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6.0级地震的前兆异常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慈平 虎雄林 +2 位作者 付虹 李永莉 王世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系统研究了永胜地震前云南地区的各种前兆异常 ,发现 :震前 2个月永胜地区的断层面总面积、多分维、蠕变、地震活动频度熵、地震活动强度熵呈明显异常 ;震前 1年滇西北为低温异常区和高雨量异常区 ;震前 3年滇西北地区GPS测量存在明显... 系统研究了永胜地震前云南地区的各种前兆异常 ,发现 :震前 2个月永胜地区的断层面总面积、多分维、蠕变、地震活动频度熵、地震活动强度熵呈明显异常 ;震前 1年滇西北为低温异常区和高雨量异常区 ;震前 3年滇西北地区GPS测量存在明显的奇异水平运动异常和最大剪切应变异常 ;震前 2 5年至数十天云南地区出现大量的定点前兆异常成团分布 ,尤以滇西北最为集中。经分析后认为 ,永胜 6 0级地震的各种前兆异常是明显的 ,普遍存在的 ;永胜 6 0级地震的孕育时间为 2 5年 ;目前云南地区仍存在 3个孕震区 (滇西北、小滇西、滇东南 ) ,未来 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云南地区的 6级地震可能发生在第 3个孕震区———滇东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10月 云南 永胜6.0地震 地震前兆 GPS 测量
下载PDF
云南地区4级地震频度异常特征与强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兰兰 刘丽芳 《内陆地震》 200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对云南地区18次MS≥6强震事件前中、小地震活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些地震发生前1—3年近场区2°×2°范围内4级地震频度基本上出现了显著增强现象,可以用4级地震年累计频度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全时空的扫描,确定年累计... 对云南地区18次MS≥6强震事件前中、小地震活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些地震发生前1—3年近场区2°×2°范围内4级地震频度基本上出现了显著增强现象,可以用4级地震年累计频度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全时空的扫描,确定年累计频度N≥4为异常阈值,该指标通过了置信度97.5%的R值内符检验。并用调整单元对强震附近4级地震活动增强现象给予了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地震 近场区 4地震频度异常 云南
下载PDF
公元1515年6月17日云南永胜■级地震的质疑
3
作者 林凤仙 赵淑芳 +1 位作者 太树刚 邓瑞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16世纪初云南永胜发生过一次破坏性地震,长期以来其强度判定成为疑难问题。本文通过解读《明实录》以及地方志中相关史料记载认为,由于对《明实录》相关记述解读有误,以及采信了"石门阙""田陷成湖"等地方志衍袭夸... 16世纪初云南永胜发生过一次破坏性地震,长期以来其强度判定成为疑难问题。本文通过解读《明实录》以及地方志中相关史料记载认为,由于对《明实录》相关记述解读有误,以及采信了"石门阙""田陷成湖"等地方志衍袭夸大、与自然规律相矛盾的记载,并"捆绑"了大理、鹤庆等2次破坏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高判了此震强度,导致其地震影响场有悖于地震影响衰减的一般规律。本文分析表明,此地震时间为"弘治十五年七月己亥(1502年8月31日)",强度≤7级。此永胜地震的强度问题会影响该地区未来地震的危险性分析、判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1515年 云南永胜73/4级地震 质疑
下载PDF
云南强震前震中区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立 赵洪声 +1 位作者 陈静 刘耀炜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139-139,共1页
1强震前震中区水位异常特征 云南地区2000-2007年共发生了4组5次Ms≥6.0地震,分别是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2001年10月19日永胜6.0级地震,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大姚6.2、6.1级双震和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大姚... 1强震前震中区水位异常特征 云南地区2000-2007年共发生了4组5次Ms≥6.0地震,分别是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2001年10月19日永胜6.0级地震,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大姚6.2、6.1级双震和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大姚井水位正常动态为年变周期型。该水位观测井分别距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20km,33km。姚安地震前水位逐渐上升至1998年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异常特征 云南地区 震中区 强震前 永胜6.0地震 水位观测井 正常动态
下载PDF
青海达日断裂中段构造活动与地貌发育的响应关系探讨 被引量:40
5
作者 梁明剑 周荣军 +2 位作者 闫亮 赵国华 郭红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8,共11页
青海达日地区发育了多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以NW—NNW向和近SN向为主。通过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达日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尤为显著,其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至今部分地段仍保存了清晰的1947年达日7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青海达日地区发育了多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以NW—NNW向和近SN向为主。通过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达日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尤为显著,其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至今部分地段仍保存了清晰的1947年达日7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其破裂样式具有分段性和多样性,反映了局部构造应力的差异。达日地区作为典型的活动构造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与地貌响应的理想场所。因此,文中采用ASTER GDEM V2数据提取了该地区的水系网络和亚流域盆地参数,计算了亚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积分值(HI值),讨论了其构造活动性及地貌响应的关系。区内黄河的6个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亚流域盆地均处于地貌演化阶段的"壮年期",其演化过程表现出很好的同步性,反映了区域性构造隆升或沉降作用的总体结果。而且,区内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分布特征表明,HI低值分布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和河谷盆地范围相一致,反映了局部不同构造沉降和侵蚀作用的结果;HI高值则主要出现在达日地震地表破裂带由NWW向NW转向的部位,以及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体分布的地方,也很好地反映了局部构造作用的变化和地层岩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日断裂 1947年达日73 4地震 亚流域盆地 面积-高程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