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下“互联网+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
1
作者 凌唯钊 陆倩倩 《改革与开放》 2023年第20期24-30,共7页
OBE理念与“互联网+思政课”具有耦合性。遵循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3个原则,能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政课”的发展。当前,OBE理念下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面临课堂供给和学生需求矛盾的教学目标困境、以学生为... OBE理念与“互联网+思政课”具有耦合性。遵循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3个原则,能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政课”的发展。当前,OBE理念下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面临课堂供给和学生需求矛盾的教学目标困境、以学生为中心和网课互动困难矛盾的中心地位困境、成果导向与学习过程监控困难矛盾的持续改进困境、评价体系单一与持续性评价要求矛盾的追踪评价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教师在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生主体课堂、以过程指标细化为指向的过程监控体系、以多元评价为依托的持续追踪测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互联网+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互联网+思政微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燕青 汪丽 吕会格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教育"的优势,培养打造一支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结合当今形势,主动发声、善于发声的"互联网+思政微课"教师队伍。此外,将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教育"的优势,培养打造一支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结合当今形势,主动发声、善于发声的"互联网+思政微课"教师队伍。此外,将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战"疫"彰显的中国精神始终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丰富完善"微思政"教学资源,搭建一个充满情感符合青年学子语态的思想交流的微课平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莉 《科技资讯》 2020年第16期42-42,44,共2页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改革既包括技术层面的改革也包括理念层面的改革。特别是利用互联网进行...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改革既包括技术层面的改革也包括理念层面的改革。特别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打破传统思政课授课思路、方式方法,不但可以应对新时代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一些挑战,也可以让思政课更具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互联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雪梅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破解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瓶颈,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和青年学生行为养成的心理机制,对标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破解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瓶颈,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和青年学生行为养成的心理机制,对标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范式,打造社会实践“铸魂金课”。在实践路径上,“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创新课程内容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线上实践共享平台,建构以铸魂为根本、以社会为舞台、以学生为中心、以智媒为介质的整合型、立体化、系统性、开放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在保障机制上,创新“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规范实践运行体系、细化实践测评体系和完善实践支撑体系,促进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实现全员参与、全域协同、全程督导、全面赋能。在改革成效上,“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体现了正本清源的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的实践导向、提质培优的效果导向、固本培元的目标导向,突出了思政课的实践向度,优化了课程内涵,生成了教学成果,提升了社会效益,实现了思想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联通联动,引导大学生走进中国之路、了解中国之治、领悟中国之理,助力大学生把学习奋斗的具体实践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行走的 理论探微 实践路径 保障机制 改革成效
下载PDF
“互联网+思政课”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莹莹 《科教导刊》 2019年第27期92-93,共2页
"互联网+思政课"已经成为当下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在实践中,我们借助"互联网+思政课"的方式,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主客体关系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而增强了思政课的时代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互联网+" 堂教学模式 改革 创新
下载PDF
OBE理念与高校“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融合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冷翠玲 任梓妃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40-143,148,共5页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为实现新时代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十分必要。OBE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具有高度的契...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为实现新时代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十分必要。OBE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OBE理念开展“互联网+思政课”融合的教学模式,从更新课程目标、转移教学导向、增加考评体系入手,可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继续完善思政课的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互联网+ 高校
下载PDF
“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社会网络环境保障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党红艳 《科技视界》 2020年第21期69-71,共3页
"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技术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思政课课堂转变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辐射面更宽广的思政大课堂、大环境之中。为"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新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 "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技术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思政课课堂转变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辐射面更宽广的思政大课堂、大环境之中。为"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新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大环境,是"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优化社会网络环境、校园网络环境和创建家校合作育人的网络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模式 社会网络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后东 刘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10期23-27,34,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客观上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时代之势、发时代之声、起时代之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且凸显了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特殊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文章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客观上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时代之势、发时代之声、起时代之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且凸显了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特殊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文章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战“疫”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治理论 中国战“疫” 互联网+ 习近平
下载PDF
“大智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9
作者 高培月 岳瑾明 《理论观察》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依然存在"形式"改革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着手,探索思...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依然存在"形式"改革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着手,探索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智慧",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并受益终身的好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论 大智慧 程建设 互联网+
下载PDF
高校“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秀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正在发生的从"思政课教学+互联网"向"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转变,根源于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思政课教学,并作为底层思维促进着"互联网+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正在发生的从"思政课教学+互联网"向"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转变,根源于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思政课教学,并作为底层思维促进着"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实现。教学APP、Mooc使思政课教师从标准化知识的重复讲述中解放出来,3D、VR和AR技术带来还原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课堂效果,但也同时带给思政课教师"被替代"焦虑。新媒体技术使思政课教学具有了无限可能,但也造成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失衡。"AI+思政课教学"正在兴起,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师在未来会面临智慧课堂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新的适应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互联网+教学
原文传递
传统优势与智能课堂有机融合下高校思政课程“抬头率”的探索实践
11
作者 倪春梅 张宁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建设关键在培养和培养过程的优化,其中思政课堂抬头率就是培养思想过硬人才的基本保障。论文针对应届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提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建设关键在培养和培养过程的优化,其中思政课堂抬头率就是培养思想过硬人才的基本保障。论文针对应届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提炼了影响本科生思政课堂抬头率的相关因素。提出应立足于"大思政"建设,促进传统优势与智能课堂有机融合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以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堂抬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头率 互联网融合 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