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叶维廉对比较文学研究宗旨的探究--兼谈关于“共同诗学”的论争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伟
《华文文学》
2021年第3期97-104,共8页
张汉良就"共同诗学"的概念向叶维廉发难,引起了叶维廉的反驳。问题究竟如何?在笔者看来,叶维廉提出这个概念,其实是对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信条的概括,他虽对其有质疑,但因未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得学界对他产生了误解。叶维廉提出...
张汉良就"共同诗学"的概念向叶维廉发难,引起了叶维廉的反驳。问题究竟如何?在笔者看来,叶维廉提出这个概念,其实是对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信条的概括,他虽对其有质疑,但因未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得学界对他产生了误解。叶维廉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和"互照、互识"的研究方法,本是为了修正学界因追求共同诗学而提出的"阐发法",结果却导向了以"互拓互补"、"争战共生"为宗旨的文学对话。叶维廉在诠释学的烛照下,廓清了"对话"的涵义,扬弃了"共同诗学"的理论追求,终于确立了以"互照、互识"的文学对话为方法论,以寻求异质文化间文学的"互拓互补"、"争战共生"为鹄的的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诗学
互照互识
文学对话
互
补
互
拓
争战共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郁结”下的“求索”——叶维廉“文化模子”理论
2
作者
陆志胜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针对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危机,叶维廉先生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否决和消解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中心主义,通过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来促进彼此间的"互照互识"...
针对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危机,叶维廉先生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否决和消解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中心主义,通过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来促进彼此间的"互照互识";揭示了现代性进程下,西方工业文化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意识弱化和文化独特性破坏的危害以及其中潜藏的某种权力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为我们反思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和重塑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结
文化模子
互照互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维廉对比较文学研究宗旨的探究--兼谈关于“共同诗学”的论争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伟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发展规划处
出处
《华文文学》
2021年第3期97-104,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叶维廉诗歌创作与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8YBB02。
文摘
张汉良就"共同诗学"的概念向叶维廉发难,引起了叶维廉的反驳。问题究竟如何?在笔者看来,叶维廉提出这个概念,其实是对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信条的概括,他虽对其有质疑,但因未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得学界对他产生了误解。叶维廉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和"互照、互识"的研究方法,本是为了修正学界因追求共同诗学而提出的"阐发法",结果却导向了以"互拓互补"、"争战共生"为宗旨的文学对话。叶维廉在诠释学的烛照下,廓清了"对话"的涵义,扬弃了"共同诗学"的理论追求,终于确立了以"互照、互识"的文学对话为方法论,以寻求异质文化间文学的"互拓互补"、"争战共生"为鹄的的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体系。
关键词
共同诗学
互照互识
文学对话
互
补
互
拓
争战共生
Keywords
Common poetics
mutual contemplation and mutual discernment
a literary dialogue
mutual exploration and complementariness
a fight for common existence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郁结”下的“求索”——叶维廉“文化模子”理论
2
作者
陆志胜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文摘
针对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危机,叶维廉先生提出的"文化模子"理论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否决和消解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中心主义,通过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来促进彼此间的"互照互识";揭示了现代性进程下,西方工业文化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意识弱化和文化独特性破坏的危害以及其中潜藏的某种权力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为我们反思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和重塑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郁结
文化模子
互照互识
Keywords
depression
cultural mould
inter-cogmition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叶维廉对比较文学研究宗旨的探究--兼谈关于“共同诗学”的论争
于伟
《华文文学》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郁结”下的“求索”——叶维廉“文化模子”理论
陆志胜
《武夷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