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仙湖,最恋澄江的云光水色
1
作者 艾晓林 《城市地理》 202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在云南澄江,最恋的还是抚仙湖的云光水色。我们在一个下午入住了澄江市抚仙湖边的海豚湾大酒店。8月的高原,太阳虽然火辣辣的,但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也不会感觉到酷热。
关键词 云光 抚仙湖 澄江 水色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磷肥运筹对云光109叶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文 郭华春 +4 位作者 卢义宣 奎丽梅 杨从党 李贵勇 隋学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5-939,共5页
以云光109为材料,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氮肥水平(B0、B1、B2、B3、B4、B5)与磷肥运筹(A1、A2)相结合,研究云光109叶长、剑叶SPAD值变化,并分析对其产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光109在磷肥运筹A2时叶长顺序为倒2>倒3>倒4&... 以云光109为材料,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氮肥水平(B0、B1、B2、B3、B4、B5)与磷肥运筹(A1、A2)相结合,研究云光109叶长、剑叶SPAD值变化,并分析对其产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光109在磷肥运筹A2时叶长顺序为倒2>倒3>倒4>倒1>倒5,在磷肥运筹A2各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叶长、抽穗灌浆期剑叶的SPAD值大于磷肥运筹A1。通过不同氮肥水平与磷肥运筹措施,明确了云光109在生育后期施磷可以使其在抽穗期增加叶长,提高剑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肥施用量为B3与磷肥运筹A2组合产量最高,达11.88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光109 氮肥水平 磷肥运筹 叶长 产量
下载PDF
两系杂交籼稻云光15号秋繁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涂建 卢义宣 +3 位作者 罗友金 刘晓利 奎丽梅 徐开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73-77,共5页
以1999-2002年在云南省水富县采用不同海拔分期播种的方法对云光15号双亲特征特性及母本蜀光357S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秋繁制种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研究。2001-2003年共制种13.3hm2,其单产稳定在2.98 L/hm2以上,高产农... 以1999-2002年在云南省水富县采用不同海拔分期播种的方法对云光15号双亲特征特性及母本蜀光357S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秋繁制种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研究。2001-2003年共制种13.3hm2,其单产稳定在2.98 L/hm2以上,高产农户单产达4.28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籼稻 云光15号 水稻 品种 制种
下载PDF
中国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的选育及在毗邻国家的表现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久 卢义宣 +3 位作者 徐开荣 刘晓利 吴云龙 奎丽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云光1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7.65—12.35t/hm^2)、米质优(可达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口感软、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 云光1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7.65—12.35t/hm^2)、米质优(可达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口感软、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0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10月通过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两系杂交稻 云光14号 毗邻国家
下载PDF
氮、磷施用量与运筹对高钙米云光109品质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文 卢义宣 +6 位作者 奎丽梅 涂建 刘晓利 隋学艺 辜琼瑶 李华慧 黄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5-1729,共5页
本研究利用高钙天然配方米品种云光109(钙含量为166 mg/kg),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施氮量(纯氮B0=0 kg/hm2、B1=180 kg/hm2、B2=210 kg/hm2、B3=240 kg/hm2、B4=270 kg/hm2、B5=300 kg/hm2)与磷肥运筹(A1: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A2... 本研究利用高钙天然配方米品种云光109(钙含量为166 mg/kg),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施氮量(纯氮B0=0 kg/hm2、B1=180 kg/hm2、B2=210 kg/hm2、B3=240 kg/hm2、B4=270 kg/hm2、B5=300 kg/hm2)与磷肥运筹(A1: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A2:磷肥作基肥和促花肥分2次等比例施入)相结合,研究对云光109品质及品质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光109粘糯比值不受氮肥施用量和磷肥运筹的影响,其值均约为3∶1,说明粘糯比是由遗传决定的。另外,对云光109整精米的长、宽和长宽比值没有显著影响。在磷肥作基肥和促花肥分2次等比例施入时云光109的钙含量(B4时最高,为198.7 mg/kg)都显著高于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B0时最低,为95.31 mg/kg)和普通稻米的钙含量(70~90 mg/kg)。因此,可以通过磷肥作基肥和促花肥分2次等比例施入来提高籽粒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光109 氮肥施用量 磷肥运筹 品质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卢义宣 杨久 +4 位作者 涂建 罗友金 周世华 仲物钿 张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4,共2页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 8号高产制种 ,应以稳定父母本播始历期为基础 ,缩短母本抽穗历期为原则 ,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期 ;立足秧田攻蘖 ,插足基本苗 ,加强肥水病虫管理 ,构建高产群体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种子...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 8号高产制种 ,应以稳定父母本播始历期为基础 ,缩短母本抽穗历期为原则 ,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期 ;立足秧田攻蘖 ,插足基本苗 ,加强肥水病虫管理 ,构建高产群体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种子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8号 制种技术 种子产量 播期 高产群体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高产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光14号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久 刘晓利 +3 位作者 罗友金 苏中想 周世华 徐开荣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69,共2页
用光敏核不育系蜀光 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 80 8配组而成的云光 14号 ,具有高产、米质优、口感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好、适应性强、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 2 0 0 0年 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云光14号 选育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在缅甸的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平 寇姝燕 +7 位作者 李华慧 刘晓利 辜琼瑶 涂建 张云 丁生宏 卢义宣 奎丽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云光14号为中国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二系杂交籼稻组合。2013年在缅甸姑莱基地设置肥料、密度试验,并进行种植效益比较。结果表明,云光14号在缅甸的生育期缩短,为保证产量,以34.5万丛/hm2的群体量为宜;肥料与产量呈正相关,3个施... 云光14号为中国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二系杂交籼稻组合。2013年在缅甸姑莱基地设置肥料、密度试验,并进行种植效益比较。结果表明,云光14号在缅甸的生育期缩短,为保证产量,以34.5万丛/hm2的群体量为宜;肥料与产量呈正相关,3个施肥量水平下小区实收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均有显著提高,但3个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缅甸稻谷收购价格低而肥料成本高,在缅甸进行推广应用时,以少肥即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光14号 栽插密度 肥料水平 种植收益
下载PDF
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云光109的选育与推广
9
作者 邓勇 奎丽梅 +5 位作者 田红 张明 陈甫玖 李庆宏 黄朝兵 谭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云光109系用N 95076 S作母本,云粳恢7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分蘖力强、株叶型好、穗大粒多、适应性强。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等进行总结。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云光109 选育 推广
下载PDF
广适型两系杂交稻云光16号的选育及其在越南的试验试种
10
作者 黄平 涂建 +5 位作者 奎丽梅 辜琼瑶 李华慧 陈忆昆 卢义宣 刘晓利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云光16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外引优质不育系2301S与自育优质强恢复系云R 23组配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组合。2012年被引到越南富寿省进行了两季的大田示范种植,表现出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本试验总结了该组合... 云光16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外引优质不育系2301S与自育优质强恢复系云R 23组配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组合。2012年被引到越南富寿省进行了两季的大田示范种植,表现出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本试验总结了该组合选育经过和在越南的试验试种表现,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两系杂交稻 云光16号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耐寒两系优质杂交粳稻“云光12号”高产制种技术
11
作者 奎丽梅 刘晓利 +4 位作者 涂建 黄平 严洪斌 杨久 卢义宣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28-29,共2页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粳型两用核不育系95076S与自育恢复系云恢124配组而成,2000年育成,200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DS001—2003)。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粳型两用核不育系95076S与自育恢复系云恢124配组而成,2000年育成,200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DS001—2003)。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叶、穗结构理想,抗病性好,米质较好,耐寒性好,最高种植海拔1901m,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光12号 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 耐寒性 云南省农科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用核不育系 湖北省农科院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2号、云光14号
12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F002-F002,共1页
云光1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0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002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2003年获中国国际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产量 抗病性 杂交 云光12号 云光14号
下载PDF
水稻良种——云光12号
13
作者 李华慧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8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良种 云光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云光9号——两系杂交粳稻
14
作者 李华慧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7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云光9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两系杂交粳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
15
作者 李华慧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栽培 两系杂交稻 云光14号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云光101、云光1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李存芬 谢娟 +1 位作者 杨建波 王绍能 《云南农业》 2009年第3期39-39,共1页
论述了云光101、云光12号两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提出在泸西县海拔1500~1800m地区可扩大示范推广云光101、云光12号。
关键词 优质水稻 云光101 云光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百亩联片”高产栽培示范效果初报
17
作者 骆驷臻 卢义宣 +5 位作者 金永伦 曹家明 张静 罗军 郑忠秀 杨忠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0,共2页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百亩联片”高产栽培示范效果初报Resultsofhigh-yieldingculturaldemonstrationoftwo-linejoponicahybridriceYunguang8骆驷...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百亩联片”高产栽培示范效果初报Resultsofhigh-yieldingculturaldemonstrationoftwo-linejoponicahybridriceYunguang8骆驷臻,卢义宣,金永伦,曹家明,张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云光8号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高产示范
18
作者 骆驷臻 卢义宣 +2 位作者 张静 石发亮 刘晓莉 《云南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粳稻光敏二系杂交水稻“云光8号”是用湖北光敏核不育“N5088s”ד云恢11号”配组选育而成。1994、1995年在姚安县海拔1887m地区结合多蘖壮秧、少本稀植、测土施肥等措施进行数公顷连片示范,每公顷单产皆... 粳稻光敏二系杂交水稻“云光8号”是用湖北光敏核不育“N5088s”ד云恢11号”配组选育而成。1994、1995年在姚安县海拔1887m地区结合多蘖壮秧、少本稀植、测土施肥等措施进行数公顷连片示范,每公顷单产皆超过12000kg。1995年七组对比试验,“云光8号”比主栽常规种增产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二系杂交 稀植 施肥 栽培 云光8号
下载PDF
新基建背景下运营商云光协同OTN入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军 张丽萍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2年第3期42-43,13,共3页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进,云服务进入快速增长期,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将本身的生产系统、核心系统逐步搬迁上云,对云和网络提出了差异化的诉求,对运营商传统OTN(光传送网)网络的云化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云网和光网的...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进,云服务进入快速增长期,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将本身的生产系统、核心系统逐步搬迁上云,对云和网络提出了差异化的诉求,对运营商传统OTN(光传送网)网络的云化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云网和光网的协同改造,更好地服务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各行业入云业务的承载、业务需求等基本情况出发,总结好提炼了现在业内几种云光协同的关键技术,对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为后续运营商进行光网技术的入云升级改造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光传送网 入云 云光协同
下载PDF
粳型光敏两系杂交稻“云光6号”高产栽培试验示范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成贵 《云南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12-15,共4页
粳型两系杂交稻试验示范是云南省“九五”期间水稻高产攻关课题。粳型光敏两系杂交稻“云光6号”用光敏核不育W5088S×云恢1号组配选育而成,1997年省农科院提供良种在姚安县水稻主产区进行培育多蘖壮秧、单本稀植、配... 粳型两系杂交稻试验示范是云南省“九五”期间水稻高产攻关课题。粳型光敏两系杂交稻“云光6号”用光敏核不育W5088S×云恢1号组配选育而成,1997年省农科院提供良种在姚安县水稻主产区进行培育多蘖壮秧、单本稀植、配方平衡施肥、病虫保健防治等综合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每公顷增产稻谷1443kg,增13.96%,每公顷增纯收益1198.65元的好效果。本试验对粳型光敏两系杂交稻“云光6号”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索,为中海拔(1800~1900m)一季常规粳稻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型 两系法 云光6号 壮秧 稀植 施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