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3 位作者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Trop-T_(m)模型 YGMete-T_(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GNSS大气水汽 云贵地区
下载PDF
云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适用性评价
2
作者 范梦颖 吴宗俊 +3 位作者 崔宁博 王智慧 毛华艳 胡静仪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8-937,共10页
根据地貌特征及行政区划将云贵两省分为5个区域,使用当地15个气象站点共56 a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模拟值,并以FAO56 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对各模型模拟值进行了精度对比及误差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 根据地貌特征及行政区划将云贵两省分为5个区域,使用当地15个气象站点共56 a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模拟值,并以FAO56 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对各模型模拟值进行了精度对比及误差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不同云贵分区间的模拟效果差异不大,R^(2)的平均变异系数为8.81%,模型精度主要影响因素为辐射能量项,次要因素为空气动力项;综合法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为0.81~0.99,辐射法次之,R^(2)为0.84~0.98,温度法和水汽压法较差,R^(2)为0.24~0.83;这4种方法中,各类型最优模型分别为FAO 24 Penman(全区整体评价指标GPI为0.506,排位1),Inmark(GPI为0.142,排位4),Hargreaves-Samani(GPI为-0.022,排位12)和Romanenko(GPI为-0.072,排位13).综上,经验模型FAO 24 Penman和Inmark模型适用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云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 Penman-Monteith模型 云贵地区 反距离插值 适用性评价
下载PDF
环境史视域下历史时期云贵地区食野习俗研究
3
作者 杨四梅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云贵地区的食野习俗贯穿历史但呈式微之势。汉晋及以前,食野在饮食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隋至元时,食野逐渐收缩至山地民族地区但十分兴盛;明清时期,山地民族食野比重下降,但分布范围还很广;民国以来,食野遗留至云贵山腹民族村寨,比重... 云贵地区的食野习俗贯穿历史但呈式微之势。汉晋及以前,食野在饮食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隋至元时,食野逐渐收缩至山地民族地区但十分兴盛;明清时期,山地民族食野比重下降,但分布范围还很广;民国以来,食野遗留至云贵山腹民族村寨,比重大幅下降,直至21世纪初,食野习俗才完成退却而转换成特色饮食名片。历史时期云贵地区的食野与自然、社会环境互动大体和谐。上古时期的人类食野对环境影响微弱,食野具有效率。中国古代云贵地区人少林多,人类干涉维度有限,生产力发展不足,在各民族对生态的敬畏和关照中,云贵食野照应特殊生境的生态平衡需求,其致病性亦不强,是人类最优、最具效率之选。近代以来云贵地区生态脆弱,野味养殖危机增强,食野之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云贵地区 饮食习俗 野生动植物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云贵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7
4
作者 曾琳 张天柱 +1 位作者 曾思育 刘毅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45,共3页
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小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等多个目标,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产业发展调控模型,对2020年云贵地区各市州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情景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提出调控建议。
关键词 云贵地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产业结构调整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云贵地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方法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军 迟妍妍 +1 位作者 许开鹏 王晶晶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2-35,共4页
云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基于区域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和重点产业发展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考虑矿产资源开发、林业开发、农业生产、特色旅... 云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基于区域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和重点产业发展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考虑矿产资源开发、林业开发、农业生产、特色旅游等产业的生态环境风险,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形成生态控制分区方案,提出基于生态控制分区的管理对策,为区域重点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生态控制分区 分区对策
下载PDF
云贵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演变态势风险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小丽 刘毅 +1 位作者 任景明 李天威 《环境影响评价》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近年来,云贵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主要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土壤侵蚀、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生态服务功能整体趋于退化;矿产资源开发损害区域生态功能、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速挤占生态空间以及水资... 近年来,云贵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主要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土壤侵蚀、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生态服务功能整体趋于退化;矿产资源开发损害区域生态功能、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速挤占生态空间以及水资源高强度开发导致流域生态恶化的风险均将持续加大。云贵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态势整体堪忧,应坚持保护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合理布局与效率并重,实行差别化的资源型产业引导对策,保障环保投入持续加大,推动云贵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生态环境 演变态势 环境风险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伟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8,共10页
清代前中期对云贵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政治活动表现。通过这些重要活动,清王朝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 清代前中期对云贵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政治活动表现。通过这些重要活动,清王朝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入和深入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对云贵两省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历史地理和社会史视角,重新审视和构建这些政治过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展开情况,在仔细判读史料基础上,发现清前中期改土归流等政治过程并未对一些地域社会起到完全重构的作用,重建或者说有效填补了一个地域社会没有像学界原来认识的那样理想化呈现。尽管存在着这样的行政管理缺失,但由于移民经济开发的有利环境出现,总体上还是带动了云贵地区社会的深入发展,并最终实现政治制度上的统一趋势。这个发现不仅对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对云贵地区清中后期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解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贵地区 政治地理 社会
下载PDF
1644-1911年云贵地区旱涝灾害的周期特征以及对太阳黑子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婷婷 毕硕本 +2 位作者 鲁颖 赵峰 孙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6-65,共10页
为探究历史时期气候灾害特征及影响因子,建立了清代1644—1911年云贵地区的旱涝指数序列,采用滑动t检验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分析了清代云贵地区旱涝灾害的突变特征和多时间尺度周期性特征,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旱涝指数整体较平稳... 为探究历史时期气候灾害特征及影响因子,建立了清代1644—1911年云贵地区的旱涝指数序列,采用滑动t检验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分析了清代云贵地区旱涝灾害的突变特征和多时间尺度周期性特征,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旱涝指数整体较平稳,呈现先明显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平稳,清末又明显增加的趋势,旱涝指数序列具有多个跃变点,且具有显著的2.8a和6.6a年际周期,13.0a和40.2a的年代际周期.由旱涝灾害年次和年均县次比的空间分布图发现,其具有同旱同涝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于13.0a的周期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的周期接近,故采用交叉小波分析着重探究了太阳黑子活动对云贵地区旱涝变化的影响,发现云贵地区旱涝指数序列同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在3~6a的时间尺度具有强凝聚性共振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旱涝 EEMD 交叉小波分析 太阳黑子
下载PDF
云贵地区水环境现状特点及未来难点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天威 任景明 +1 位作者 曾思育 刘小丽 《环境影响评价》 2015年第3期40-44,共5页
云贵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但近年来,云贵地区水环境问题总体突出,水污染物结构性排放特征明显,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缓解,主要城市和工矿河段水质污染严重。随着云贵地区开发规模进一步加大,测算结果表明,2020年两省重... 云贵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但近年来,云贵地区水环境问题总体突出,水污染物结构性排放特征明显,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缓解,主要城市和工矿河段水质污染严重。随着云贵地区开发规模进一步加大,测算结果表明,2020年两省重点产业污染物排放比重仍较高,水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部分地区存在超载风险。为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建议合理确定区域减排分配方案,严格重点产业准入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加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水环境 特点 难点
下载PDF
云贵地区大气污染趋势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伟玲 王自发 +2 位作者 刘毅 李天威 王占朝 《环境影响评价》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前,云贵地区局部大气环境容量利用已接近饱和,SO_2和NO_x容量利用水平均已超过70%,大气煤烟型污染特征明显,SO_2和PM_(10)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发展模式下,预计到2020年,该地区重点产业SO_2和NO_x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 目前,云贵地区局部大气环境容量利用已接近饱和,SO_2和NO_x容量利用水平均已超过70%,大气煤烟型污染特征明显,SO_2和PM_(10)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发展模式下,预计到2020年,该地区重点产业SO_2和NO_x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比重将分别提高至91%和76%,区域性酸雨问题仍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大气污染形势仍不容乐观。云贵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演变态势整体堪忧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基于环境容量控制排放总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优化发展布局并重大力提高重点产业资源环境效率,保障环境准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大气污染 战略环评
下载PDF
明清云贵地区苗、彝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廷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48-53,共6页
明清时期是云贵地区以苗、彝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设流官加强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占了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地区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这些少... 明清时期是云贵地区以苗、彝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设流官加强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占了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地区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这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各少数民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云贵地区 少数民族 社会经济
下载PDF
改进土地整治方式切实助推耕地保护——以云贵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启民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41,共3页
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对于云南、贵州等这类山地多平原少,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还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 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对于云南、贵州等这类山地多平原少,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还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云贵两省耕地利用的现状特征云南和贵州两省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小,而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耕地保护 云贵地区 土地总面积 土地复垦 耕地利用 八山一水 土地整理 现状特征 分田
下载PDF
明代云贵地区改土归流与掌土治民方式的变迁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建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21-26,共6页
明代云贵地区的改土归经历了三个时段。该地区政治生态具有多样性,土司各自为政,形成独具特色的掌土治民的方式。改土归流之后这些土官治理模式逐渐被流官治理模式所代替。新的流官治理模式包括基层里甲的设置,儒学的推广,郡县政区的设... 明代云贵地区的改土归经历了三个时段。该地区政治生态具有多样性,土司各自为政,形成独具特色的掌土治民的方式。改土归流之后这些土官治理模式逐渐被流官治理模式所代替。新的流官治理模式包括基层里甲的设置,儒学的推广,郡县政区的设置,卫所的设置与卫所屯田,官方交通通信体系的建立,城池的修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贵地区 改土归流 掌土治民
下载PDF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研究
14
作者 马廷中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云贵地区 彝族 农业经济
下载PDF
云贵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简目编辑与研究
15
作者 陈玉茹 罗荣联 《防灾减灾学报》 1993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云贵地区为例,讨论“历史有感地震简目”的编辑与研究。指出历史有感地震的确认必须考证,在考证基础上先编,“目录”尔后辑录“简目”。并建议:“简目”中应包括强震记事中的前、余震,以及震群。
关键词 云贵地区 历史有感地震 地震简目
下载PDF
基于SPEI及游程理论的云贵地区1960—2014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芦佳玉 延军平 李英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基于云贵地区49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的逐月气象数据,计算得到云贵地区季尺度及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序列,结合游程理论及经验正交(EOF)等方法,揭示云贵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云贵地区气候呈现逐渐变干的趋... 基于云贵地区49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的逐月气象数据,计算得到云贵地区季尺度及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序列,结合游程理论及经验正交(EOF)等方法,揭示云贵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云贵地区气候呈现逐渐变干的趋势,且年尺度和季尺度在21世纪初均出现由湿转干的迹象.(2)同一干旱历时条件下,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不同,等级越小发生频率越高,反之亦然.同一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随干旱历时长度的增加而减小.(3)在历时2~5个月的干旱事件中,云南省的干旱重现期均小于贵州省,即云南省发生干旱事件较贵州省频繁.27°N以北地区的干旱重现期较长,干旱事件发生频率较小.(4)对云贵地区近55a的SPEI进行经验正交(EOF)分析知,EOF展开第1模态反映的是季风系统控制下的云贵地区旱涝一致性变化情况,21世纪后,云贵地区普遍处于干旱状态;EOF展开第2模态反映的是受乌蒙山阻隔,东西两侧干旱呈现反相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区域气候干旱趋势与规律,提高区域干旱预警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和生态经济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 游程理论 云贵地区
下载PDF
云贵地区:春耕悄然启动 农民随买随用
17
作者 童玲 陈元邦 《中国农资》 2016年第13期11-11,共1页
调查地区: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对象:禄劝县禾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姚文祖市场分析:4月初,当地进入用肥高峰期,将持续2-3周。当地玉米种植面积在70%以上,农民施肥习惯仍是低含量复合肥做底肥+两次追施尿素,故尿素在当地紧俏,其中"... 调查地区: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对象:禄劝县禾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姚文祖市场分析:4月初,当地进入用肥高峰期,将持续2-3周。当地玉米种植面积在70%以上,农民施肥习惯仍是低含量复合肥做底肥+两次追施尿素,故尿素在当地紧俏,其中"金沙江"牌尿素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禄劝是贫困县,种植主体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妇女,施肥观念较陈旧,新型肥料推广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新型肥料 施肥习惯 留守老人 禄劝县 文祖 市场占有率 后市预测 市场分析 农副产品价格
下载PDF
云贵地区气象旱涝的气候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芦佳玉 延军平 +2 位作者 王文静 唐宝琪 刘永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5,共9页
根据1960~2014年云贵地区49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尺度和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旱涝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云贵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 根据1960~2014年云贵地区49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尺度和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旱涝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云贵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997年出现了气温突变现象.(2)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下降最快,冬季最慢,且降水呈现14a和28a的周期变化.(3)1960~2014年云贵地区呈现偏旱的趋势,且夏秋两季干旱趋势较为明显.(4)从空间尺度分析,云贵地区整体上趋于干旱(SPI倾向率小于0),在云南与贵州交界处,偏旱现象较为严重,仅在云南省北部出现偏湿现象.因此近55a云贵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旱涝 标准化降水指数 云贵地区
下载PDF
云贵地区旅游多维扶贫效率研究
19
作者 史文涛 张昱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9期37-40,共4页
本文以云贵地区25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教育、健康和社会发展多维贫困角度出发,运用Bootstrap-DEA模型,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云贵地区旅游多维扶贫效率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云贵地区旅游多维扶贫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 本文以云贵地区25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教育、健康和社会发展多维贫困角度出发,运用Bootstrap-DEA模型,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云贵地区旅游多维扶贫效率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云贵地区旅游多维扶贫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旅游多维扶贫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旅游多维扶贫效率空间分布上逐渐由“大分散”向“小集聚”转变。高效率区逐渐向滇西南和滇中集中分布;较高效率区逐渐集中分布在滇南;一般效率区逐渐向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集中分布;低效率区逐渐集中分布在黔北和黔中南;极低效率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滇西北和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多维扶贫效率 旅游资源优势度 耦合协调关系 云贵地区
下载PDF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云贵地区的施工组织管理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磊 谷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1期186-188,共3页
喀斯特地貌,又称之为岩溶地貌,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桩基施工的难点。而云贵地区历来是中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地区,地层复杂,种类繁多,桩基施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原有旋挖钻孔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汲取前人智慧,根据积累的施工经验... 喀斯特地貌,又称之为岩溶地貌,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桩基施工的难点。而云贵地区历来是中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地区,地层复杂,种类繁多,桩基施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原有旋挖钻孔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汲取前人智慧,根据积累的施工经验,采取不同措施,提出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尽量避免施工效率低、成桩困难,同时避免后续桩身出现质量通病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孔灌注桩 云贵地区 喀斯特 桩基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