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琳 孔艳飞 +2 位作者 李爱玲 赵振华 杨梅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9期38-39,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溶液(3:97),流速0.8m.lm in-1,检测波长214nm,柱温25℃。结果:莽草酸在0.03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溶液(3:97),流速0.8m.lm in-1,检测波长214nm,柱温25℃。结果:莽草酸在0.0312-0.4368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为1.06%(n=6)。结论:此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针 莽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付文鹏 李永飞 +2 位作者 杨秀云 杨柳 杨永寿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为云南松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乙醇将干燥、粉碎后的云南松松针进行提取、精制、冷冻干燥,得总黄酮提取物;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硫代巴比...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为云南松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乙醇将干燥、粉碎后的云南松松针进行提取、精制、冷冻干燥,得总黄酮提取物;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结果: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抑制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结论: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针 黄酮类化合物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下载PDF
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永飞 付文鹏 +2 位作者 丁路 马增艳 杨永寿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酸(TBARS)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对大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并与维生素C...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酸(TBARS)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对大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并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进行对比,评价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云南松松针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能抑制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结论:云南松松针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大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表明云南松松针多糖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针多糖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嘉 肖培云 +1 位作者 刘光明 杨永寿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24-28,共5页
目的:建立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不同月份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溶剂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以儿茶素为对照,采用紫外-可见... 目的:建立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不同月份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溶剂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以儿茶素为对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 nm处测定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pH 4.0的50%乙醇沸水浴回流3.0 h。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云南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针 原花青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横坑切梢小蠹寄主云南松针叶及树皮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颖凯 冯先慧 +2 位作者 王红伟 杨伟 杨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88-92,115,共6页
揭示横坑切梢小蠹对寄主云南松的选择机制,为筛选对横坑切梢小蠹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引诱剂,实现对该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采用萃取蒸馏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云南松针叶和树皮中的挥发性成分。云南松针叶挥... 揭示横坑切梢小蠹对寄主云南松的选择机制,为筛选对横坑切梢小蠹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引诱剂,实现对该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采用萃取蒸馏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云南松针叶和树皮中的挥发性成分。云南松针叶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7类35种,分别是24种萜烯类、5种醇类、2种酮类、1种醚类、1种酚类、1种酯类和1种烷烃类;云南松树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7类34种,分别是22种萜烯类、5种醇类、2种酮类、2种烷烃类、1种醚类、1种酚类和1种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针 云南松树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