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超
王维
+1 位作者
廖辉雄
沈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4期2653-2656,共4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1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浮针组和虚拟现实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
目的观察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1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浮针组和虚拟现实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康复干预。虚拟现实组采用基于任务导向的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联合组采用互动式浮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4周后观察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手肿胀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FMA评分、VAS评分及患手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FMA评分、VAS评分以及患手体积均优于浮针组和虚拟现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MAS评分、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MAS评分优于浮针组与虚拟现实组,Bathel指数优于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浮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CRPS-Ⅰ病人上肢肿胀、疼痛与肌肉痉挛,促进上肢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单纯浮针与单纯虚拟现实训练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
互动式浮针
虚拟现实技术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超
王维
廖辉雄
沈梅
机构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4期2653-2656,共4页
基金
深圳市龙华新区科技创新资金项目(No.20160831A1030196)。
文摘
目的观察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1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浮针组和虚拟现实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康复干预。虚拟现实组采用基于任务导向的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联合组采用互动式浮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4周后观察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手肿胀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FMA评分、VAS评分及患手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FMA评分、VAS评分以及患手体积均优于浮针组和虚拟现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MAS评分、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MAS评分优于浮针组与虚拟现实组,Bathel指数优于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浮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CRPS-Ⅰ病人上肢肿胀、疼痛与肌肉痉挛,促进上肢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单纯浮针与单纯虚拟现实训练更有优势。
关键词
脑卒中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
互动式浮针
虚拟现实技术
上肢功能障碍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动式浮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病人的影响
王超
王维
廖辉雄
沈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