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2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象卫星的云观测
被引量:
21
1
作者
卢乃锰
方翔
+2 位作者
刘健
闵敏
孙瑞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推进了大气科学的发展。本文围绕气象卫星云遥感主题,首先概述了利用卫星资料开展云检测、云相态识别、云光学厚度与等效粒子半径反演的原理和方法。而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云系特征。最后,文章回顾了国际卫星云气候方面的工作,展望了未来云观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云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漆随平
刘涛
+1 位作者
胡桐
邹靖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综述了气象观测中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现状,根据地基云观测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的不同,将已有的地基云观测技术归纳为激光雷达云测量、微波雷达云测量和全天空云成像测量技术。对每个类中的主要方法技术、装备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具体...
本文综述了气象观测中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现状,根据地基云观测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的不同,将已有的地基云观测技术归纳为激光雷达云测量、微波雷达云测量和全天空云成像测量技术。对每个类中的主要方法技术、装备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归纳,最后给出了地基云观测方法及装备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高仪
激光雷达
微波雷达
全天空遥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云观测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锦冠
《广东气象》
1997年第4期35-36,26,共3页
关键词
云观测
积
云
云
状
云
天记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夜间云观测辅助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孟术
郑丽英
+3 位作者
杨梅
罗利民
赵静
袁小林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5-658,共4页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
云观测
大气辐射
大气电场
卫星
云
图
雷达回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基自动云观测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陶法
胡树贞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目前对云高的观测主要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观测设备;对云量的观测主要采用红外和可见光成像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云量探测;对云高、云量同时观测主要采用多种观测设备集成的方式;对云状观测还是以人工观测为主。由于每种设备的...
目前对云高的观测主要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观测设备;对云量的观测主要采用红外和可见光成像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云量探测;对云高、云量同时观测主要采用多种观测设备集成的方式;对云状观测还是以人工观测为主。由于每种设备的测量方法和探测原理不同,使得各自的探测能力不同。文章通过对不同观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遴选出最优的观测技术和设备,为云观测自动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观测
技术
激光
云
高仪
毫米波测
云
仪
全天空成像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航观测中云观测技巧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钟瑞妩
《科技资讯》
2017年第35期210-211,共2页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云的形成及分类,接着分析了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最后给出了几点云的编码技巧,以期提升云观测质量。
关键词
民航
气象
观测
云观测
技术
编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夜间云观测的认识
7
作者
张丽霞
邓红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夜间
云观测
地面气象
观测
天气过程
天气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观测常见问题探讨
8
作者
杜桂林
《科技促进发展》
2010年第1期I0054-I0054,I0053,共2页
针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云观测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地面观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气象学和天气学基本原理,对云状、云底高度及夜间观测等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为提高地面云的观测质量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云
状
云
底高
夜间
云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9
作者
宋敏
吕燕
《山东气象》
2006年第2期70-71,共2页
统计某气象站2000-2004年云观测记录编码情况,指出基层气象台站云的观测记录存在复杂云天记录简单化、一般云天记录模式化的趋势和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提高云观测记录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观测
简单化
模式化
对策建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对云观测能力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晓静
李爱霞
朱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217-218,共2页
云的观测是以目测为主,主观判断起决定因素,需要观测人员从掌握云的观测基本要领入手,结合卫星云图,深入学习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本地区地方性云特点等方面,增加主观判断的科学依据,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关键词
云观测
能力
要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云观测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洪涛
《广西气象》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状
云
高
云
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云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叶伟星
李丹
张红莉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期166-166,170,共2页
分析目前以目测为主的云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观测人员要从掌握云的观测基本要领入手,结合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图像,深入学习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本地区地方性云特点等方面,增加主观判断的科学依据,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状
云
码
记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杜娟
《科技风》
2017年第5期144-144,共1页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云的形成及分类,接着分析了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最后给出了几点云的编码技巧,以期提升云观测质量。
关键词
民航
气象
观测
云观测
技术
编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云观测记录筒单化的分析及其合理化建议
被引量:
1
14
作者
胡秀茹
《科技与生活》
2010年第20期5-5,共1页
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和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着测报工作。根据一些云状观测记录实例,分析云的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云状判别和记录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原因,分...
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和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着测报工作。根据一些云状观测记录实例,分析云的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云状判别和记录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原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提高云观测记录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观测
对策分析
合理化建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观测走向高科技——北爱尔兰研制出一种可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质量的仪器
15
作者
高国龙
《红外》
CAS
2010年第5期48-48,共1页
据http://physicsworld.com网站报道,北爱尔兰研究人员制造出了一种能够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从而可以使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变得更加准确的仪器。这种电子仪器将可以使气象学家和气候科学家获得以前探测不到的来自云的热辐射,而云...
据http://physicsworld.com网站报道,北爱尔兰研究人员制造出了一种能够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从而可以使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变得更加准确的仪器。这种电子仪器将可以使气象学家和气候科学家获得以前探测不到的来自云的热辐射,而云的热辐射则可以揭示与降雨有关的重要信息以及地球的能量收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仪器
成像质量
北爱尔兰
空间
高科技
云观测
气候模型
天气预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夜间云观测的体会
被引量:
6
16
作者
李健荣
《广西气象》
2006年第2期48-49,共2页
介绍夜间进行云观测的工作程序,对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观测云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云
的
观测
夜间
体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水性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过程的观测个例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
50
17
作者
胡朝霞
雷恒池
+3 位作者
郭学良
金德镇
齐彦斌
张晓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5-439,共15页
2004年7月4-6日,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作者分析了此次层状云降雨的观测资料,包括机载PMS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地面雨强计资料等,并用包含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用顾震潮的三层概念模型(把层状...
2004年7月4-6日,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作者分析了此次层状云降雨的观测资料,包括机载PMS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地面雨强计资料等,并用包含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用顾震潮的三层概念模型(把层状云垂直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晶层,第二层为过冷水层,第三层为暖水层)分析了云的结构及降水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这个模型基本反映了降水性层状云的结构和降水产生的物理过程。在第一层中,冰晶的凝华增长很重要,也存在冰晶的碰并过程。在第二层中,冰晶和雪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凝华过程,Bergeron过程作用很大,但不同时刻Bergeron过程的作用程度不同。第三层中主要有云滴、雨滴和从第二层降落下来以后融化的雪和霰。云的第一层对第二层有播种作用,冰晶层对降水的贡献为7%,过冷水层对降水的贡献为54%,暖水层对降水的贡献为39%,降水的产生中冷云过程作用稍大,但暖云过程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
云观测
和数值模拟
三层模型
降水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被引量:
57
18
作者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不同高度的云量之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海洋上空的单层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而在陆地上空则出现在夏季。从云出现概率来看,东亚地区单层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依次为52.2%,48.1%,49.2%和51.9%,而多层(2层和2层以上)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24.2%,31.0%,19.7%,15.8%。云出现的总概率和多层云出现的概率,在六个区域都呈现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4个季节都呈现出东亚南部比东亚北部大,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大的特点,表明云出现的总概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多层云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决定。东亚地区云系统中最高层云云顶的高度,在夏季最高,为15.9km,在冬季最低,为8.2km;在东亚南部和海洋上空较高,平均为15.1km;在东亚北部较低,平均为12.1km,且呈现东亚南北部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东亚地区云系统的云层厚度基本位于1km到3km之间,且夏季大,冬季小;对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云层厚度差别较小;当多层云系统中的云层数目增加时,云层的平均厚度减少,且较高层的云层平均厚度大于较低层的。云层间距的概率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出现峰值范围的云层间距在1到3km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季节变化也不大。本文的研究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参数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
垂直结构
云
量
CLOUDSAT
云观测
卫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日志可观测的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
19
作者
孙梦宇
林睿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2期122-132,共11页
依托微服务、容器化等云原生能力,数字化业务可拆分成细粒度的微服务模块,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优化微服务部署模式。一般来说,边缘计算可通过将计算资源扩展到网络边缘侧,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响应时延及运行开销,但边缘侧设备计算及存储能...
依托微服务、容器化等云原生能力,数字化业务可拆分成细粒度的微服务模块,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优化微服务部署模式。一般来说,边缘计算可通过将计算资源扩展到网络边缘侧,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响应时延及运行开销,但边缘侧设备计算及存储能力有限,通常难以满足组合服务多类型资源需求。因此,将中心云与边缘侧设备的微服务功能进行划分,是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网络性能的必要手段。为了实现微服务模块的合理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可观测的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方法,构建基于微服务的时序过程模型,并通过时序约束挖掘算法发现微服务间连接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最小化微服务配置时延和能耗,实现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最后,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部署
云
边协同
云
原生可
观测
性
时序约束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讨论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秋莎
张柏荣
栾蒂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 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 以及在同样的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
关键词
天文选址
云
量
可靠性
云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卫星的云观测
被引量:
21
1
作者
卢乃锰
方翔
刘健
闵敏
孙瑞静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360和61531019)
"电力微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及预警体系建立"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推进了大气科学的发展。本文围绕气象卫星云遥感主题,首先概述了利用卫星资料开展云检测、云相态识别、云光学厚度与等效粒子半径反演的原理和方法。而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云系特征。最后,文章回顾了国际卫星云气候方面的工作,展望了未来云观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气象卫星
云观测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cloud observation
分类号
P4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1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漆随平
刘涛
胡桐
邹靖
机构
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专项(ZR2011DL0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91801)
文摘
本文综述了气象观测中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现状,根据地基云观测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的不同,将已有的地基云观测技术归纳为激光雷达云测量、微波雷达云测量和全天空云成像测量技术。对每个类中的主要方法技术、装备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归纳,最后给出了地基云观测方法及装备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预计。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高仪
激光雷达
微波雷达
全天空遥感
Keywords
cloud observation
ceilometers
laser radar
microwave radar
total sky remote sensing
分类号
P714.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云观测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锦冠
机构
广东省气象局业务处
出处
《广东气象》
1997年第4期35-36,26,共3页
关键词
云观测
积
云
云
状
云
天记录
分类号
P412.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夜间云观测辅助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孟术
郑丽英
杨梅
罗利民
赵静
袁小林
机构
陕西省紫阳县气象局
四川省成都温江区气象局
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
西安市临潼区气象局
陕西省镇坪县气象局
出处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5-658,共4页
文摘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关键词
夜间
云观测
大气辐射
大气电场
卫星
云
图
雷达回波
Keywords
cloud observation at night, radiation, electric field, satellite image, radar echo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基自动云观测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陶法
胡树贞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出处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空天地多源协同测云关键技术研究"(61531019)
文摘
目前对云高的观测主要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观测设备;对云量的观测主要采用红外和可见光成像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云量探测;对云高、云量同时观测主要采用多种观测设备集成的方式;对云状观测还是以人工观测为主。由于每种设备的测量方法和探测原理不同,使得各自的探测能力不同。文章通过对不同观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遴选出最优的观测技术和设备,为云观测自动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云观测
技术
激光
云
高仪
毫米波测
云
仪
全天空成像仪
Keywords
cloud observation technology
lidar ceilometers
millimeter wave ceilometer
whole sky imager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航观测中云观测技巧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钟瑞妩
机构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海南分局
出处
《科技资讯》
2017年第35期210-211,共2页
文摘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云的形成及分类,接着分析了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最后给出了几点云的编码技巧,以期提升云观测质量。
关键词
民航
气象
观测
云观测
技术
编码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夜间云观测的认识
7
作者
张丽霞
邓红
机构
内蒙古气象探测资料中心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04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夜间
云观测
地面气象
观测
天气过程
天气变化
分类号
P426.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观测常见问题探讨
8
作者
杜桂林
机构
宝鸡市渭滨区气象局
出处
《科技促进发展》
2010年第1期I0054-I0054,I0053,共2页
文摘
针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云观测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地面观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气象学和天气学基本原理,对云状、云底高度及夜间观测等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为提高地面云的观测质量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云
状
云
底高
夜间
云观测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9
作者
宋敏
吕燕
机构
博兴县气象局
出处
《山东气象》
2006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统计某气象站2000-2004年云观测记录编码情况,指出基层气象台站云的观测记录存在复杂云天记录简单化、一般云天记录模式化的趋势和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提高云观测记录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观测
简单化
模式化
对策建议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对云观测能力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晓静
李爱霞
朱霞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气象局
新泰市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217-218,共2页
文摘
云的观测是以目测为主,主观判断起决定因素,需要观测人员从掌握云的观测基本要领入手,结合卫星云图,深入学习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本地区地方性云特点等方面,增加主观判断的科学依据,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关键词
云观测
能力
要领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云观测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洪涛
机构
南宁地区气象局
出处
《广西气象》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状
云
高
云
码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云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叶伟星
李丹
张红莉
机构
云和县气象局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期166-166,170,共2页
文摘
分析目前以目测为主的云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观测人员要从掌握云的观测基本要领入手,结合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图像,深入学习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本地区地方性云特点等方面,增加主观判断的科学依据,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关键词
云观测
云
状
云
码
记录
Keywords
Cloud observation
Cloud shape
Cloud mark
Record
分类号
S161.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杜娟
机构
包头民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科技风》
2017年第5期144-144,共1页
文摘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云的形成及分类,接着分析了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最后给出了几点云的编码技巧,以期提升云观测质量。
关键词
民航
气象
观测
云观测
技术
编码
分类号
P4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云观测记录筒单化的分析及其合理化建议
被引量:
1
14
作者
胡秀茹
机构
新疆哈密市十三间房气象站
出处
《科技与生活》
2010年第20期5-5,共1页
文摘
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和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着测报工作。根据一些云状观测记录实例,分析云的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云状判别和记录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原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提高云观测记录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观测
对策分析
合理化建议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观测走向高科技——北爱尔兰研制出一种可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质量的仪器
15
作者
高国龙
出处
《红外》
CAS
2010年第5期48-48,共1页
文摘
据http://physicsworld.com网站报道,北爱尔兰研究人员制造出了一种能够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从而可以使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变得更加准确的仪器。这种电子仪器将可以使气象学家和气候科学家获得以前探测不到的来自云的热辐射,而云的热辐射则可以揭示与降雨有关的重要信息以及地球的能量收支情况。
关键词
电子仪器
成像质量
北爱尔兰
空间
高科技
云观测
气候模型
天气预报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夜间云观测的体会
被引量:
6
16
作者
李健荣
机构
陆川县气象局
出处
《广西气象》
2006年第2期48-49,共2页
文摘
介绍夜间进行云观测的工作程序,对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观测云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云
的
观测
夜间
体会
Keywords
Cloud observation
At night
Experience
分类号
P4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水性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过程的观测个例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
50
17
作者
胡朝霞
雷恒池
郭学良
金德镇
齐彦斌
张晓庆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5-439,共1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3-SW-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33033
40475005
文摘
2004年7月4-6日,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作者分析了此次层状云降雨的观测资料,包括机载PMS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地面雨强计资料等,并用包含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用顾震潮的三层概念模型(把层状云垂直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晶层,第二层为过冷水层,第三层为暖水层)分析了云的结构及降水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这个模型基本反映了降水性层状云的结构和降水产生的物理过程。在第一层中,冰晶的凝华增长很重要,也存在冰晶的碰并过程。在第二层中,冰晶和雪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凝华过程,Bergeron过程作用很大,但不同时刻Bergeron过程的作用程度不同。第三层中主要有云滴、雨滴和从第二层降落下来以后融化的雪和霰。云的第一层对第二层有播种作用,冰晶层对降水的贡献为7%,过冷水层对降水的贡献为54%,暖水层对降水的贡献为39%,降水的产生中冷云过程作用稍大,但暖云过程也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层状
云观测
和数值模拟
三层模型
降水机制
Keywords
stratiform cloud,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three-layer cloud conceptual model,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被引量:
57
18
作者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1CB403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56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106022
文摘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不同高度的云量之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海洋上空的单层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而在陆地上空则出现在夏季。从云出现概率来看,东亚地区单层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依次为52.2%,48.1%,49.2%和51.9%,而多层(2层和2层以上)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24.2%,31.0%,19.7%,15.8%。云出现的总概率和多层云出现的概率,在六个区域都呈现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4个季节都呈现出东亚南部比东亚北部大,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大的特点,表明云出现的总概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多层云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决定。东亚地区云系统中最高层云云顶的高度,在夏季最高,为15.9km,在冬季最低,为8.2km;在东亚南部和海洋上空较高,平均为15.1km;在东亚北部较低,平均为12.1km,且呈现东亚南北部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东亚地区云系统的云层厚度基本位于1km到3km之间,且夏季大,冬季小;对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云层厚度差别较小;当多层云系统中的云层数目增加时,云层的平均厚度减少,且较高层的云层平均厚度大于较低层的。云层间距的概率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出现峰值范围的云层间距在1到3km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季节变化也不大。本文的研究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参数化依据。
关键词
云
垂直结构
云
量
CLOUDSAT
云观测
卫星
Keywords
Cloud vertical structure
Cloud amount
CloudSat
Cloud observing satellite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日志可观测的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
19
作者
孙梦宇
林睿
机构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2期122-132,共11页
文摘
依托微服务、容器化等云原生能力,数字化业务可拆分成细粒度的微服务模块,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优化微服务部署模式。一般来说,边缘计算可通过将计算资源扩展到网络边缘侧,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响应时延及运行开销,但边缘侧设备计算及存储能力有限,通常难以满足组合服务多类型资源需求。因此,将中心云与边缘侧设备的微服务功能进行划分,是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网络性能的必要手段。为了实现微服务模块的合理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可观测的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方法,构建基于微服务的时序过程模型,并通过时序约束挖掘算法发现微服务间连接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最小化微服务配置时延和能耗,实现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最后,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服务部署
云
边协同
云
原生可
观测
性
时序约束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service deployment
cloud-edge collaboration
cloud-native observability
temporal constraints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讨论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秋莎
张柏荣
栾蒂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出处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3期45-49,共5页
文摘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 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 以及在同样的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
关键词
天文选址
云
量
可靠性
云观测
Keywords
site survey
cloudage
分类号
P412.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112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象卫星的云观测
卢乃锰
方翔
刘健
闵敏
孙瑞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基云观测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漆随平
刘涛
胡桐
邹靖
《山东科学》
CAS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云观测问题的分析
陈锦冠
《广东气象》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夜间云观测辅助方法
孟术
郑丽英
杨梅
罗利民
赵静
袁小林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基自动云观测技术对比分析
陶法
胡树贞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民航观测中云观测技巧研究
钟瑞妩
《科技资讯》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夜间云观测的认识
张丽霞
邓红
《内蒙古气象》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云观测常见问题探讨
杜桂林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宋敏
吕燕
《山东气象》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加强对云观测能力的几点浅见
陈晓静
李爱霞
朱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谈谈云观测中的几个问题
杨洪涛
《广西气象》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云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叶伟星
李丹
张红莉
《农技服务》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分析
杜娟
《科技风》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谈云观测记录筒单化的分析及其合理化建议
胡秀茹
《科技与生活》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云观测走向高科技——北爱尔兰研制出一种可大大改善从空间对云成像质量的仪器
高国龙
《红外》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对夜间云观测的体会
李健荣
《广西气象》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降水性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过程的观测个例与模拟研究
胡朝霞
雷恒池
郭学良
金德镇
齐彦斌
张晓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彭杰
张华
沈新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日志可观测的云——边协同微服务部署优化
孙梦宇
林睿
《电信科学》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讨论
李秋莎
张柏荣
栾蒂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