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小说中话语蕴含的“互体变爻”现象之分析——以《孔乙己》为例
1
作者 高俊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3,共10页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话语蕴含的多重意义是一个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在显在的台词背后,往往隐含着许多呼之欲出的潜台词,它们如易学里所谓的“互体变交”,既彼此对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鲁迅语言表现的双重乃至多重结构。作为极富于理论...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话语蕴含的多重意义是一个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在显在的台词背后,往往隐含着许多呼之欲出的潜台词,它们如易学里所谓的“互体变交”,既彼此对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鲁迅语言表现的双重乃至多重结构。作为极富于理论自觉意义的小说家,鲁迅在语言表现上的这一技法并非一无依傍,而是对于中国古典文论中“隐秀”传统的遥远呼应。他在继承与发扬此传统的同时,又加以现代性的改造,使其更能折射出现代中国人的真实生存境遇与精神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孔乙己》 隐秀 互体变爻
原文传递
“秘响旁通”与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兼谈对比较文学认识论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4-87,共4页
我国“秘响旁通”之说与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其核心观点都是注重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与相互引发 ,注重文本意义的派生与演化规律以及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复调复旨性、网络互动性、开放性和文化性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这... 我国“秘响旁通”之说与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其核心观点都是注重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与相互引发 ,注重文本意义的派生与演化规律以及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复调复旨性、网络互动性、开放性和文化性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这种相通对于比较文学认识论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响旁通" 互体变爻 四象 文本 文性 比较文学 文学理论 认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