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若甲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七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2
作者 张若甲 《时代经贸》 2010年第10期25-26,共2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五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3
作者 张若甲 《全国商情》 201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四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4
作者 张若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7期110-110,共1页
了解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八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5
作者 张若甲 《全国商情》 2010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关系与价值:五伦思想对现代道德生活的指引
6
作者 延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第5期11-14,共4页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必须生活在关系之中。孟子曾概括五种良好的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125。这种高度的概括和开辟式的创新让儒家伦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而这五种良好的关系也被称为“五伦”。
关键词 人伦关系 五伦思想 儒家伦理 夫妇有别 朋友有信 现代道德 长幼有序 孟子
下载PDF
再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若甲 张玉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97,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已经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确定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群伦理的特殊关注,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五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已经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确定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群伦理的特殊关注,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五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伦思想 和谐社会 “三纲五常”
原文传递
儒家关于君子品与五伦十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8
作者 张自然 任天飞 《甘肃农业》 2005年第8期52-52,共1页
中国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传统家国一体文化的主体,也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现乃至先进文化深厚的精神资源。尤其是儒学思想中关于君子品与五伦十义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学思想 伦理道德思想 五伦十义思想 君子品 民族意识 道德操守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伦观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若甲 张玉海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7-161,共5页
中国传统人伦观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五伦思想的丰富内涵并对其现代启示给予关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五伦思想 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师生关系不在五伦中吗?——从朱子对“人伦不及师”的回应入手
10
作者 曹海涛 《切磋集系列》 2023年第1期239-253,共15页
一、问题引入五伦是人伦之大者,而师生授受又意味着儒家之道的传续,因而,师生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种。但是,儒家的五伦思想中似乎并不包含师生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潘光旦曾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一种外缘性的说明:“独立的师生关系... 一、问题引入五伦是人伦之大者,而师生授受又意味着儒家之道的传续,因而,师生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种。但是,儒家的五伦思想中似乎并不包含师生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潘光旦曾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一种外缘性的说明:“独立的师生关系的演出,似乎比五伦所指的各种关系都要晚些。”在他看来,五伦思想在独立的师生关系发生之前就已完成,故而师生关系不在五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五伦思想 儒家之道 朱子 潘光旦 人伦 人际关系 问题引入
原文传递
荀子礼学新论
11
作者 赵法生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403-403,共1页
与孔子的礼学相比,荀子礼论的内涵与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其天人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世俗化,其国家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功利化,其人性论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外在化。荀子借鉴先秦名辨思想对于礼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论证,并将礼的本... 与孔子的礼学相比,荀子礼论的内涵与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其天人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世俗化,其国家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功利化,其人性论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外在化。荀子借鉴先秦名辨思想对于礼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论证,并将礼的本质定义为“分”与“别”。由此,荀子突出了“礼以别异”的名分界定功能,这与其尊君思想相结合,使得“礼”政治化、形式化。在此基础上,荀子摄仁归礼,重新规定仁、义、礼的关系。这导致了儒家道德观某种程度的异变,并使得原始儒家以伦理双方相互性道德义务为原则的五伦思想,开始转向强调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服从义务的伦理观,构成了从原始儒家伦理到三纲演化的一个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观 原始儒家 五伦思想 本质定义 礼论 礼学 道德义务 儒家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