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 |
张浩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杨树明
桂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2
|
云南稻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 |
曾亚文
杜娟
杨树明
普晓英
王雨辰
杨涛
孙正海
辛培尧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3
|
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构建及其利用前景 |
曾亚文
王象坤
杨忠义
李自超
申时全
张洪亮
李华俊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
2000 |
17
|
|
4
|
(禾鲁)稻与云南稻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 |
陈增建
朱立宏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9
|
|
5
|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 |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靳祥
尹志涛
杨仕强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五个云南稻种抗白叶枯病基因分析 |
熊卫
余功新
林兴华
张端品
谢岳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7
|
云南稻核心种质元素及其多样性中心分析 |
曾亚文
申时全
汪禄祥
刘家富
普晓英
杜娟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研究进展 |
张浩
曾亚文
和忠
和立宣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7 |
0 |
|
9
|
云南稻作农耕祭祀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神灵观念 |
管彦波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0
|
《云南稻作源流史》读后 |
周星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1
|
高产广适杂交籼稻‘内优6478’在云南稻区生产适应性 |
吕永刚
吕莹
邓伟
董维
张锦文
李小林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
靳祥
张明喜
曾亚文
杨树明
杜娟
普晓英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
靳祥
曾亚文
杨树明
杜娟
普晓英
杨涛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云南滇西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分布 |
彭新禧
余腾琼
李俊
杨雅云
和建平
李锦玲
徐福荣
戴陆园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5
|
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曾亚文
徐福荣
申时全
邓家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16
|
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氮磷高效性 |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张浩
周国华
杨树明
杨晓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7
|
基于InDel分子标记的云南地方稻籼粳属性与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
陈越
陈玲
丁明亮
柯学
张敦宇
付坚
钟巧芳
肖素勤
王波
程在全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8
|
云南野生稻抗褐飞虱评价及其抗性基因鉴定 |
邢佳鑫
陈玲
李维蛟
张敦宇
钟巧芳
程在全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9
|
云南3种野生稻的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
丁玉梅
殷富有
王玲仙
程在全
黄兴奇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3
|
|
20
|
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侯思名
张薇
翟书华
岑晓江
黄兴奇
程在全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