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跨境电商与物流协同评价及提升对策
1
作者 杨晓 严圆 +1 位作者 刘秀秀 何艳香 《物流科技》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云南省跨境物流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加快,但二者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发展不协调。文章通过云南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基本现状,构建复合系统有序度模型来计算并分析二者协同度,发现...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云南省跨境物流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加快,但二者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发展不协调。文章通过云南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基本现状,构建复合系统有序度模型来计算并分析二者协同度,发现云南省跨境电商与物流复合系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大,跨境电商复合系统在产业发展、跨境物流服务及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搭建协同数据平台、培育市场主体、探索物流服务新模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云南省跨境电商与物流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 协同度
下载PDF
曲靖市马龙区 资源变资产 青山变金--山云南省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纪实
2
作者 陆灿 崔晋男 刘学恩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2024年11月6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上成功签约,此次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11.56万t,金额381.48万元,平均33元/t。在签约仪式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田学斌,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 2024年11月6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上成功签约,此次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11.56万t,金额381.48万元,平均33元/t。在签约仪式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田学斌,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洋,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邵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为5家受让方颁发“碳票”,云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朝碧宣读碳汇交易协议,曲靖市副市长海建才及曲靖市水务局、马龙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监签人共同见证签约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项目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碳汇交易 云南省曲靖市 水务局
下载PDF
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媛媛 张懿 +9 位作者 赵屹钦 曾邦权 王俊美 杜润 赵珍 张然 何依蓉 陈红艳 张文东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80.24%、82.53%,规模场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但差异不显著(P>0.05);CSF病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52%、0.74%、1.10%、1.02%、2.42%,散养户、屠宰场阳性率高于规模场。结果表明:自2017年CSF退出强制免疫后,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病原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范围广,免疫密度低和抗体合格率低的散养户发生CSF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病原学 血清抗体 监测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产地核桃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旭昆 刘振环 +6 位作者 米艳华 杨彦雄 陈璐 王文治 张鹏 王建雄 苏雯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揭示云南省石屏、大姚、景东、永平、昌宁等5个产地生产的代表性核桃品种的品质,本研究对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粗脂肪、脂肪酸等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磷(P)、钾(K)、钙(Ca)、镁(Mg)、铁(Fe)、... 为揭示云南省石屏、大姚、景东、永平、昌宁等5个产地生产的代表性核桃品种的品质,本研究对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粗脂肪、脂肪酸等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锰(Mn)等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14.26~6780 mg/kg,其中P、K、Mg元素的含量较高,P和Zn含量变异系数较大;蛋白质含量为13%~19.87%,最高为永平核桃;粗脂肪含量为66.97%~72.44%,最高为景东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7%~11.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92%~92.53%;17种营养成分符合正态分布,与产地无显著相关性;Ca元素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3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前3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7.42%,对5个产地的核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石屏、景东、大姚、永平、昌宁。本研究通过分析云南省5个产地主要代表性核桃品种的营养特征,为各地区核桃品种选育和深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营养成分 品质分析 综合评价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修复区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雪 李益敏 +2 位作者 赵娟珍 蒋文学 李媛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序,为该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空间相关性,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识别云南省生态修复优先序。... [目的]分析云南省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序,为该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空间相关性,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识别云南省生态修复优先序。[结果]①22 a间云南省RSEI均值呈S形变化趋势,分别以2005年和2011年作为上升和下降的拐点。②2000—2022年空间上生态环境质量均表现为“西高东低”的态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中部城市群及东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③2000—2005年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好。2005—2011年则因旱灾和建设用地的剧烈扩张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大幅下降。2011—2016年是旱灾后恢复时段,除中部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外,其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恢复。2016—2022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变好。④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全局与局部自相关。⑤2000—2022年云南省碳储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2 a间总碳储量减少2.38×10^(7)t,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带性分布特征。⑥云南省生态修复极优先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东部地区,约占总面积的18.08%,生态修复优先区及中等优先区则分布较为广泛,约占总面积的70.17%。生态修复一般优先区主要位于普洱市等地,约占总面积的11.76%。[结论]云南省2000—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在时空上均呈现一定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区划分,因地制宜地治理生态环境,推进云南省生态及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志飞 杨璇玺 +1 位作者 杨卿 孙蕊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云南省有竹类植物29属250种,分别占全国的66%、33%,居全国第9位;生产大径竹1.33亿根、小杂竹898万t;生产竹胶合板500 m3、竹地板(含竹木复合地板)2400万m2、竹笋干10.6万t;竹产业产值40.1亿元。云南省竹产业具有散生竹资源占比大、地域... 云南省有竹类植物29属250种,分别占全国的66%、33%,居全国第9位;生产大径竹1.33亿根、小杂竹898万t;生产竹胶合板500 m3、竹地板(含竹木复合地板)2400万m2、竹笋干10.6万t;竹产业产值40.1亿元。云南省竹产业具有散生竹资源占比大、地域集中度高、天然竹资源占比大、笋用竹占优势地位、竹笋产品产值占优势地位、文化底蕴厚重等特点。目前竹产业面临着集约化经营水平低、深加工利用滞后、经营主体少且弱等困难和问题。藉此,提出突出特色优势,创新组织经营,强化政策支持,创新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力度等建议。云南省笋用竹产业发展处全国前列,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应作为云南省竹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做大产业特色优势,并融合园区经济和乡村振兴建设,推进云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发展 竹资源 笋用竹 特色优势 融合发展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毒品犯罪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7
作者 王静 王洋 +2 位作者 吴映梅 张虹鸥 叶玉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7-1899,共13页
研究省域中观尺度的毒品犯罪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云南省129个县区单元的毒品犯罪案件为数据,采用GIS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引力模型分析云南省毒品犯罪的空间差异格局和空间... 研究省域中观尺度的毒品犯罪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云南省129个县区单元的毒品犯罪案件为数据,采用GIS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引力模型分析云南省毒品犯罪的空间差异格局和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构建由经济水平、收入水平、城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流动人口、毒源地影响、地形复杂度组成的毒品犯罪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以空间杜宾模型开展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毒品犯罪率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格局,高犯罪率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2)云南省各区县毒品犯罪在全局层面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与空间集聚特征,昆明市主城区—周边各区县以及云南边境各区县间的毒品空间关联网络强度较高;3)毒源地影响因素最为显著,呈显著负相关,距中缅边境(毒源地)距离与毒品犯罪率关系呈拉长的“倒S”型走向分布曲线,表现为大幅度下降、小幅度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此外,经济水平对云南省毒品犯罪差异呈著负向影响,收入水平、城镇化程度为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犯罪地理 毒品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与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伏成秀 尹兴祥 +1 位作者 王百乐 王德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90-192,共3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省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关键。基于云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座谈,剖析云南省在建设特色农业强省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提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省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关键。基于云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座谈,剖析云南省在建设特色农业强省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效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云南省特色农业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高质量发展 障碍 路径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李益敏 冯显杰 +3 位作者 李媛婷 杨雪 向倩英 计培琨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云南省物种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性保护与植被覆盖联系紧密。为此,该文采用2000—2022年MOD13Q1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利用最大值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mposite,M... 云南省物种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性保护与植被覆盖联系紧密。为此,该文采用2000—2022年MOD13Q1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利用最大值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mposite,MVC)、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动态监测植被的时空格局变化。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植被对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及土地覆被等影响因素的响应。研究表明:2000—2022年,云南省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年均NDVI值在0.74~0.90之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增加趋势的面积占91.17%,滇东北增长速率最快;植被覆盖在地域上存在差异,滇东南、滇西南的植被覆盖高于滇西北、滇中、滇东北;在海拔3900 m以下,云南省NDVI值比较稳定,3900 m以上随海拔升高而NDVI值呈减少趋势;坡度<3°时,NDVI值最低,随着坡度增加,NDVI值先增加后降低;平面坡向的NDVI值最低,除平面坡向外,其余坡向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小;2000—2022年,滇中、滇东南、滇东北的植被覆盖与降水呈正相关,表明降水有利于植被生长;而滇西南、滇西北与降水呈负相关。全区及各区域的植被覆盖与气温呈正相关,表明气温有利于植被生长。研究结果可为加强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NDVI 植被变化 Theil-Sen趋势 MANN-KENDALL检验 相关性 云南省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10
作者 王丹 李谢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暴雨灾害风险,利用25个气象站1990~202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社会经济、地理国情和历史灾情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暴雨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百分位数法通过建立由...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暴雨灾害风险,利用25个气象站1990~202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社会经济、地理国情和历史灾情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暴雨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百分位数法通过建立由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组成的综合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对云南省暴雨灾害风险的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中东部和南部暴雨灾害风险较高,其中昆明中部及南部、曲靖南部、红河南部、西双版纳南部等地区暴雨灾害风险最高;暴雨灾害中等风险区主要位于曲靖北部、文山西南部、普洱西部、保山北部、楚雄西北部等地,而西北部的迪庆和怒江两州的暴雨灾害风险较低。区划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云南暴雨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风险区划 AHP法 GIS技术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锦屏 董丽江 冯佳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以云南省8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探析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格局,再运用定量(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定性分析方法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明显的... 以云南省8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探析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格局,再运用定量(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定性分析方法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禽畜类、蔬菜类、粮食类地理标志有一个核密度高值区,其中禽畜类的热点区域为楚雄州中部地区,蔬菜类的热点区域位于曲靖、昆明和昭通交界地区,粮食类的热点区域为曲靖市、昆明市、红河州和文山州交界地区,水果类则有两个核密度高值区,分别位于大理州中部地区和保山市中部地区;(2)水资源是禽畜类地理标志空间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水果类和粮食类地理标志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化肥施用量是蔬菜类地理标志空间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总体上,化肥施用量是云南地理标志农产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是乡村人口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农产品 云南省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
12
作者 童彦 朱奕杉 +2 位作者 朱海燕 高庆彦 吴仕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采用熵值法,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镇化与旅游业时空耦合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2012~2020年云南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时空耦合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协调发展趋势良好,城镇化促进了旅游业发... 采用熵值法,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镇化与旅游业时空耦合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2012~2020年云南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时空耦合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协调发展趋势良好,城镇化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同时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提高又推动进城镇化演进。从时间序列特征看,云南城镇化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先后经历了失调阶段、磨合阶段和协调阶段,自2015年起由城镇化滞后向旅游业滞后转变;从空间格局特征看,云南城镇化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高值区集中在昆明和丽江,呈点状分布,曲靖、玉溪、楚雄、红河等滇中地区是磨合过渡阶段的集聚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低值区集中于滇西的迪庆、怒江、临沧、德宏以及滇东南的文山和滇东北的昭通。呈现以昆明、丽江为核心,从中部“协调”型,逐步转变为边缘“失调”型的空间格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业 耦合协调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13
作者 安科 邓军 +5 位作者 彭正武 吴宁 任晓东 张如松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分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测度与时空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4
作者 陶文星 张俊婕 于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229-234,共6页
[目的]衡量与评估粮食产销平衡区云南省的粮食安全状况,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科学探索与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量系数优化后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云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 [目的]衡量与评估粮食产销平衡区云南省的粮食安全状况,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科学探索与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量系数优化后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云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云南省粮食安全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数量上看,16个州(市)中,10个州(市)粮食处于安全状态,占62.50%;6个州(市)粮食安全处于不安全状态,占37.50%。从空间上看,曲靖、大理、保山、红河、文山5州(市)为中度安全,德宏、普洱、临沧、昭通、楚雄5州(市)为低度安全,丽江、昆明2市为低度不安全,西双版纳、玉溪2州(市)为中度不安全,迪庆、怒江为高度不安全,无高度安全地区;粮食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东部,其次为西部,粮食不安全区域按不安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部、南部及部分中部。[结论]云南省粮食安全形势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但不安全程度较低,属于低度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安全 测度 时空特征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研究
15
作者 郑进烜 蔡文婧 +5 位作者 郑静楠 李柱存 秦燕 王勇 余昌元 杨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的101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为规划研究对象,分析物种数量与分布现状,总结拯救保护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保护体系和科研管理支持体系两大领域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全... 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的101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为规划研究对象,分析物种数量与分布现状,总结拯救保护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保护体系和科研管理支持体系两大领域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云南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认识水平和关注度,将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作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野生植物 拯救保护 云南省
下载PDF
2015-2022年云南省重点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分析
16
作者 卢昆云 唐顺定 +3 位作者 吴蔚 李玲 杨蕊 许琳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15-421,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云南省重点地区与其他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为制定结核病患者发现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2015—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肺结核患者报告信... 目的:分析比较《“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云南省重点地区与其他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为制定结核病患者发现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2015—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肺结核患者报告信息、常规监测数据和登记治疗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对57个重点地区(27个国家级、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72个其他地区的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比较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结果:Joinpoint回归(Joinpoint regression,JPR)分析显示,2015—2022年云南省重点地区和其他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点地区2015—2020年为明显上升期[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4.18,P=0.028],2020—2022年为不明显下降期(APC=―6.28,P=0.247);其他地区2015—2017年为不明显上升期(APC=5.12,P=0.097),2017—2022年为明显下降期(APC=―6.24,P=0.001)。重点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75.74/10万(123980/163689089),高于其他地区的45.31/10万(98587/21757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10)。重点地区的可疑者就诊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72‰(788137/167080059),高于其他地区的3.86‰(825392/21388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0.378,P<0.001);就诊延迟发生率为68.84%(77857/113102),高于其他地区的57.58%(51287/89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5.422,P<0.001)。重点地区可疑者病原学检测率为72.99%(575241/788137),低于其他地区的78.11%(644706/825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282,P<0.001);病原学阳性率为41.78%(46673/111717),低于其他地区45.45%(38887/85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613,P<0.001)。结论:《“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云南省重点地区和其他地区在肺结核患者发现方面明显提升;但重点地区的患者发现工作力度仍然不够,需要继续坚持主动筛查策略,尽早发现患者,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降低结核病疫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卫生工作重点 传染病控制 云南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困境与进路——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载体,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提出以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同时它也面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农村... 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载体,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提出以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同时它也面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效率不高等多重困境。故各地应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农村现代化水平、创新数字金融支持制度和产品服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 困境 进路 愿景 云南省
下载PDF
探究云南省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
18
作者 李彦琼 胡星辉 +3 位作者 陈耐寒 李树庭 撒亚莲 高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74-2077,2081,共5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内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三项强制性行业标准(WS310-2016)执行现状,对比省外CSSD发展差距,调研发展需求。方法依据WS310-2016要求和现阶段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CSSD发展现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46项细化指标,2022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内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三项强制性行业标准(WS310-2016)执行现状,对比省外CSSD发展差距,调研发展需求。方法依据WS310-2016要求和现阶段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CSSD发展现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46项细化指标,2022年9月与2023年12月分别通过网络调查对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WS310-2016的落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382所医疗机构中,云南省内有195所,省外有187所,云南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省内能够完全落实行业标准的有23所(11.8%),省外有29所(15.5%),云南省内CSSD人力资源、设备设置配置、器械管理及质量监测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落后于省外发达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内CSSD发展与省外有一定差距,资源配置等制约标准执行,组建CSSD专家团队,建立省级CSSD质量控制中心,共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加快云南省CSSD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消毒供应 发展现状 需求
下载PDF
云南省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19
作者 吴富勤 郑静楠 +4 位作者 王勇 郑进烜 杨华 刘静溪 何浩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基于云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成果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其保护级别、濒危等级和特有性等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云南省兰科植物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名录。结果表明:云南省分布有153属917种兰科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 基于云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成果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其保护级别、濒危等级和特有性等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云南省兰科植物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名录。结果表明:云南省分布有153属917种兰科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的有179种,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有499种,纳入《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的有509种,纳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的有11种,中国特有种90种,云南特有种52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兰科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加强科普宣教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地体系、启动兰科植物专项保护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濒危等级 特有种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菊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38-41,45,共5页
基于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云南省2005-2020年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各用水指标中,生产用水占比最高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占比较小... 基于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云南省2005-2020年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各用水指标中,生产用水占比最高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占比较小并呈逐年增大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2011年前波动较大且变化规律不明显,2011年后呈缓慢增长状态;水资源生态盈状况良好,水资源压力指数较低,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2005-2011年下降较快,之后几年下降趋势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足迹 生态盈余 生态压力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