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翠玲 侯宝龙 +3 位作者 刘书林 韩彬 王明 陈栓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49,288,共6页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物料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聚乙烯醇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为70%,丙烯酸与醋酸乙烯酯质量比为3∶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35%,反应温度为70℃,PVA质量分数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树脂对蒸馏水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889 g/g和124 g/g,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互穿网络 聚乙烯醇 丙烯酸 醋酸乙烯酯 反相悬浮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酸/PVA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永超 郑玉刚 赵彦生 《山西化工》 2011年第3期4-6,31,共4页
以淀粉、丙烯酸(A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丙烯酸/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淀粉、PVA、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及丙烯酸中和度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产... 以淀粉、丙烯酸(A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丙烯酸/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淀粉、PVA、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及丙烯酸中和度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能力最高可达776 g/g和123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酸 聚乙烯醇 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 合成
下载PDF
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俊 周海骏 郭伟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6,共3页
以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VA-P(AM-co-AA))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MBA浓度、AA含量、PVA交联时间、... 以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VA-P(AM-co-AA))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MBA浓度、AA含量、PVA交联时间、溶液的离子强度对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互穿网络 吸水倍率 性能 合成
下载PDF
分步法合成SA-IP-P(AA/AM)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根 章于川 方胜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8,共9页
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SA为互穿物,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分步法制备SA-IP-P(AA/AM)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其适宜反应条件为:w(丙... 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SA为互穿物,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分步法制备SA-IP-P(AA/AM)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其适宜反应条件为:w(丙烯酰胺/丙烯酸)=0.4;丙烯酸中和度85%;引发剂用量0.32%;交联剂用量0.035%;SA用量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A-IP-P(AA/AM)树脂吸去离子倍率和吸0.9%NaCl盐水倍率分别可达到1 480 g.g-1和120 g.g-1.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研究了产物中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结果显示在保持已有树脂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耐盐性和对环境中水分的应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法 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 吸水性树脂 保水率
下载PDF
互穿网络结构高吸水性树脂SA-IP-SPS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伟建 郭建维 +2 位作者 阎文峰 崔亦华 崔英德 《广州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氯磺酸磺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硫酸钠 (SPS) ,以工业级丙烯酸和SPS为原料 ,采用静态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吸水、吸盐水性能及较高凝胶强度的聚丙烯酸 (盐 )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 (SA -IP -SPS)。合成SA -IP -SP... 采用氯磺酸磺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硫酸钠 (SPS) ,以工业级丙烯酸和SPS为原料 ,采用静态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吸水、吸盐水性能及较高凝胶强度的聚丙烯酸 (盐 )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 (SA -IP -SPS)。合成SA -IP -SPS的最佳条件为 :水浴温度 :70℃ ;交联剂用量 :1‰ ;引发剂用量 :3‰ ;初始单体浓度 :2 5 % ,中和度 :5 0 %。在优化的聚合条件下 ,产物的吸水率可达到 10 0 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结构 吸水性树脂 SA-IP-SPS 合成研究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彦生 李倩 龚吉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36-38,共3页
以交联聚天冬氨酸(PAsp)、丙烯酸(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分步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PAAc)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IPNAP),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Ac与PAsp质量比、引发剂用量(... 以交联聚天冬氨酸(PAsp)、丙烯酸(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分步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PAAc)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IPNAP),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Ac与PAsp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交联剂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AAc中和度对IPNAP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c与PAsp质量比为1.0∶1、引发剂用量为0.50%、交联剂用量为0.40%、AAc中和度为75%时,IPNAP的吸液性能最好,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达到826g·g-1和120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 互穿网络 吸水性树脂 制备
下载PDF
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胡灯 李琼 +3 位作者 赵彦生 贾智信 师海岗 陈小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5,共6页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法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吸...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法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KPAsp/P(AAc-AM)IPNAP)。探讨了组成对吸液性能的影响,当KPSI和AAc-AM质量比为1∶2,AM和AAc-AM质量比为1∶5时,IPNAP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溶胀倍率分别为713.5 g/g和145.4g/g。研究了吸水性树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IPNAP对p H、温度、盐都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对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失重分析表征,表明制得的IPNAP是由KPAsp和P(AAc-AM)相互贯穿而成,第二网络的引入明显改善了树脂的孔道结构,且IPNAP比KPAsp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 互穿网络 吸水性树脂 敏感性
下载PDF
静态溶液聚合法合成SA-IP-SPS型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7
8
作者 崔英德 郭建维 +2 位作者 刘卅 易国斌 阎文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5-669,共5页
采用氯磺酸磺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硫酸钠 (SPS) ,以工业级丙烯酸和SPS为原料采用静态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吸水、吸盐水性能及较高热稳定性的聚丙烯酸 (盐 )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SA IP SPS) ,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采用氯磺酸磺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硫酸钠 (SPS) ,以工业级丙烯酸和SPS为原料采用静态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吸水、吸盐水性能及较高热稳定性的聚丙烯酸 (盐 )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SA IP SPS) ,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硫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了SA IP SPS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 .对SPS含量、PVA分子量的考察结果表明 :PVA相对分子质量在 90 0 0 0~ 12 40 0 0 ,SPS含量在 3 %左右时得到的SA IP SPS高吸水性树脂吸附性能最高 (吸水 90 0 g·g-1,吸 0 9%食盐水 97g·g-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互穿网络 合成 静态溶液聚合
下载PDF
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5
9
作者 邓新华 孙元 +1 位作者 王胜利 陈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高分子设计方法 ,通过水溶液共聚合研制复合型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 ,对影响树脂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 2 5mL ,PVA 2 .5g ,淀粉 6 .5g ,引发剂 0 .4 0 .6g ,中和度 75 % 85 % ,交联温度 ... 采用高分子设计方法 ,通过水溶液共聚合研制复合型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 ,对影响树脂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 2 5mL ,PVA 2 .5g ,淀粉 6 .5g ,引发剂 0 .4 0 .6g ,中和度 75 % 85 % ,交联温度 90 110℃。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 15 5 5倍 ,吸 0 .9%NaCl溶液的倍率可达 10 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互穿网络 吸水性树脂 设计 制备 吸水倍率 吸盐水倍率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被引量:105
10
作者 刘廷栋 刘京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高吸水性树脂是三度空间网络聚合物,是高分子电介质。在高分子网络链上嵌有可电离的离子对,遇水形成离子网络。该树脂能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几千倍的水,且保水性好,即使在压力下,水也不从中溢出。其吸水机理可用Flory-Hu... 高吸水性树脂是三度空间网络聚合物,是高分子电介质。在高分子网络链上嵌有可电离的离子对,遇水形成离子网络。该树脂能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几千倍的水,且保水性好,即使在压力下,水也不从中溢出。其吸水机理可用Flory-Huggins热力学公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吸水机理 离子网络
下载PDF
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I P N的合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姣 汪晓军 +2 位作者 万小芳 周相武 王炜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的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IPN)。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对IPN吸水率的影响。PVA的加入能有效提高IPN的吸水能力。在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下,IPN吸蒸馏...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的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IPN)。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对IPN吸水率的影响。PVA的加入能有效提高IPN的吸水能力。在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下,IPN吸蒸馏水量达1481倍,吸0.9%NaCl溶液为1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聚乙烯醇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互穿网络
下载PDF
PAA/PVA SIPN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亦华 郭建维 崔英德 《广州化学》 CAS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乙烯醇(PAA-PVA)半互传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其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为:丙烯酸(AA)与PVA质量比为10∶0.5,AA中和度为80%,加入AA单体质量0.14%的引发剂和0.025%的交联剂,产物吸水率为530g/g,吸盐水率达63g/g... 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聚丙烯酸-聚乙烯醇(PAA-PVA)半互传网络型高吸水性树脂,其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为:丙烯酸(AA)与PVA质量比为10∶0.5,AA中和度为80%,加入AA单体质量0.14%的引发剂和0.025%的交联剂,产物吸水率为530g/g,吸盐水率达63g/g。并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聚乙烯醇 半互传网络 吸水性树脂
下载PDF
日用型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友良 余燕 《天津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从树脂亲水基团的多样化、交联剂分子量的调整、树脂“核-壳”结构的设计、树脂与无机物的复合、互穿网络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应用于婴儿纸尿裤、妇女卫生巾等日用卫生制品领域的日用型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交联剂分子量 “核-壳”结构 复合 互穿网络
下载PDF
耐盐型聚天冬氨酸/壳聚糖互穿网络吸水树脂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静琼 李银辉 +3 位作者 胡灯 陈晓玲 刘永梅 赵彦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和壳聚糖(CTS)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KPASP)/壳聚糖(CTS)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吸水性树脂(KPASP/CTS IPN)。探讨了KPASP与CTS的配合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交联温度... 以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聚琥珀酰亚胺(KPSI)和壳聚糖(CTS)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合成了改性聚天冬氨酸(KPASP)/壳聚糖(CTS)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吸水性树脂(KPASP/CTS IPN)。探讨了KPASP与CTS的配合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交联温度对KPASP/CTS IPN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吸水性树脂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TS在互穿网络中所占比例、交联剂用量和交联温度对KPASP/CTS IPN的吸液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CTS与聚天冬氨酸(PASP)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能够显著提高PASP的吸水性能及耐盐性。当KPASP与CTS的质量比为1∶1、交联剂甲醛为CTS的3.5%(wt,质量分数)以及交联温度为40℃时所制得的KPASP/CTS IPN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325和153g/g,吸液倍率比KPASP分别提高了80.6%和132%。扫描电镜研究的结果表明KPASP/CTS IPN表面的孔状结构密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壳聚糖 互穿网络 吸水性树脂 耐盐性
下载PDF
CMC-g-P(AM-co-NaAMC14S)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海燕 薛松松 +3 位作者 张洪杰 兰贵红 曾文强 张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09-1614,1620,共7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l4S)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CMC-g-P(AM-co-NaAMC14S),重点考...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l4S)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CMC-g-P(AM-co-NaAMC14S),重点考察了CMC和NaAMC14S的质量分数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SEM对树脂的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CMC和NaAMCl4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0.93%时,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和良好的保水性能,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对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质量分数0.9%的NaCl水溶液)的吸液倍率分别达到1425.6和78.6g/g;在30、60和100℃条件下,静置2h,保水率分别为89.6%、68.6%和50.3%;在1000和12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45min,保水率分别为99.94%和73.70%。FTIR分析表明:AM和NaAMCl4S成功接枝在CMC上;SEM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具有较好的空间网络结构(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水溶液聚合法 吸水性树脂 水性 空间网络结构 吸液性能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下载PDF
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小磊 沈慧芳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3,共5页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前期聚合法和后期表面交联法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研究进展。前期聚合法涉及设计结构法、交联剂法和共混复合法;后期表面交联法涉及的交联剂主要有多元醇、多价金属盐、环...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前期聚合法和后期表面交联法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研究进展。前期聚合法涉及设计结构法、交联剂法和共混复合法;后期表面交联法涉及的交联剂主要有多元醇、多价金属盐、环氧化合物以及混合交联剂。最后指出了目前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加压吸收量 互穿网络结构 交联剂 共混 表面交联
原文传递
高固体分抗冲击耐蚀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耀臣 陈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以低分子量环氧树脂、芳族胺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与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配用,合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涂料,提高了涂层的柔韧性、附着力和抗冲击性,同时保持了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讨论了HDDA用量对涂... 以低分子量环氧树脂、芳族胺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与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配用,合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涂料,提高了涂层的柔韧性、附着力和抗冲击性,同时保持了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讨论了HDDA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DDA的用量为25%时,与E-51环氧树脂/DDM配制的IPN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防腐涂料 固体分 抗冲击耐蚀涂料
下载PDF
SAP内养护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BP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荣桂 陈浩 +3 位作者 崔钊玮 陈业强 张邵峰 闫乾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SAP)对不同石粉掺量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机制砂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SAP和石粉,对其开展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试验,并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抗压强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 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SAP)对不同石粉掺量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机制砂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SAP和石粉,对其开展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试验,并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抗压强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随SAP掺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SAP掺量为0.08%时,抗压强度最高;不同石粉掺量下,掺入掺量为0.08%的SAP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别是与掺量为9%石粉复掺时,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好;不同石粉掺量下,混凝土抗折强度均随SAP掺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当SAP掺量为0.16%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因而复掺时的最佳掺量组合为0.16%SAP与6%石粉;通过对48组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预测,发现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吸水性树脂 石粉 力学性能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高吸盐水率和加压吸收率的有机-无机复合SAP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培涛 费俊豪 +7 位作者 王成 唐伟 陈锴 阮玉林 朱雅亮 马猛 陈思 王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在不改变现有带式高吸水性树脂(SAP)聚合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半互穿网络型SAP,并使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和高级拓展流变仪等仪器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 以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在不改变现有带式高吸水性树脂(SAP)聚合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半互穿网络型SAP,并使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和高级拓展流变仪等仪器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时,半互穿网络型SAP的加压吸收率相比于原SAP增加25%,吸生理盐水(0.9%)率达到49.3 g/g。在此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提高SAP的加压吸收率和凝胶强度,制备了有机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高级拓展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当有机膨润土质量分数为1%时,所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SAP的凝胶强度相比于原配方提升一倍,加压吸收率增加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聚乙烯醇磺酸钠 有机膨润土 互穿网络 吸盐水率 凝胶强度
下载PDF
聚酯树脂及其涂料
20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7年第11期34-34,共1页
环境友好高性能耐候聚酯型烘烤固化涂料体系;聚酯多元醇-丙烯酸互穿网络树脂和高装饰性防护涂料;酸官能含磷聚酯粉末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制备的粉末涂层;
关键词 聚酯树脂 涂料体系 粉末组合物 聚酯多元醇 环境友好 防护涂料 装饰性 互穿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