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乔木层植被结构对印支灰叶猴夜宿地选择的影响
- 1
-
-
作者
陆瑞
杨云飞
范琳琳
范朋飞
马驰
-
机构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与流域绿色发展云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7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313)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基础研究专项(202301AT070026)。
-
文摘
为了评估濒危灵长类印支灰叶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现有分布区的夜宿地质量,并为亚洲疣猴栖息地植被的保护提供具体意见,于2010年1月—2022年12月对云南无量山印支灰叶猴夜宿地选择策略进行研究。通过长期行为监测确定猴群夜宿地位置,利用样方调查法对夜宿地地形、乔木层植被特征和食物资源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印支灰叶猴夜宿地内乔木的胸径[(33.92±6.09)cm]、基径[(38.94±8.36)cm]、树高[(16.10±2.86)m]和有藤乔木株数[(8.32±5.95)株]皆显著高于对照样方,其余生境变量与对照样方无显著差异,说明印支灰叶猴偏好在乔木高大且附生藤本植物丰富的区域夜宿,而地形、冠层覆盖度和食源植物丰富度等因素对印支灰叶猴夜宿地选择无影响。(2)就夜宿地内印支灰叶猴的食源植物而言,红梗楠[Phoebe rufescens,(0.67±1.60)株]、华南蓝果树[Nyssa javanica,(0.66±1.18)株]显著高于非夜宿地,罗浮锥[Castanopsis faberi,0株]、枹丝锥[Castanopsis calathiformis,(0.29±1.17)株]和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0.59±3.31)株]显著低于非夜宿地,其余19种食源植物在夜宿地和非夜宿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食物资源丰富度不是猴群夜宿地选择的限制因素。(3)对调查样方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共得到7个环境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23%;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高度因子和藤本因子贡献率高且对猴群夜宿地选择有显著影响;冠层盖度和灌木因子有影响,但主成分贡献率低于10.00%;地形因子、数量因子和乔木外形因子对猴群夜宿地选择无显著影响。总体上,无量山印支灰叶猴在选择夜宿地时因安全需求和便利需求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的影响,高大乔木丰富的低海拔森林可能提供更多高质量夜宿地资源,建议在无量山印支灰叶猴保护工作中重点关注低海拔森林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
关键词
濒危灵长类
夜宿地选择
乔木层植被
印支灰叶猴
云南无量山
-
Keywords
Endangered primates
Sleeping site selection
Arbor layer vegetation
Indochinese gray langur(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
Wuliangshan,Yunnan Province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