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市场的互动格局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晓龙 李维维 +1 位作者 魏楠 王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国际旅游市场互动格局与结构特征是产业政策制定的依据,对旅游市场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及其周边共2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2-模网络和奇异值分解法对2017年国际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刻画。结果表明:... 国际旅游市场互动格局与结构特征是产业政策制定的依据,对旅游市场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及其周边共2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2-模网络和奇异值分解法对2017年国际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刻画。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市场互动格局中,中国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与域内国家之间的联系度高、通达性好,且被其他国家高度依赖,处于入境旅游关系网络的核心位置。但在出境旅游市场互动格局中,菲律宾、日本、新加坡等传统旅游大国与域内其他国家间的联系相对紧密,联系的通达性条件较好,在国际旅游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处于权力相对中心位置。进一步采用奇异值分解技术,根据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这些国家聚类为中心环状内聚型组团、(中)南亚联动内聚型组团和西(北)亚联动扩散型组团三大类别。研究认为,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在入境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网络关系结构中,尽管传统旅游大国发挥着关键作用,构成网络体系的核心,主导着域内国际旅游发展的方向,但大国的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地位并不总是匹配,作为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需进一步提升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格局 结构特征 国际旅游 2-模网络分析
下载PDF
试论海峡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原因
2
作者 祝志男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38,共5页
随着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的出现,两岸互动格局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走向执政与其大陆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初步建立... 随着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的出现,两岸互动格局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走向执政与其大陆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初步建立与两岸人民的深入交流,构成了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因;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的认同则是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海峡两岸 互动格局 和平发展
下载PDF
城乡互动格局下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旭峰 武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8,共3页
我国原有的单向城市化格局已演化为城乡互动格局,以城乡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重新配置和互动流通来激活乡村活力,形成新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法治主体缺位,自治限于形式;涉农立法滞后,专业人才匮... 我国原有的单向城市化格局已演化为城乡互动格局,以城乡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重新配置和互动流通来激活乡村活力,形成新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法治主体缺位,自治限于形式;涉农立法滞后,专业人才匮乏;法治环境恶劣,法律意识薄弱的三大困境。文章提出通过完善乡村振兴法律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约束公共权利;加强基层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以法治保障吸引人才回流;强化村规民约与基层党建,推进普法宣传,构建新型法治环境;结合城乡长效互动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的乡村法治建设长效保障机制作为构建城乡互动格局下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互动格局 乡村振兴 法治保障
下载PDF
差序互动格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中多元主体的角色扮演——以X市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江风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1-28,M0002,共19页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互动情境。研究发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在互动情境中已经有较为清晰的角色定位,形成了基于服务对象疏离程度的层级分布关系和差...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互动情境。研究发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在互动情境中已经有较为清晰的角色定位,形成了基于服务对象疏离程度的层级分布关系和差序互动格局。从层级外部互动关系来看,12类利益相关主体分布在对象层、服务层、支持层、管理层、配合层5大层级内进而形成了服务、支持、管理、配合的层级外部互动关系。从层级内部互动关系来看,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形成了合作、妥协、吸纳、管理、指导、各司其职等多种层级内部互动关系。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在差序互动格局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疏离型合作关系,这有可能违背政府购买服务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多元利益主体 差序互动格局 合作关系 松散疏离型
下载PDF
构建市与区县两级信息化工作互动格局 努力推动城市信息化不断深化发展——上海区县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刘健 裘薇 《上海信息化》 2002年第4期23-28,共6页
随着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区县信息化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2001年年底,上海结合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市普遍成立了区县信息化工作机构。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 随着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区县信息化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2001年年底,上海结合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市普遍成立了区县信息化工作机构。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分级管理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和良好的运作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区县的信息化建设,为上海信息化工作更深入地落到基层、更直接地服务市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格局 城市信息化 上海 运作机制 信息化工作体制 项目建设 管理机制 投融资机制 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资源
下载PDF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与互动格局——基于2-模网络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法建 陈冬冬 +2 位作者 朱建华 钱藏 李彬彬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40,共9页
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格局与特征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模网络分析建立了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隶属网络,采用中心度和奇异值分解法进行分析,从O-D互动视角审视各省(市、区)在全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结构... 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格局与特征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模网络分析建立了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隶属网络,采用中心度和奇异值分解法进行分析,从O-D互动视角审视各省(市、区)在全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分析省份—客源国、省(市、区)之间的互动格局。结果表明:1从各省(市、区)来看,入境游客规模优势并未带来相应的客源市场互动结构优势,通过与核心客源市场建立普遍的市场联系,使各省(市、区)的中心度得分较为一致;另一方面,韩、日、美等客源大国则成为隶属网络中的结构核心,成为连接不同省(市、区)的关键角色。2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互动结构中存在3个特定的市场组团,即亚欧+多区域均衡组团、俄罗斯+南北联动组团、欧美+口岸—内地中转组团,这成为遴选市场开拓对象和合作省份的重要依据。本文相关结论可为各省(市、区)优化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营销组合、组织旅游产品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客源国 市场结构 互动格局 2-模网络 省际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及周边国家出境旅游市场互动格局动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晓龙 陈泠静 +1 位作者 魏楠 张丽甜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研究国家间出境旅游市场作用关系是经略周边的重要手段,对国家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亚太地区的22个国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1995年、2005年、2017年数据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国在出境旅游市场互动... 研究国家间出境旅游市场作用关系是经略周边的重要手段,对国家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亚太地区的22个国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1995年、2005年、2017年数据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国在出境旅游市场互动中的特征变迁进行刻画。结果显示:23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整体互动水平不断提升。时间截面上,各国的国际地位两级分化;动态性角度,市场引领者经历由印度到中国,再到俄罗斯等四国的转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先上升后下降。研究认为,中国的地位上升是经济发展和出境政策宽松化的结果;而地位下降是出境客流集中、缺乏广泛交流所导致。因此,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客流分配,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旅游 互动格局 动态性变迁 2-模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双向互动格局下宁夏移民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生成路径转型研究
8
作者 聂君 束锡红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5,共11页
经过40年的发展,宁夏移民区已初步建立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这是构建型和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双向互动的结果。研究发现,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深融联动作用下,构建型与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在双向互动格局中发生了“主次易位”,实现... 经过40年的发展,宁夏移民区已初步建立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这是构建型和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双向互动的结果。研究发现,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深融联动作用下,构建型与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在双向互动格局中发生了“主次易位”,实现了由“构建为主、内生为辅”到“内生为主、构建为辅”的转型。民族互嵌在空间、经济、社会等显性领域实现了由被动依赖到主动联结、由官方推动到民间自发、由物质利益关联到心理情感相通的转变与提升,国家在场是推动这一转型的内在逻辑起点,形成了国家力量推动移民跨民族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生计资本积累和共同意识凝聚,帮助各族移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挖掘共同利益与共享价值,激活移民内生力量“向下要力”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立路向。扶贫工作队嵌入和国家文化行政力的介入提升了各族移民主动互嵌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民族互嵌的内生力量不断积累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和持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互动格局 宁夏移民区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生成路径 转型
原文传递
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毛蒋兴 闫小培 李响 《热带地理》 2005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1980~2000年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演化特征,发现两者互动关系格局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口高密度、土地利用高密度集中开发、高密度交通、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相结合的'三高一结合&#... 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1980~2000年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演化特征,发现两者互动关系格局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口高密度、土地利用高密度集中开发、高密度交通、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相结合的'三高一结合'格局向90年代的高人口密度、土地利用高密度集中开发、高密度交通、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相结合的又一'三高一结合'格局演化.文中分析了新形势下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特征的发展,探讨了两者格局存在的矛盾及其协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土地利用 互动关系格局 广州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会计师入行资格变迁研究——以监管思想和职业化思想的互动为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喻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3,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与会计师职业团体在会计师行业微观管理层面呈现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共生动态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在会计师入行资格演进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而指导两者参与互动实践的分别是监管思想和职业化思想。一方面政府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与会计师职业团体在会计师行业微观管理层面呈现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共生动态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在会计师入行资格演进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而指导两者参与互动实践的分别是监管思想和职业化思想。一方面政府在监管思想指导下积极参与行业管理并力图在制度发展中体现政府意志,另一方面会计师在职业化目标的指引下要求提高入行资格收紧职业圈以形成专业垄断,由此形成了行业微观管理层面政府与会计师的互动格局。但是这一互动格局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由盛及衰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伴随着互动关系的衰落会计师入行资格逐年降低,最终会计师丧失了形成专业垄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会计师入行资格 监管思想 职业化思想 互动格局
下载PDF
接地气、贴民心、有互动的“价值观”传播——《泉州晚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的探索
11
作者 彭耕耘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新闻媒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责无旁贷,应当在推进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上下功夫,使之成为人们自觉秉持和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绳。泉州晚报社通过报社内部几个媒体协作互动、报社与各级媒体的配合互动、报社与... 新闻媒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责无旁贷,应当在推进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上下功夫,使之成为人们自觉秉持和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绳。泉州晚报社通过报社内部几个媒体协作互动、报社与各级媒体的配合互动、报社与受众的活动互动等几个层面,致力构建立体式互动报道格局,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宣传实效上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 立体互动格局 泉州晚报社
原文传递
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学堂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1期7-33,M0003,共28页
中国西北地区在与中原地区和境外中亚地区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征的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源于东方黄河中上游的彩陶文化以及相关农业文化因素,与源于西方的青铜文化及相关农牧文化因素,相向传播,汇流于中国西北地区,构... 中国西北地区在与中原地区和境外中亚地区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征的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源于东方黄河中上游的彩陶文化以及相关农业文化因素,与源于西方的青铜文化及相关农牧文化因素,相向传播,汇流于中国西北地区,构成这一交互作用圈的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在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形成过程中,伴随着不同渊源的文化文明因素的相互碰撞与嫁接,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创造力。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漩涡地带的中心,而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引发了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深化,其在推进中原文明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海纳百川成为中华文明内在的一个重要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圈 天山彩陶系统 中国西北冶金区 文化互动与文化格局 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芃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共2页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隆重召开,这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界一次不寻常的盛会。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兴起的意义,不仅在于有了许多...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隆重召开,这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界一次不寻常的盛会。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兴起的意义,不仅在于有了许多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它从整体上改变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格局,它不再只是中国以外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它们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文学空间和流程,而是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一种汉语文学,并且与中国本土文学互动,共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汉语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