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阚默 宋凤媛 +4 位作者 史建玥 陈锡俊 兰兴成 曲晓波 石晓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59-2661,共3页
目的确定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制备工艺,采用超声法制备五味子乙素胶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束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工艺... 目的确定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制备工艺,采用超声法制备五味子乙素胶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束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工艺为有机相二氯甲烷,m PEG-PLA 4mg,PLA 4mg,二氯甲烷2mL,水相1mL;制备的胶束形态为规则的球形或类球形,胶束平均粒径为118.6nm,Zeta电位为-2.94mV;五味子乙素胶束平均包封率为(51.17±0.02)%,平均载药量为(10.03±0.40)%。结论超声法适用于制备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所建立的五味子乙素包封率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聚合物胶束 超声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包封率
下载PDF
阿霉素-五味子乙素pH敏感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制剂学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佳莹 周立宏 +3 位作者 张晓君 乔明曦 赵秀丽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6-695,共10页
目的以p H敏感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组氨酸[poly(ethyleneglyco1)-poly(D,L-lactide)-poly(L-histidine),m PEG-PLA-PHis]胶束为载体,联合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与多药耐药逆转剂五味子乙素制备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制剂学性质进行研究... 目的以p H敏感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组氨酸[poly(ethyleneglyco1)-poly(D,L-lactide)-poly(L-histidine),m PEG-PLA-PHis]胶束为载体,联合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与多药耐药逆转剂五味子乙素制备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制剂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阿霉素-五味子乙素p H敏感聚合物胶束,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载药胶束24 h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优处方;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载药胶束的外观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载药胶束的粒径及zeta电位;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在不同p H条件下的释药行为。结果制备的阿霉素-五味子乙素p H敏感聚合物胶束平均粒径为64.73 nm,zeta电位为-8.7 m V。最优处方中阿霉素包封率为95.3%,载药量为8.7%,五味子乙素包封率为76.1%,载药量为3.4%,载药胶束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阿霉素-五味子乙素p H敏感聚合物胶束在弱酸性条件下,药物释放速率明显加快。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所制备的阿霉素-五味子乙素p H敏感聚合物胶束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良好,具有明显的p H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 五味子 二醇-聚乳酸-聚组氨酸 胶束 PH敏感 Box-Behnken效应面
下载PDF
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处方优选及体外对bEnd.3细胞靶向性评价研究
3
作者 李沣芮 刘洋 +5 位作者 司佳奇 刘婉滢 蔡佳雨 孔亮 李学涛 程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49,I0036,I0037,共7页
目的优化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Borneol-Schisandrin B-Micelles,Bor-Sch B-Ms)处方,并对其体外脑靶向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Bor-Sch B-Ms;对Soluplus/TPGS1000质量比(mg/mg)、Soluplus/五味子乙素质量比(mg/mg)... 目的优化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Borneol-Schisandrin B-Micelles,Bor-Sch B-Ms)处方,并对其体外脑靶向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Bor-Sch B-Ms;对Soluplus/TPGS1000质量比(mg/mg)、Soluplus/五味子乙素质量比(mg/mg)和水化温度(℃)进行优化,确定Bor-Sch B-Ms的最优处方制备工艺;并对最优处方工艺制得的胶束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胶束中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以测得Bor-Sch B-Ms的包封率;利用不同药物对小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荧光摄取实验进行Bor-Sch B-Ms体外靶向性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Soluplus 120 mg,Soluplus/TPGS1000=2∶1,Soluplus/五味子乙素=12∶1,DSPE-PEG20002 mg,水化温度40℃,处方量为5 mL。所得最优胶束的粒径为(93.72±0.65)nm,电位为(-2.73±0.35)mV,Bor-Sch B-Ms的包封率为(93.54±0.86)%。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显示,与五味子乙素胶束组(Sch B-Ms)相比,Bor-Sch B-Ms组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确定Bor-Sch B-Ms最优处方,制备得到的Bor-Sch B-Ms具有潜在的脑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冰片 胶束 阿尔茨海默病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血脑屏障
下载PDF
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处方优化
4
作者 王贵 王唯婷 +5 位作者 李双 邬俊 陈毅 姜爽 李学涛 王晓波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优化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处方,建立胶束中紫杉醇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具有靶向性的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三因素(Soluplus/... 目的优化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处方,建立胶束中紫杉醇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具有靶向性的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三因素(Soluplus/PTX、Soluplus/TPGS1000、水化时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中紫杉醇与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优选后的处方为Soluplus 60 mg、TPGS10006 mg、PTX 0.3 mg、Sch B 1.5 mg,处方量为5 mL。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中紫杉醇的平均包封率为(91.63±2.94)%(n=3),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影响包封率的三因素最佳结果是Soluplus∶PTX=150∶1,Soluplus∶TPGS1000=6∶1,水化时间为13 min。结论成功地制备了经过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并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了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五味子 奥曲肽 含量测定 胶束 处方优化
下载PDF
载五味子乙素F127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闫飞 施江培 +6 位作者 陈海珍 沈君怡 谢杏梅 蒋自飞 顾笑妍 刘颖 冯年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177-5183,共7页
构建载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F127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SchB-F-LPNs),增强SchB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SchB-F-LPNs形态圆整,具有壳核结构,平均粒径为(234.60±6.11)nm,Zeta电位为(-5.88&... 构建载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F127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SchB-F-LPNs),增强SchB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SchB-F-LPNs形态圆整,具有壳核结构,平均粒径为(234.60±6.11)nm,Zeta电位为(-5.88±0.49)mV。XRD分析结果表明SchB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脂质聚合物纳米粒中。F-LPNs体外猪黏液层穿越表观渗透系数是LPNs的1.43倍。大鼠口服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SchB混悬剂组、SchB-LPNs组和SchB-F-LPNs组Cmax分别为(369.06±146.94),(1121.34±91.65),(2951.91±360.53)μg·L^-1,以SchB混悬剂为参比制剂,SchB-F-LPNs的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68.60%。SchB-F-LPNs可抑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下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产生的形态变化。此外,SchB-F-LPNs可显著降低4T1荷瘤小鼠肺转移结节数,揭示其具有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SchB-F-LPNs在抑制乳腺癌肺转移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F127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 乳腺癌肺转移 口服 生物利用度 TGF-β1
原文传递
生物素介导的胰腺癌靶向聚合物胶束制备及其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邓春月 龙莹莹 +2 位作者 刘厦 陈章宝 李翀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8-1044,共7页
本文探索以生物素为导向分子介导纳米载体靶向胰腺癌并开展光动力治疗的可行性。以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poly(ethylene glycol)-distearoyl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m PEG2000-DSPE]为载体材料,生物素-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bioti... 本文探索以生物素为导向分子介导纳米载体靶向胰腺癌并开展光动力治疗的可行性。以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poly(ethylene glycol)-distearoyl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m PEG2000-DSPE]为载体材料,生物素-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biotin-poly(ethylene glycol)-distearoyl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Biotin-PEG3400-DSPE]为功能材料,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生物素修饰的聚合物胶束。通过体外细胞摄取实验和体内荧光活体成像实验考察其靶向性并对导向分子的比例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以新型光动力药物竹红菌乙素为光敏剂,制备载药胶束制剂并对其体内外药效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5%(mol/mol)比例的生物素修饰具有相对较好的体内外靶向性,其载药制剂粒径较小[(36.74±2.16)nm]且分布较均一,药物的包封率较高,达到(80.06±0.19)%。药效评价显示,经生物素介导能提高光敏剂对Bx PC-3细胞的光毒性,在体内则表现为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瘤生长。本研究成功地将生物素介导主动靶向的"抑瘤谱"扩大至胰腺癌,所得载光敏剂胶束的制剂学性质较好,为胰腺癌尤其是部分难渗透、放化疗不敏感的胰腺癌治疗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聚合物胶束 竹红菌 肿瘤靶向 光动力治疗
原文传递
胶束电泳法测定五味子中的3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1
7
作者 谢青 林清英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4期1972-1975,共4页
建立了基于一种快速、高效分离与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分析新方法。以毛细管(70cm×50μm i.d×375μm o.d)为分离通道,在最佳电泳介质(30mmol/L SDS,pH=7.2,20mmol/L... 建立了基于一种快速、高效分离与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分析新方法。以毛细管(70cm×50μm i.d×375μm o.d)为分离通道,在最佳电泳介质(30mmol/L SDS,pH=7.2,2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当分离电压为21kV时,3种待测物质在11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在254nm波长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5.0—150.0μg/mL、1.0—100.0μg/mL和1.5—1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1.0、0.22μg/mL和0.4μg/m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以100.0μg/mL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测定其保留时间和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n=7)均小于2.98%。本方法用于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泳 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