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代两宋“世态相”罗汉图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5,共4页
唐、五代之后,分别由张玄和贯休二人建立"世态相"罗汉画与"野逸体"罗汉画风格特色,为宋人所承袭,最终形成了两大罗汉画风格。五代两宋时期"世态相"罗汉图画风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 唐、五代之后,分别由张玄和贯休二人建立"世态相"罗汉画与"野逸体"罗汉画风格特色,为宋人所承袭,最终形成了两大罗汉画风格。五代两宋时期"世态相"罗汉图画风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罗汉信仰"和禅宗思想在五代两宋时期罗汉图创作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从相关文献出发,考察"世态相"罗汉图的发展和流变,试图剖析和揭示其所呈示的因果关系,这对于我们认识五代两宋时期罗汉图像世俗化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罗汉图 世态相 禅宗
下载PDF
山水画在五代两宋勃兴探因
2
作者 陈功 李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任何艺术的成熟、繁荣决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而是那个时代甚至相承续的几个时代的各种因素共同整合的结果。山水画萌生于魏晋南北朝而空前繁盛于五代两宋,其原因主要是大唐文化的影响、五代两宋的疲软分裂的时局、文人画士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 山水画 五代两宋 勃兴 大唐文化 文人画士
下载PDF
装饰趣味与民俗气息——浅议五代两宋壁画艺术特色
3
作者 高鸣 朱亮亮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23期16-17,共2页
五代两宋时期的壁画艺术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有其鲜明的特色。文章分别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进行分析,指出五代两宋时期的壁画并未逃脱唐代壁画的风貌,并已显式微的态势,但仍富有装饰趣味和民俗气息,具有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 五代两宋 壁画 装饰趣味 民俗气息
下载PDF
五代两宋五臣注《文选》的刊刻与校雠
4
作者 刘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76-79,共4页
五代两宋时期刊刻的五臣注《文选》主要有毋昭裔刊本、平昌孟氏本、杭州钟家本、陈八郎本等,根据史料和少数现存版本可以大致考察其刊刻校雠情况。由于五臣注本传世稀少,这些版本之间是否有承传关系不易得知,但刊刻时都经过了不同的校雠... 五代两宋时期刊刻的五臣注《文选》主要有毋昭裔刊本、平昌孟氏本、杭州钟家本、陈八郎本等,根据史料和少数现存版本可以大致考察其刊刻校雠情况。由于五臣注本传世稀少,这些版本之间是否有承传关系不易得知,但刊刻时都经过了不同的校雠,尤其是现存的陈八郎本,其校雠有明显融合李善注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五臣注 刊刻 校雠 五代两宋
下载PDF
五代两宋绘画中的写意因素分析
5
作者 常欣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五代两宋时期理学思想盛行,新儒学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讲究格物致知,崇尚自然,注重社会伦理观念。这一时期绘画中的写意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写意在义理中的体现;二、"小中见大"的写意因素;三、"写形"... 五代两宋时期理学思想盛行,新儒学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讲究格物致知,崇尚自然,注重社会伦理观念。这一时期绘画中的写意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写意在义理中的体现;二、"小中见大"的写意因素;三、"写形"中的写意;四、写意与"写生"的关系;五、梅兰竹菊的隐喻写意;六、画品与人品的突出关联表现。中国绘画的写意观在这个时期形成鲜明的分化,成为写意精神大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中国画 写意
下载PDF
毛笔演变与五代两宋工笔画发展关系探究
6
作者 戴文俊 《美术向导》 2012年第4期73-74,共2页
五代两宋时期是我国制笔技术和工笔画同时兴盛的时期。制笔业的繁荣和文人雅兴不衰使五代两宋工笔画较之唐代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用笔更加细腻,着色也更加成熟丰富。这种作品风格技术上的变化,也促使人们对于毛笔及相关工具的功能需求... 五代两宋时期是我国制笔技术和工笔画同时兴盛的时期。制笔业的繁荣和文人雅兴不衰使五代两宋工笔画较之唐代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用笔更加细腻,着色也更加成熟丰富。这种作品风格技术上的变化,也促使人们对于毛笔及相关工具的功能需求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笔演变 五代两宋 工笔画 发展关系
原文传递
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风格及其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群 宋力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2,共2页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开始走向成熟,并且成就了第一座高峰。展现大山大川的"全景山水"和抒写诗情画意的"边角山水"是这段历史时期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基本构图模式,这两种模式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开始走向成熟,并且成就了第一座高峰。展现大山大川的"全景山水"和抒写诗情画意的"边角山水"是这段历史时期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基本构图模式,这两种模式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画院制度和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等诸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山水画 构图风格
原文传递
论五代两宋潇湘山水画的游观之境
8
作者 吕道建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4,共2页
五代两宋潇湘山水画作品的兴起和高峰恰处于中国山水画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段.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游以观之的美学角度出发,研究五代两宋最具代表性的潇湘山水画“观景”“观心”“观幻化之境”的递进式表达,解读其中美学境界.
关键词 五代两宋 潇湘山水画 游观
原文传递
五代、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审美特征嬗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9期181-182,共2页
中国山水画在历经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构图审美绘画特点以后,逐渐发展到五代至两宋的、从成熟到辉煌的绘画历史时期。本文以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特征展开分析,梳理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山水画从"... 中国山水画在历经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构图审美绘画特点以后,逐渐发展到五代至两宋的、从成熟到辉煌的绘画历史时期。本文以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特征展开分析,梳理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山水画从"全景式构图"到"边角特写式构图"的演变、特点,以及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审美与艺术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山水画构图 审美特征 风格嬗变
下载PDF
五代及两宋长江上下游地区绘画创作的地域研究
10
作者 周炫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9-101,105,共4页
在中国传统美术史的研究中,对绘画风格地域差异的认识一般倾向于南北地域差异,主要以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为代表。而同纬度地区的东西地域差异却容易被忽略,同样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上下游地区,其画家的地域分布,作品所... 在中国传统美术史的研究中,对绘画风格地域差异的认识一般倾向于南北地域差异,主要以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为代表。而同纬度地区的东西地域差异却容易被忽略,同样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上下游地区,其画家的地域分布,作品所表现的场景分布以及其作画风格所呈现的地域差异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和内在规律。文章以五代及两宋分布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区与下游的江浙区区的画家以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来探索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因素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长江上下游 绘画创作 地域性
下载PDF
唐宋明清时期傥骆道的交通及作用
11
作者 李久昌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5-71,共7页
在穿越秦岭的蜀道北段四道之中,傥骆道最为近捷,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多次整修道路,并在沿途置关、设驿,唐中后期,傥骆道尤为鼎盛,是官员商旅南入巴蜀的首要线路。五代两宋时期,傥骆道仍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也日趋显... 在穿越秦岭的蜀道北段四道之中,傥骆道最为近捷,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多次整修道路,并在沿途置关、设驿,唐中后期,傥骆道尤为鼎盛,是官员商旅南入巴蜀的首要线路。五代两宋时期,傥骆道仍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也日趋显现。元明清时期,傥骆道成为民间商道和山区经济开发之路,在促进陕南秦巴山区经济开发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元明清 傥骆道 作用
下载PDF
宋画语境下风俗图像的当代性借鉴与探索
12
作者 张廷波 《书画世界》 2021年第6期42-47,共6页
在中国美术史学演进与绘画形态发展历程中,五代两宋绘画成为中国绘画史学研究重中之重。贡布里希认为,在世界美术领域内,宋代绘画、古希腊雕塑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艺术是写实绘画的三个顶峰。而从中国绘画表现的本体语言层面考察,宋代... 在中国美术史学演进与绘画形态发展历程中,五代两宋绘画成为中国绘画史学研究重中之重。贡布里希认为,在世界美术领域内,宋代绘画、古希腊雕塑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艺术是写实绘画的三个顶峰。而从中国绘画表现的本体语言层面考察,宋代绘画留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成为中国绘画在形态演进历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遗产。一代代书画艺术家沉浸于宋代文化,游弋于宋代艺术的海洋,醉心于宋代写实绘画的美学,最终成就了中国绘画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艺术家 代绘画 贡布里希 五代两宋 油画艺术 写实绘画 文脉传承
下载PDF
川渝摩崖石刻 在巴山蜀水悬崖上一路绽放
13
作者 陈科龙 《今日重庆》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中晚唐时期,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次凋零之际,方兴未艾的川渝摩崖石刻为我们留存了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川渝摩崖石刻大都是在嘉陵江、岷江流域两岸及旧官道的崖壁上,比较著名和保存较好的有: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夹江千佛岩摩崖造... 中晚唐时期,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次凋零之际,方兴未艾的川渝摩崖石刻为我们留存了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川渝摩崖石刻大都是在嘉陵江、岷江流域两岸及旧官道的崖壁上,比较著名和保存较好的有: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绵阳西山观摩崖造像、大足和安岳的五代两宋时期摩崖造像、乐山龙泓寺摩崖造像及乐山大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造像 摩崖石刻 石窟造像 乐山大佛 岷江流域 五代两宋 中晚唐时期 夹江千佛岩
下载PDF
论罗汉图像的“世态相”和“野逸相”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3-60,共8页
五代两宋时期出现的"世态相"和"野逸相"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罗汉图像,折射出这一时期特殊的国家宗教观念和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罗汉图像与宗教世俗化以及罗汉信仰的关系。
关键词 五代两宋 罗汉图像 世俗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从《寒食帖》题跋印章考察其庋藏递传历史(上)
15
作者 唐林 《文史杂志》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黄州寒食诗帖》(以下简称《寒食帖》)[2]。作者为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轼(生平事迹参见《四川美术史》中册五代两宋卷之“苏轼”条)。帖为行书,纵34.5厘米,横199.5厘米,25行,共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寒食帖 四川眉山 生平事迹 五代两宋
下载PDF
序(伍立军作品)
16
作者 汉风 《记者观察(中)》 2019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青年画家伍立军先生是我20多年的挚友和忘年交.他为人善良、厚道、平实.作为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的秘书长,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我感动,所以我一直很喜欢他.作为河北电视台的节目制片人,多年来他一直处于繁忙的... 青年画家伍立军先生是我20多年的挚友和忘年交.他为人善良、厚道、平实.作为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的秘书长,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我感动,所以我一直很喜欢他.作为河北电视台的节目制片人,多年来他一直处于繁忙的编导工作中,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钟爱的国画艺术.多年的修炼,使他的写意花鸟画终于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结出了独特的果实.伍立军的写意花鸟画有一种清新之气,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独特解读,又有对创新的多种尝试.他对传统的继承没有陷入复古的泥潭;他对创新的探索没有流于表象的疏狂.从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五代两宋的宏阔与严谨,也能感受到明清写意笔墨的浑厚与豪情,还能感受到现当代花鸟画在构图和意境拓展方面对他的深刻影响.他一直在一种中和平静的心境中对写意花鸟画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这种探索滋养着他的心性,同时也滋养着他的审美意识和笔墨语言,更滋养着他对艺术境界的营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花鸟画 国画研究会 青年画家 国画艺术 笔墨语言 五代两宋 河北电视台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读书敏求记》及其著者钱曾
17
作者 叶树声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4年第3期78-79,共2页
清学者叶昌炽在其著《藏书纪事诗》里有诗云:“张灯高宴白门秋,费尽黄金与翠裘”,①是专咏清著名文学家和目录学家朱彝尊的。其典故是清初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和版本学家,说钱曾一生收藏珍传善本尤多,据其精华,写成《读书敏求记》。
关键词 钱曾 敏求 目录学家 版本学 叶昌炽 高宴 述古堂书目 也是园书目 五代两宋监本考 贻误后学
下载PDF
海上风扬——范扬书画系列展览在上海举办
18
作者 望山 《中国书画》 2021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由言午画廊主办的"海上风扬—范扬禅意书画展"于9月18日至10月18日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展出。展览主要展出了范扬佛教题材作品中的禅意书画作品一百余件。随后,"海上风扬—范扬画展"于9月30日至10月24日在宝龙美术... 由言午画廊主办的"海上风扬—范扬禅意书画展"于9月18日至10月18日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展出。展览主要展出了范扬佛教题材作品中的禅意书画作品一百余件。随后,"海上风扬—范扬画展"于9月30日至10月24日在宝龙美术馆开展,展出范扬"世事绘"系列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国画作品一百余件。此次禅意书画作品多以古来禅诗偈语为题而作,以山水、人物和花鸟运用写意手法绘制,题上别具一格的范体书法,诗书画相辉映。禅意绘画作品在五代两宋开始盛行,并出现狂禅之风,对自然中山水、人物、花草的状物写照体现出"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禅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范扬 五代两宋 绘画作品 写意手法 象外之象 狂禅 禅意书画
下载PDF
风雅自寻常
19
作者 张康生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4年第5期48-49,共2页
中国画源于象形符号,与文字一样,初始皆为“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后来方有随形赋色。所谓“画分三科”,即人物、山水与花鸟,此三者形象而艺术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融互通的关系,都与传统书法密不可分,是传统绘... 中国画源于象形符号,与文字一样,初始皆为“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后来方有随形赋色。所谓“画分三科”,即人物、山水与花鸟,此三者形象而艺术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融互通的关系,都与传统书法密不可分,是传统绘画在内容和艺术思想上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知与感悟。这是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物形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五代两宋,宗教人物画渐趋衰退,展现自然生活的山水、花鸟跃居主流,成为应运而生的文人画的表现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两宋 传统书法 象形符号 艺术升华 传统绘画 表现题材 人物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文传递
自然有“情”——浅析李采白工笔花鸟画
20
作者 沈健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楚人创造出了构图奇特、造型夸张、设色重彩的帛画,五代两宋时期“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将工笔花鸟画艺术推向巅峰,虽然从明末开始工笔花鸟画进入衰微状态,但随...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楚人创造出了构图奇特、造型夸张、设色重彩的帛画,五代两宋时期“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将工笔花鸟画艺术推向巅峰,虽然从明末开始工笔花鸟画进入衰微状态,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让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再度崛起,殊勋茂绩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工笔画艺术家们的努力经营和辛劳付出。画家李采白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中国工笔画 中国绘画史 五代两宋 黄家富贵 战国时期 重彩 社会面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