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辐射强迫的太阳辐射短期预报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德贵 刘唯佳 +2 位作者 韩永翔 李哲 梁允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0,99,共7页
太阳能持续性模型常被用作基准模型以评估其他模型的预报性能,但有云时的预报准确率很低。基于云相对辐射强迫(RCRF)的持续性,构建了RCRF模型。它能更好地预报有云时段的太阳辐照度。利用美国南部大平原中心站长达16年的太阳辐射资料,... 太阳能持续性模型常被用作基准模型以评估其他模型的预报性能,但有云时的预报准确率很低。基于云相对辐射强迫(RCRF)的持续性,构建了RCRF模型。它能更好地预报有云时段的太阳辐照度。利用美国南部大平原中心站长达16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通过一个有云个例和所有样本评估了新模型的预报性能,并与应用最广泛的Simple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报性能优于Simple模型,百分比误差评分(S)评估结果显示新模型6 h预报精度相较于Simple模型最大可提高至56%,预报时效也延长了0.25~2 h不等。RCRF模型为太阳能预报模式提供了准确率更高的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模型 太阳辐照度 相对辐射强迫 预报准确率
下载PDF
利用CERES(SYN)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辐射强迫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丁玲 黄建平 +2 位作者 刘玉芝 陈斌 张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2-1202,共11页
利用2001年11月—2005年10月"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辐射和云资料SYN(Syn-optic Radiation Fluxes and Clouds),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不同高度云辐射强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整体为云强迫正、负... 利用2001年11月—2005年10月"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辐射和云资料SYN(Syn-optic Radiation Fluxes and Clouds),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不同高度云辐射强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整体为云强迫正、负值的过渡区域,这种过渡性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和区域划分。高原东南部表现出较强的冷却效应,其西部和东北部干旱区在冬、春季表现为较弱的加热效应。(2)高云、高的中云和低的中云对云短波辐射强迫的季节变化都有贡献,其中中云是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云长波辐射强迫的区域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差异显著,这主要是由高的中云和高云的变化引起的,且云量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高云云量虽小但其影响不可忽视。(3)高云在高原地区产生净加热效应,高的中云既产生加热作用也产生冷却作用,低的中云产生净冷却效应。(4)云短波辐射强迫在云辐射强迫的日变化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日变化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云量引起的。白天,在云短波辐射强迫的日变化中,低的中云贡献更大。高云对云长波辐射强迫的日变化贡献主要在晚上,低的中云在夜间对云长波辐射强迫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ERES(SYN) 云辐射强迫 时空变化
下载PDF
LASG/IAP和BCC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云辐射强迫之比较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准 吴春强 +1 位作者 周天军 吴统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9-752,共14页
通过与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 matology Project)逐月辐射资料的比较,本文从气候态和对ENSO响应的角度,评估了国内的三个大气环流模式BCC AGCM、IAP GAMIL和IAP SAMIL对云辐射强迫的模拟能力,讨论了影响模拟结果不确... 通过与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 matology Project)逐月辐射资料的比较,本文从气候态和对ENSO响应的角度,评估了国内的三个大气环流模式BCC AGCM、IAP GAMIL和IAP SAMIL对云辐射强迫的模拟能力,讨论了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因素。分析表明,三个模式均能较为合理地再现年平均长、短波云辐射强迫及净云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型,其与ISCCP资料年平均结果的空间相关系数,均超过了1%水平的信度检验。定量比较表明,除部分区域外,模式模拟的云辐射强迫的强度与ISCCP资料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尤以副热带大洋最为显著。三个模式模拟的云净辐射强迫在赤道外北太平洋、热带东南和西南太平洋存在显著的偏差。分析表明,造成上述模拟偏差的原因,一是对流的模拟偏差,二是云方案,二者导致模式无法合理再现观测中的云量分布、云垂直结构(云高度、云厚等)和云光学属性,最终导致云辐射强迫的模拟偏差。此外,在年际变率方面,模式基本模拟出ENSO期间云净辐射强迫"东正西负"的响应分布型,但是BCC AGCM和IAP SAMIL在西太平洋的负响应偏强,而IAP GAMIL的响应偏弱且中心位于赤道中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模式 云辐射强迫 模式不确定性 垂直结构
下载PDF
CFMIP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东亚云辐射强迫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春强 周天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1-399,共19页
通过与卫星观测云和辐射资料的比较,检验了10个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地区云量、垂直结构、光学属性以及辐射特征的模拟能力。10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均来自"云反馈模式比较计划"(CFMIP),为便于与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资料的比... 通过与卫星观测云和辐射资料的比较,检验了10个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地区云量、垂直结构、光学属性以及辐射特征的模拟能力。10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均来自"云反馈模式比较计划"(CFMIP),为便于与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资料的比较,所有模式都引入了ISCCP模拟器。结果表明,10个模式均能模拟出东亚地区冬、夏两季云量及其辐射特征的基本分布,但也存在偏差。在北半球冬季,10个CFMIP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东海沿岸的总云量大值中心,一半的模式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四川盆地上空的大值中心,但在这两个区域模拟的总云量总体偏少且主要由中低云引起。北半球夏季,CFMIP模式能够模拟出孟加拉湾和中国西南一直延伸至日本的带状多云区和西北太平洋的少云区,但模拟的多云区内高(中低云)云偏多(少)。模拟的短波(长波)云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和总云量(高云量)基本一致,但模式对辐射强迫的模拟能力优于云量,原因是模式模拟的云光学厚度偏大,从而部分抵消了中低云量偏少对短波辐射强迫的影响。云辐射强迫综合了晴空和全天的辐射特征,一些模式中除云属性的偏差外,冬季陆地晴空反照率偏大亦是导致短波辐射强迫偏小的重要原因。CFMIP模式对高原东侧中低云的模拟能力,依赖于其对垂直环流场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光学属性 云辐射强迫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气系统云辐射强迫的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2,共7页
利用ERBE—S4和ISCCP—C2月平均资料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这一特殊气候区域地气系统云辐射强迫的气候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冬、夏季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的场分布形势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地气系统长波辐射,冬季高原主体为... 利用ERBE—S4和ISCCP—C2月平均资料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这一特殊气候区域地气系统云辐射强迫的气候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冬、夏季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的场分布形势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地气系统长波辐射,冬季高原主体为云强迫高值区,夏季云强迫空间变化平缓,高原主体平均云的温室效应春季最大,秋季最小,云使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年平均减少45.6W/m2;对于地气系统长波辐射,冬季高原地区为云强迫相对高值区,夏季云强迫为西部小,东部大,高原主体平均云的反射率效应春季最大,冬季最小,云使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年平均减少49.7W/m2;高原地区冬季云的温室效应大于云的反射率效应,云对地气系统起着辐射增温的作用,春、夏、秋三季的情况则与之相反,云对地气系统有辐射冷却的作用。就全年情况而言,云的辐射冷却作用占优势,年平均净辐射云强迫值-4.1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系统 云辐射强迫 气候学
下载PDF
新旧两个版本GAMIL模式对1997/98强El Nio年西太平洋暖池区独特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准 周天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3-878,共16页
1997/98年强ElNio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区云辐射强迫的变化,表现出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已经成为检验气候模式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卫星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模式GAMIL1.0和2.0版对上述现象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GAMIL1.0模式... 1997/98年强ElNio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区云辐射强迫的变化,表现出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已经成为检验气候模式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卫星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模式GAMIL1.0和2.0版对上述现象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GAMIL1.0模式对热带地区云辐射特征分布,尤其对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长(短)波云辐射强迫及其异常的模拟结果均和观测接近,但其模拟的长(短)波云辐射以及净云辐射冷却作用的强度均偏强,且模拟的1998年异常亦不如观测明显。GAMIL2.0对热带云辐射强迫空间分布的模拟较GAMIL1.0存在一定改进,但其未能模拟出1998年暖池地区云辐射强迫异常。对比观测发现,暖池区云辐射强迫的模拟偏差主要源自模式对该处云量、云水路径及云垂直结构的模拟偏差。在GAMIL1.0中,它们共同造成模拟的短波云辐射明显偏强,而其相互补偿使长波云辐射模拟略好于前者,导致模拟净云辐射冷却作用过强。在GAMIL2.0中,高估的云水路径致使短波云辐射过强,而其模拟云量、平均云顶高度偏低则导致长波云辐射强迫偏弱。模式的晴空短(长)波辐射通量过高(低),亦对模拟短波云辐射强迫以及净云辐射冷却作用偏强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辐射强迫 模式评估 EL Nio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利用ERBE资料分析中国地区云辐射强迫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晓燕 季国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8,共9页
利用 1 985~ 1 988年 4年的ERBE资料 ,分析和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区云辐射强迫变化的一些基本事实。结果发现 :云强迫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和较强的季节变化 ,其中川黔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云强迫负值区 ,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 ,青藏... 利用 1 985~ 1 988年 4年的ERBE资料 ,分析和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区云辐射强迫变化的一些基本事实。结果发现 :云强迫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和较强的季节变化 ,其中川黔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云强迫负值区 ,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 ,青藏高原为正、负值的过渡区 ,高原北侧的西北干旱区冬季为较弱的云强迫正值区。此外 ,云强迫还具有一定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E 云辐射强迫
下载PDF
用GMS卫星资料研究我国东南部夏季短波云辐射强迫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平 陈渭民 +1 位作者 孙凡 杜建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9-506,共8页
利用中分辨率辐射计算模式(MODTRAN3)、站点的温压湿探空资料和美国标准大气的气溶胶、臭氧和微量气体参数,计算出无云情况下的地面总辐射,再与实测地面总辐射结合得出云对太阳的辐射强迫。同时利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出云辐射参数———... 利用中分辨率辐射计算模式(MODTRAN3)、站点的温压湿探空资料和美国标准大气的气溶胶、臭氧和微量气体参数,计算出无云情况下的地面总辐射,再与实测地面总辐射结合得出云对太阳的辐射强迫。同时利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出云辐射参数———反照率和亮温,分析了短波云辐射强迫和云辐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回归模式,用于估算地面资料缺少地区的短波云辐射强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卫星资料 MODTRAN3 短波云辐射强迫 估算
下载PDF
赴日本参加国际云辐射强迫模式比较计划(CFMIP)研讨会总结
9
作者 陈昊明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018年第2期30-32,共3页
1概况 国际云辐射强迫模式比较计划(CFMIP)2017年度研讨会于9月25-28日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研讨主题为云辐射强迫及气候敏感性问题。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科罗拉多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 1概况 国际云辐射强迫模式比较计划(CFMIP)2017年度研讨会于9月25-28日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研讨主题为云辐射强迫及气候敏感性问题。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科罗拉多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LLN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京大学 云辐射强迫 国际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 敏感性问题 利弗莫尔 洛杉矶
下载PDF
利用星载云雷达资料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的云辐射强迫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越界 黄建平 刘玉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4,共7页
利用最新的星载云雷达提供的青藏高原(25°~45°N,75°~105°E)夏季(JJA)2006年至2009年的辐射资料,以及云和地球辐射能地系统(CERES)提供的云量资料,分析了2006-2007年青藏高原夏季云量空间分布,以及青藏高原周边的... 利用最新的星载云雷达提供的青藏高原(25°~45°N,75°~105°E)夏季(JJA)2006年至2009年的辐射资料,以及云和地球辐射能地系统(CERES)提供的云量资料,分析了2006-2007年青藏高原夏季云量空间分布,以及青藏高原周边的山脉地区和中心地方云的辐射强迫和云对大气垂直加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层顶(T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及大气层底(BOA)处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远大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从大气加热率的垂直分布来看,有云存在时,对于短波来说,在云层中有明显的加热效应;而对于长波,在云顶有明显的冷却效应,在云底有较弱的加热效应.当存在多层云时,在高云与低云之间,云对大气的影响表现为冷却效应,其最高值接近于云顶对大气的冷却率;当存在多种类型的云时,大气净加热率可以看作是各种单层云在垂直分布上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 青藏高原夏季 辐射强迫 垂直加热率
下载PDF
北极地区地面辐射量和云辐射强迫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凤景 孙俊英 +1 位作者 张廷军 程国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4-390,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radiative fluxes and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are reviewed with a focus on the Arctic. Three aspects are addressed, including (i) changes in radiation flux over the global 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radiative fluxes and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are reviewed with a focus on the Arctic. Three aspects are addressed, including (i) changes in radiation flux over the global surface; (ii)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luxes in the Arctic; and (iii)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Arctic. The clouds not onl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eak summer radiative heating of the surface but also reduce the wintertime radiative cooling at the surface inhigher latitudes. The downward longwave fluxes dominates the incident radiative fluxes in the Arctic during most of the year. Incoming shortwave fluxes are negligible during late fall,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and even during the midsummer the incoming shortwave fluxes are only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downward longwave fluxes. The total net surface radiative flux is negative for most of the year and only positive during midsummer in the Arctic. The global net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is negative, but the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is positive in the Arctic, showing a warming effect, except for a short period in mid-summer. Positive cloud-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Arctic is attributedto the presence of snow and ice with high albedo and the absence of solar radiation during the polar n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地面辐射 云辐射强迫特征
下载PDF
基于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的云辐射强迫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树臣 高太长 +1 位作者 刘磊 刘西川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WSICMS)获得的全天空红外辐射图像,研究了云量和云的地面辐射强迫的计算方法。将全天空红外辐射图像中的辐射值和天顶角绘制散点图,从各天顶角的最小辐射值中提取晴空辐射,计算云量和云的辐射强迫,分析云的地面... 利用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WSICMS)获得的全天空红外辐射图像,研究了云量和云的地面辐射强迫的计算方法。将全天空红外辐射图像中的辐射值和天顶角绘制散点图,从各天顶角的最小辐射值中提取晴空辐射,计算云量和云的辐射强迫,分析云的地面辐射强迫和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云分布图像与实际天空相吻合,准确性比较高;8~14μm波段云的地面辐射强迫与云量呈非线性关系,与其它资料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利用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进行云辐射强迫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空红外测系统 地面辐射强迫
下载PDF
西北典型地域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强迫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勇航 白鸿涛 +4 位作者 黄建平 邱学兴 亢燕铭 管晓丹 毛晓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1,共5页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云和辐射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4个典型地域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的季节及年变化特征,探讨了云特性参量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云的...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云和辐射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4个典型地域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的季节及年变化特征,探讨了云特性参量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云的辐射强迫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变化.一般夏季云净辐射强迫最大,冬季最小,而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小值出现在秋季,夏季的季风影响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区的云净辐射强迫相差达129W/m2.云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年平均效应均在季风区最强,分别达-171.2,48.9,-122.3W/m2;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最弱,分别为-54.7,37.3,-17.4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辐射强迫 季节变化 年变化 季风影响区 天山山区 祁连山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艳 翁笃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70-276,共7页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 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 ( OLR)和云量资料 ,计算并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各季和年平均总云量对 OL 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 ,揭示了高、低云对 OLR强迫的特点。...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 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 ( OLR)和云量资料 ,计算并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各季和年平均总云量对 OL 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 ,揭示了高、低云对 OLR强迫的特点。结果表明 :高原的 OL 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且季节变化明显 ;OL 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与高原总云量的分布较为一致 ;云强迫的年变化一般以春季最大 ,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 云辐射强迫
下载PDF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艳 翁笃呜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6-424,共9页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出中国地区年、月总云量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强迫,分别讨论了其与总云量及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关系。结...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出中国地区年、月总云量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强迫,分别讨论了其与总云量及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气系统净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抛物线关系。各月净辐射云强迫与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曲线相关也很明显,如以曲线上净辐射云强迫为零时的晴天净辐射值代表各月曲线位置,则该值随天文辐射作规律性季节变化。地气系统净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云量及地气晴天净辐射分布有关,其在各地的年变化则主要由天文因素及雨季进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气系统净辐射 云辐射强迫 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 长波射出辐射 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下载PDF
一次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云物理量和辐射强迫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玉洁 黄建平 王天河 《干旱气象》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利用MODIS Aqua卫星反演和装载在Aqua上的CERES仪器观测资料,讨论了我国北方地区2004年3月26~28日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云物理特性和辐射强迫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明显改变了云的物理特性,使云滴变小,含水量及光学... 利用MODIS Aqua卫星反演和装载在Aqua上的CERES仪器观测资料,讨论了我国北方地区2004年3月26~28日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云物理特性和辐射强迫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明显改变了云的物理特性,使云滴变小,含水量及光学厚度减少,减弱了云的净辐射强迫,云的冷却效应受到了抑制,相当于大气层顶沙尘气溶胶的增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MODIS Aqua卫星 CERES 物理特性和辐射强迫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云出现概率及其辐射强迫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位晶 段克勤 辛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云辐射强迫是地气能量平衡的关键要素,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云的辐射强迫作用,选取高原3个典型地区(西部半干旱地区A、藏东南湿润半湿润地区B和北部干旱地区C),利用CloudSat卫星的2B-CLDCLASS和2B-FLXHR资料对比分析了三个地区云出现概率... 云辐射强迫是地气能量平衡的关键要素,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云的辐射强迫作用,选取高原3个典型地区(西部半干旱地区A、藏东南湿润半湿润地区B和北部干旱地区C),利用CloudSat卫星的2B-CLDCLASS和2B-FLXHR资料对比分析了三个地区云出现概率,并分析了地表处高、中、低云的长、短波及净辐射强迫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总云出现概率的年变化基本表现为B地区最高,A地区最低。云辐射强迫与云出现概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净辐射强迫常年为负值。湿润地区总云所产生的净辐射强迫平均值为-153.6W·m-2,约为干旱地区(-47.1W·m-2)的3倍,其对地面的冷却作用明显高于干旱地区。低云作为高原的主导云,其所产生的长短波及净云辐射强迫都明显高于其他云类,湿润地区低云短波辐射强迫值约是干旱地区的2倍,净辐射强迫则是干旱地区的3倍。各类云的净辐射强迫主要由短波云辐射强迫决定,除干旱区冬季高云和中云对地面起加热作用外,各地区云类均对地表起冷却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云与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类型 云辐射强迫
下载PDF
海气耦合模式FGOALS_gl模拟的水汽和云辐射反馈过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景卫 周天军 +1 位作者 吴春强 郭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1-546,共16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快速耦合模式FGOALS_gl对低纬太平洋区域水汽温室效应(Ga)和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模拟能力,讨论了模拟偏差的成因。结果表明,FGOALS_gl能合理...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快速耦合模式FGOALS_gl对低纬太平洋区域水汽温室效应(Ga)和云辐射强迫特征的模拟能力,讨论了模拟偏差的成因。结果表明,FGOALS_gl能合理再现Ga、云辐射强迫的气候态空间分布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偏差。模式低估了冷舌区和西北太平洋Ga的强度,原因在于表层海温(SST)和对流层(特别是中层)水汽的模拟偏差。模式总体上高估了云长波辐射强迫(Cl)和云短波辐射强迫(Cs)的强度,未能合理再现副热带北太平洋的Cl低值中心和东南太平洋的Cs大值中心。模式对Cl(Cs)的模拟偏差主要来自高云量(总云量)的偏差,云辐射强迫的模拟偏差还与云垂直结构和光学厚度的模拟偏差有关。从对ElNio型海温强迫的反馈来看,模式能基本再现低纬太平洋区域Ga正反馈、Cl正反馈和Cs负反馈的空间分布,但较之观测,反馈大值区过于西伸。Ga正反馈的偏差主要源自低纬太平洋SST年际异常的强度和空间型,及水汽对ENSO响应的偏差。高云量(总云量)对ENSO响应的偏差是导致Cl正反馈(Cs负反馈)的主要原因,同时,在部分区域云顶高度和云光学厚度对云辐射反馈的模拟偏差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水汽温室效应 云辐射强迫 模式评估
下载PDF
南半球中高纬度区域不同类型云的辐射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巧谊 张玉轩 李积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606,共11页
利用CloudSat的2B-CLDCLASS-LIDAR云分类产品和2B-FLXHR-LIDAR辐射产品4 a(2007—2010年)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单层云(高云、中云、低云)和3种双层云(如:高云与中云共存、高云与低云共存以及中云与低云共存)在南半球中高纬度(40°—65&... 利用CloudSat的2B-CLDCLASS-LIDAR云分类产品和2B-FLXHR-LIDAR辐射产品4 a(2007—2010年)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单层云(高云、中云、低云)和3种双层云(如:高云与中云共存、高云与低云共存以及中云与低云共存)在南半球中高纬度(40°—65°S)的云量、云辐射强迫和云辐射加热率。其中云辐射加热率定义为有云时的大气加热率廓线与晴空大气加热率廓线的差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盛行单层低云和单层中云,其云量分别为44.1%和10.3%。并且,中云重叠低云在双层云中云量也是最大(8.7%)。不同类型云的云量也显著影响着其云辐射强迫。单层低云在大气层顶、地表以及大气中的净云辐射强迫分别是-64.8、-56.5和-8.4 W/m^2,其绝对值大于其他类型云。虽然单层的中云在大气层顶和地表的净辐射强迫也为负值,但其在大气中的净云辐射强迫为正值(2.3 W/m^2)。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云对大气中辐射能量垂直分布的影响。所有类型云的短波(或长波)云辐射加热率都随高度升高表现为由负值转为正值(或由正值转为负值)。对于大部分云,其净云辐射加热率主要由长波云辐射加热率决定。这些研究结果旨在为模式中云重叠参数化方案在区域的适用性评估及改进提供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南半球中高纬度 云辐射强迫 辐射加热率
下载PDF
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模拟的偏差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祎 王在志 宇如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0-1275,共16页
通过与观测及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的模拟性能,并着重分析了模拟偏差的原因。在云辐射特征的基本气候态模拟方面,模式能大致再现中国东部中纬度层状云大值带,以及... 通过与观测及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的模拟性能,并着重分析了模拟偏差的原因。在云辐射特征的基本气候态模拟方面,模式能大致再现中国东部中纬度层状云大值带,以及层状云冷季多、暖季少的季节特征,模拟的短波云辐射强迫也具有与观测相对应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云辐射强迫和地面温度相互影响过程的模拟方面,模式也能模拟出与观测相近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地面温度降低伴随着层状云云量增多以及负的净云辐射强迫加强,升温时层状云云量减少和净云辐射强迫减弱。但模式模拟的大陆层状云云量系统性偏少(尤其在冷季),使得模式在该处的短波云辐射强迫明显偏弱。初步分析表明,造成层状云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对流层低层模式模拟的偏南气流明显偏弱以及陆-气潜热通量偏小。偏南气流偏弱导致低层散度和垂直运动条件不利于中层云的形成。同时偏南气流偏弱也不利于向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再加上模式模拟地表向上潜热通量偏小,这二者都使得模式模拟中国西南区域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含量严重偏少,相对湿度偏低,同样不利于层状云生成和发展。水汽偏少进一步导致在冷异常情况下青藏高原下游云辐射-地表温度反馈模拟偏弱,即呈现冷异常时,水汽条件偏弱限制了云量增加,弱化了进一步降低温度的反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中国东部 层状 云辐射强迫 -气候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