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南星梅 顾健 +2 位作者 谭睿 任艳 王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5-61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中栀子苷、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中栀子苷、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所选的5种指标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都低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5%、95.00%、100.26%、99.82%、101.33%。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五味沙棘口服液质量控制的进一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 栀子苷 甘草酸单铵盐 甘草苷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下载PDF
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南星梅 顾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为观察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分为7组,按设计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连续21d,末次给药后第2d取样,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为观察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分为7组,按设计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连续21d,末次给药后第2d取样,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丙二醛(MDA)的含量.取部分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TNF-α、IL-8、ET-1、MDA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NO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五味沙棘口服液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TNF-α、IL-8、ET-1、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NO含量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且对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增强肺组织自由基清除能力、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沙棘口服液 慢性支气管炎 TNF-α IL-8 ET-1 MDA
下载PDF
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南星梅 顾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701-705,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沙棘散与剂型优化后的的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小鼠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小鼠氨水咳法、小鼠酚红排泌量;结果:五味沙棘口服液能显著减少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沙棘散与剂型优化后的的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小鼠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小鼠氨水咳法、小鼠酚红排泌量;结果:五味沙棘口服液能显著减少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结论:五味沙棘口服液具有明显止咳、化痰作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处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沙棘口服液 正交提取工艺 镇咳祛痰
下载PDF
沙棘五味口服液与散剂药理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长凤 顾铠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28-28,42,共2页
沙棘五味口服液及散剂均有抗应激作用 ;对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有显著的祛痰作用 ,并可对抗乙酰胆碱。
关键词 沙棘五味口服液 散剂 药理作用 对比研究 止咳 祛痰 平喘 蒙医验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