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嘉琪 赵华威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0-70,共11页
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子类,能表达作者对读者与语篇信息的态度。通过自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互动元话语的分布频率及语用功能。以交往行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互动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摘要中的本质作用,发现互... 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子类,能表达作者对读者与语篇信息的态度。通过自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互动元话语的分布频率及语用功能。以交往行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互动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摘要中的本质作用,发现互动元话语子类的分布频率具有差异性并能有效建构“作者—读者”间交往互动关系。研究拓宽了互动元话语研究视野,为提高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质量与传阅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用建议,有助于树立作者的学术威信,促进数字人文时代背景下的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交往行为理论 普遍有效性要求 硕士论文摘要
下载PDF
同一期刊,不同实践: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互动元话语研究
2
作者 卢思佟 姜峰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4年第2期219-237,364,共20页
研究论文是学者与学科社群沟通的主要媒介,但少有研究关注在一份期刊内,不同研究主题的写作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比较《应用语言学》期刊语言习得和话语分析论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弥补这一不足。基于每个研究主... 研究论文是学者与学科社群沟通的主要媒介,但少有研究关注在一份期刊内,不同研究主题的写作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比较《应用语言学》期刊语言习得和话语分析论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弥补这一不足。基于每个研究主题30篇研究论文的语料库,结果显示,语言习得领域的作者显著更频繁地使用增加性和结果性过渡标记语、重述语和非嵌入式引用,而话语分析者更倾向于使用例证、线性和非线性引用以及主题转换。这些差异都可以归因于学科研究范式的特点,这导致了学术写作中不同的知识构建和互动模式。研究结果为元话语在构建学科知识的修辞功能提供了实证证据,并对学术英语教师提供了教学意义,帮助应用语言学学者更好地了解国际发表的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学术写作 语言习得 话语分析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杨嘉琪 赵华威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1期11-13,17,共4页
互动元话语作为元话语的一个子类,在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类模型为理论框架,自建语料库,比较了互动元话语各子类在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分布频率、选择... 互动元话语作为元话语的一个子类,在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类模型为理论框架,自建语料库,比较了互动元话语各子类在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分布频率、选择倾向性的异同,以及其在摘要“推广性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互动元话语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撰写摘要时更有效地阐释自己的主题内容,从而说服读者接受观点并提高论文的推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学术论文 英文摘要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视角下中英文化类演讲对比特征研究
4
作者 夏楠楠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425-433,共9页
本文聚焦于文化类演讲中的互动元话语使用,以2024年“一席”和TED Talk平台上各5篇文化主题演讲为语料,自建双语类比语料库。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结合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析模式,探讨了中美文化类演讲中互动元话语的分布、用词异... 本文聚焦于文化类演讲中的互动元话语使用,以2024年“一席”和TED Talk平台上各5篇文化主题演讲为语料,自建双语类比语料库。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结合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析模式,探讨了中美文化类演讲中互动元话语的分布、用词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中文演讲中模糊语、提问等互动元话语使用较多,体现了高语境文化的含蓄与互动性;而英文演讲则更倾向于使用自我指称、插入语等,展现了低语境文化的直接性与逻辑性。这些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方语言特性、思维方式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研究为跨文化演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演讲者的互动策略及其效果。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e o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cultural speeches, utilizing a self-constructed bilingual analogical corpus comprising five cultural-themed speeches each from “Yixi” and TED Talk platforms in 2024.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coupled with Hyland’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istribution, similarities, vocabulary differences, and their underlying reasons o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speeche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Chinese speeches exhibit a greater use of hedges, questions, and other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reflecting the implicitness and interactivity of high-context cultures. In contrast, English speeches tend to favor self-mention, personal aside and the like, showcasing the directness and logicality of low-context cultures. These disparities also illuminate the variations in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research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ross-cultural speeches, contribut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peakers’ interactive strategies and their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文化类演讲 英汉对比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视角下高校毕业典礼演说的语用功能探析——以自我指称与听众指称为例
5
作者 郭樱姬 《品位·经典》 2024年第7期62-65,共4页
以2023年部分高校毕业典礼演说为语料库,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Hyland的“立场—介入”互动元话语模型,深入探析了毕业典礼演说中自我指称与听众指称的语用功能,发现指称类型的选用及其使用频率展现了讲者的表达策略和对效果... 以2023年部分高校毕业典礼演说为语料库,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Hyland的“立场—介入”互动元话语模型,深入探析了毕业典礼演说中自我指称与听众指称的语用功能,发现指称类型的选用及其使用频率展现了讲者的表达策略和对效果的追求,也在塑造和加固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演说 互动元话语 自我指称 听众指称
下载PDF
英语社论中互动元话语之功能与句法分析模式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强 成晓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区分基本话语与元话语的关键是确定话语材料是否带有命题意义,传统的功能分析模式并不能对此做出充分解释。笔者提出了功能与句法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英语社论中互动元话语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功能与句法相结合的分析... 区分基本话语与元话语的关键是确定话语材料是否带有命题意义,传统的功能分析模式并不能对此做出充分解释。笔者提出了功能与句法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英语社论中互动元话语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功能与句法相结合的分析模式能够有效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命题意义,为互动元话语的分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与句法 互动元话语 社论
下载PDF
二语报纸专栏评论写作互动元话语使用考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鞠玉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4,共8页
本文聚焦二语报纸专栏评论写作的互动元话语,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作者撰写的英语二语专栏评论语篇中的互动元话语使用特点。语料选自《中国日报》中国作者的专栏评论文章,同时还创建了该报中作者为英语本族语者的专栏评论文章参照语料... 本文聚焦二语报纸专栏评论写作的互动元话语,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作者撰写的英语二语专栏评论语篇中的互动元话语使用特点。语料选自《中国日报》中国作者的专栏评论文章,同时还创建了该报中作者为英语本族语者的专栏评论文章参照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互动元话语在两组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其使用过程中所呈现的异同点以及产生异同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表现在两者均较频繁使用互动元话语以加强评论的作者—读者互动性,两者在互动元话语整体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立场互动元话语的使用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之处在于两者在介入互动元话语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作者比英语本族语作者用得少。究其原因,论文认为,共性主要缘于专栏评论写作的文体特点与修辞目的共性要求以及中国作者英文写作愈来愈国际化的趋势,差异性主要由作者汉语母语写作风格和中国文化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报纸 专栏评论写作 互动元话语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视角下的中美报纸社论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段瑞云 黄莹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本文对比分析中美报纸社论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其在互动元话语使用上的差异和共性,揭示其原因,解析中美报纸社论的互动元话语使用特点,认为互动元话语在英语社论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社论 差异 共性
下载PDF
奥巴马就职演讲中互动元话语的对话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滕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文章以评价理论的介入次系统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奥巴马就职演讲语篇中的互动元话语做对话性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如何使用被称为"隐性评价资源"的互动元话语来传递对话性。本文试图通过评价理论的应用,对语篇... 文章以评价理论的介入次系统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奥巴马就职演讲语篇中的互动元话语做对话性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如何使用被称为"隐性评价资源"的互动元话语来传递对话性。本文试图通过评价理论的应用,对语篇的建构和语篇评价产生积极意义,并进一步验证"介入系统框架下实现互动元话语对话性分析"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职演讲 互动元话语 对话性 介入
下载PDF
基于语料分析的政治语篇互动元话语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京京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7-62,共6页
元话语是近年来话语分析领域的新热点。通过对各子范畴的分布特征、分布差异原因和隐性评价,可论证互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重要作用和人际意义。而基于小型语料库对互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研究,可为元话语的语体分析... 元话语是近年来话语分析领域的新热点。通过对各子范畴的分布特征、分布差异原因和隐性评价,可论证互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重要作用和人际意义。而基于小型语料库对互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研究,可为元话语的语体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 政治语篇 互动元话语
下载PDF
基于语料分析的英语互动元话语评价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美珍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3-96,共4页
尝试在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的框架内,调查分析英语求职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英语求职语篇中各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呈现不均衡的运用频率,其中自称语的使用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在五类互动... 尝试在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的框架内,调查分析英语求职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英语求职语篇中各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呈现不均衡的运用频率,其中自称语的使用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在五类互动元话语资源的次范畴中,介入标记语、模糊语呈现的频率较高。研究结果说明,元话语作为一种隐性的评价资源具有评价赋值功能,也说明元话语的使用与语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分析 英语互动元话语 英语求职语篇
下载PDF
人际互动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论文中使用的跨学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凌玲 龚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8-102,共5页
本文选取三个典型的人际互动元话语维度,分析它们在一个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语学术论文组成的自建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语料库中的论文涵盖社科与理工科,分析框架为海兰德(Hyland)的元话语理论和分类,使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 本文选取三个典型的人际互动元话语维度,分析它们在一个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语学术论文组成的自建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语料库中的论文涵盖社科与理工科,分析框架为海兰德(Hyland)的元话语理论和分类,使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社科类和理工类英语论文中全都使用了增强语、模糊语和第一人称代词;在这三个元话语维度上,社科类论文总体平均分别比理工类的每篇使用频次要高;每个专业中模糊语的每篇使用频次均高于增强语;社科和理工类论文中复数形式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每篇频次均高于单数形式第一人称代词,理工类论文表现更为显著。由此可见,使用人际互动元话语作为一种高效的写作策略,有利于论文写作者构建作者身份、表达评价态度、与读者建立并保持互动关系。建议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入人际互动元话语使用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话语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术论文 人际互动元话语 增强语 模糊语 第一人称代词
下载PDF
学术论文中互动元话语及作者身份建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刘国兵 张君兰 《语料库语言学》 2023年第1期60-71,162,共13页
本研究基于Hyland(2005a)的互动元话语理论和孙莉(2015)的身份建构类别,探讨了中国硕士生与国际期刊作者在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运用互动元话语建构身份的异同。研究发现,除介入标记外,中国硕士生在学术写作中使... 本研究基于Hyland(2005a)的互动元话语理论和孙莉(2015)的身份建构类别,探讨了中国硕士生与国际期刊作者在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运用互动元话语建构身份的异同。研究发现,除介入标记外,中国硕士生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的互动元话语均少于国际期刊作者。从出现频数来看,两类作者运用互动元话语建构的身份类别从多到少依次为研究者、对话者和评价者。中国硕士生建构的小心建议者身份与国际期刊作者不存在差异,但在自发互动者、他发互动者、评我者、评他者、谨慎发起者和自信研究者等身份建构方面与国际期刊作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作者身份建构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英汉学术著作前言中的互动元话语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湘 刘金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前言是学术著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篇前言的好坏往往可能影响读者对作者及整个作品的印象,它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的开始。本文拟选取英汉学术著作前言各10篇作为语料基于Hyland对互动元话语的分类,对其中的互动元话语进行对比研... 前言是学术著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篇前言的好坏往往可能影响读者对作者及整个作品的印象,它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的开始。本文拟选取英汉学术著作前言各10篇作为语料基于Hyland对互动元话语的分类,对其中的互动元话语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英汉学术著作前言互动元话语使用的异同,作用及产生异同的原因,旨在期望对指导学术著作前言的写作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前言 学术著作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在美国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琦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6期223-224,共2页
元话语是作者组织话语的重要手段,在广告文体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互动元话语在美国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可以揭示广告制作者是如何与读者进行互动,并可为我国的广告撰写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商业广告 实现互动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在旅游英语中的应用——以纽约客杂志中的《仰望》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05-406,共2页
互动元话语是引导读者的语言手段,它能让读者介入语篇,并让二者展开对话,实现良性互动。互动元话语在旅游广告语篇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高旅游广告语言的感染力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旅游语篇 实现互动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在英语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颖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215-216,共2页
元话语是作者组织语篇的重要手段。根据Hyland(2005)[1]理论,作为元话语重要的次范畴,互动元话语对将读者引入语篇,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词、自称语、介入语五方面探讨其在英语商业... 元话语是作者组织语篇的重要手段。根据Hyland(2005)[1]理论,作为元话语重要的次范畴,互动元话语对将读者引入语篇,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词、自称语、介入语五方面探讨其在英语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展现广告如何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及劝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互动元话语 英语商业广告 互动 劝说功能
下载PDF
互动元话语与科普演讲:语境重置下的劝谏与修辞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璐达 刘梦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往关于互动元话语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学术期刊论文,较少关注3分钟演讲中的人际互动实现模式,且有待进一步考察二语学习者硕士群体的话语实践。本研究基于自建3分钟演讲和同话题类的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对比二者在互动元话语使用上... 以往关于互动元话语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学术期刊论文,较少关注3分钟演讲中的人际互动实现模式,且有待进一步考察二语学习者硕士群体的话语实践。本研究基于自建3分钟演讲和同话题类的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对比二者在互动元话语使用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互动类元话语在3分钟演讲中出现的总频数远高于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各个子类元话语在两种目标体裁语境下的分布以及具体表现方式上也各有倾向。这些差异反映出体裁差异对学术声音表达、劝谏资源支配以及话语身份建构的影响。这一发现将为学术英语口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3分钟演讲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体裁差异 修辞 科普演讲
下载PDF
慕课场域下教师课堂互动元话语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云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慕课《希腊罗马神话》为例,运用Hyland的元话语分类模型,分析了母语分别为汉语和英语的高校教师在慕课场域下使用互动元话语的异同。两者在自我提及语和介入标记两方面的共性体现了慕课教师话语的语域特点:实时互动条件限制下,教师通... 以慕课《希腊罗马神话》为例,运用Hyland的元话语分类模型,分析了母语分别为汉语和英语的高校教师在慕课场域下使用互动元话语的异同。两者在自我提及语和介入标记两方面的共性体现了慕课教师话语的语域特点:实时互动条件限制下,教师通过大量使用自我提及语和介入标记来实现自我呈现、将学生纳入到教学互动中的元话语功能。两者的差异体现在母语为英语的教师使用互动元话语频数显著大于母语为汉语的教师。究其原因,既有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差异的客观因素,也有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语言能力、知识背景等差异的主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慕课 课堂话语 语料库
下载PDF
科普短视频中的互动元话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颖 《现代语言学》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科普短视频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科普形式。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创作、传播、翻译等角度。其中有不少学者关注到科普短视频作者与观众紧密的互动关系,但有关内容缺乏语言学角度的解读和支撑。因此本文聚焦科普短视频中的互动元话语,对... 科普短视频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科普形式。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创作、传播、翻译等角度。其中有不少学者关注到科普短视频作者与观众紧密的互动关系,但有关内容缺乏语言学角度的解读和支撑。因此本文聚焦科普短视频中的互动元话语,对作者使用语言资源与观众互动的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互动元话语是作者评价和介入命题信息的手段,包含立场特征和介入特征两个范畴,其中又包括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自我提及、读者指示词、指令语和疑问句7个子类别。经过统计分析,本文揭示了互动元话语在科普短视频中的重要作用。合理使用互动元话语可以帮助作者与观众建立亲近、友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展现出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元话语 立场特征 介入特征 互动关系 科普短视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