括自觉、觉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文课本 于阗语 觉行圆满 省称 佛图 具足戒 僧伽 敬称
原文传递
考古发现印证中华民族融为一体
20
作者 史金波 《历史评论》 202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广阔疆域,书写文明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考古发现有助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例如,在新疆发现了很多于阗语文献资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广阔疆域,书写文明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考古发现有助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例如,在新疆发现了很多于阗语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对于阗历史、语言文化以及于阗与敦煌交往和民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考古发现 历史性贡献 文献资料 于阗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