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艺术学子的通识素养——“艺术学原理”课教学札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川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0,共7页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平台越是具备超乎寻常的信息服务能力,学生就越需要涵养和增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辨识或挑选能力。同时,学生个体越是擅长于借助互联网获取知识而不善于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高校对学生的共同生存本领及其习惯的培...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平台越是具备超乎寻常的信息服务能力,学生就越需要涵养和增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辨识或挑选能力。同时,学生个体越是擅长于借助互联网获取知识而不善于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高校对学生的共同生存本领及其习惯的培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大学教师正可以在这些方面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艺术学子的通识素养中有四种素养需要重点涵养,这就是探索精神、反思性思维、个人知识和共同学习态度。其中是第四种素养尤其重要,因为学会共同生存恰恰是当前互联网时代艺术学子乃至所有青年人都容易缺乏因而需要重点涵养的基本生存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艺术学子 通识素养 探索精神 反思性思维 共同生存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传播偏向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一川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5-14,共10页
互联网时代艺术在传播偏向中出现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三层面,呈现出近网热而远网冷的特点。看起来中国艺术界似已出现网民观众拉动艺术主潮的新格局,但他们其实难以形成相对清晰而又统一的思想指向,从而不足以成为互联... 互联网时代艺术在传播偏向中出现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三层面,呈现出近网热而远网冷的特点。看起来中国艺术界似已出现网民观众拉动艺术主潮的新格局,但他们其实难以形成相对清晰而又统一的思想指向,从而不足以成为互联网时代艺术传播的真正主导元素。与机械印刷媒介时代艺术的识字者和电子媒介时代艺术的识图者两种主体身份都为真实的社会身份相比,互联网时代艺术中的网民因隐匿真实身份而改以虚拟身份或以面具笼罩身份,难免不出现身份分离并承受他者导向的困扰。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分别从互联网中获取本体性创生、借力性补强和致命性挤压。生活在变,艺术也在变,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和艺术都不可能有不变的永恒物。未来疏网型艺术会分离出两种美学力量:继续自身的精英艺术前沿探索或冒风险打入网络型艺术或倚网型艺术内部;网络型艺术与倚网型艺术会通过强势扩张而压制疏网型艺术的强势或弱势反弹,同时还会衍生出自反性力量,导致出现某种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艺术 艺术传播偏向 网络型艺术 倚网型艺术 疏网型艺术 他者导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