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继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76-83,共8页
五四乡土小说的勃兴与繁荣源于城乡文化的冲突和现代作家的两种文化觉醒 ,以及文学的自觉选择。鲁迅文学风范的引导 ,周作人等人的乡土小说理论的催生 ,也是其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文化冲突 才情 风貌
下载PDF
左翼乡土小说和五四乡土小说的差异研究
2
作者 田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41-47,共7页
左翼乡土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并没有完全断裂开来,两者之间依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在五四乡土小说家的示范带动下左翼乡土小说家并未因致力于反映现实和表现时代而全然忽视风情画、风俗画和风景画的呈现。然而,... 左翼乡土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并没有完全断裂开来,两者之间依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在五四乡土小说家的示范带动下左翼乡土小说家并未因致力于反映现实和表现时代而全然忽视风情画、风俗画和风景画的呈现。然而,由于所处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语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因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左翼乡土小说中,乡村已经不再是处于静态中的悲凉的乡土,而是成为动态的革命的热土。总体而言,左翼乡土小说家和五四乡土小说家无论在创作理念还是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具体主要表现在"反乡"与"返乡"、农民的发现和土地的彰显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乡土小说 五四乡土小说 差异
下载PDF
论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悲剧美
3
作者 杨丽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五四文学革命不仅是一场以个性精神反叛传统观念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审美与艺术革命。在这场艺术革命中,五四乡土小说家有着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其死亡叙事以悲剧表现死亡,完成了对传统死亡表现艺术的颠覆。这种悲剧风格的表现... 五四文学革命不仅是一场以个性精神反叛传统观念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审美与艺术革命。在这场艺术革命中,五四乡土小说家有着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其死亡叙事以悲剧表现死亡,完成了对传统死亡表现艺术的颠覆。这种悲剧风格的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死亡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审视死亡的另一视角,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中国人改变回避死亡的民族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思考死亡,从直面死亡的勇气中使生命意志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死亡叙事 大团圆模式 悲剧美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中西强烈对比中的自我反省
4
作者 李中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自我反省 对比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觉醒 中国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5
作者 方习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五四乡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它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 ,它实际是五四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的体现 ,而且一开始就受到文学界的理论重视 ,并得到关注、提倡与引导。同时 ,鲁迅与周作人创作的范式影响力 ,对乡土小创作... “五四乡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它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 ,它实际是五四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的体现 ,而且一开始就受到文学界的理论重视 ,并得到关注、提倡与引导。同时 ,鲁迅与周作人创作的范式影响力 ,对乡土小创作的发展起了奠基与推动作用 ,从而构成二十世纪乡土文学发展中一主一从、一浓一淡的两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启蒙 审美
下载PDF
论五四乡土小说中的“逃避─—归属”情结
6
作者 赵强 《山东电大学报》 2000年第3期43-45,共3页
五四乡土小说从诞生起,一直评价不一,本文从另一角度探讨了体现在作家作品中的逃避归属情结,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在走向觉醒和寻找的过程中的矛盾心态,从而肯定了五四乡土小说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五四乡土小说 逃避 归属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的启蒙主题
7
作者 陈继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2-76,共5页
1 在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丰富的文学主题中,改造农民灵魂的主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引人注目的主题。表达这一主题的艺术实践,是本世纪初年风靡中国思想界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这是先觉的志士仁人为重建民族文... 1 在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丰富的文学主题中,改造农民灵魂的主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引人注目的主题。表达这一主题的艺术实践,是本世纪初年风靡中国思想界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这是先觉的志士仁人为重建民族文化心理、重塑民族文化人格的一次伟大而又艰难的跋涉。正是这一主题,划开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近代、尤其是古代的乡土文学的层次。现代乡土小说这种理性批判精神,使其远远超出了古典文学或“唯农最苦”或“田园怡乐”一类表层的暴露、歌吟层次,在对农民灵魂的拷问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层而。在高张“科学”“民主”大旗的“五四”启蒙运动中,以鲁迅为旗手的“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农民 五四乡土小说 中国乡土小说 乡土文学 启蒙主题 鲁迅小说 改造国民性思想 理性批判精神 民族文化心理 文化人格
下载PDF
“在场”的亡者:论《地之子》与“五四”乡土小说的双声对话结构
8
作者 郭文轩 陈振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五四”乡土小说发生在城乡文明互为参照的交叉坐标系中,呈现出“启蒙”主题下的文明观照姿态。台静农在《地之子》中通过建立含魅与附魅的存在逻辑,形成了“在场”的亡者与生者于精神层面的“对话”式关联体系。以《地之子》为代表的... “五四”乡土小说发生在城乡文明互为参照的交叉坐标系中,呈现出“启蒙”主题下的文明观照姿态。台静农在《地之子》中通过建立含魅与附魅的存在逻辑,形成了“在场”的亡者与生者于精神层面的“对话”式关联体系。以《地之子》为代表的“五四”乡土小说在揭露封建秩序与礼俗思想作为双声对话载体的基础上,反映出其对女性与儿童等底层群体的规训实质,并借助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化批判意识影响下的底层觉醒态势,回应着这一时期“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要求。由此而言,“五四”乡土小说是在文明视角与原乡情感二者的角力作用下,共同构筑了这一时期乡土小说中“反叛”与“眷恋”共存的二重性特质,并藉此形成建构与消解启蒙话语立场的双声对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地之子》 五四乡土小说 亡者形象 双声对话
下载PDF
京派乡土小说和五四乡土小说比较
9
作者 杨珺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189,共5页
京派乡土小说和五四乡土小说同是乡土文学,它们拥有乡土文学的一些共同特征。但由于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思想旨趣及不同的审美追求使两派乡土小说又出现了较大的差异。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作序时正式... 京派乡土小说和五四乡土小说同是乡土文学,它们拥有乡土文学的一些共同特征。但由于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思想旨趣及不同的审美追求使两派乡土小说又出现了较大的差异。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作序时正式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原文:“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勃兰兑斯(G.Brandes)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约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京派 乡土文学” 《故乡》 中国新文学 短篇小说 共同特征 人生经历
原文传递
从五四乡土小说看中国乡村女性
10
作者 姜良琴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长期以来,提到五四乡土小说,人们说的最多的是批判乡村陋习及人的劣根性。文章把视角转向乡村女性,写出五四时期乡土作家笔下女性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此时期女性特点产生原因,使读者对五四时期乡村女性有一个了解。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乡村女性 精神状态 原因
原文传递
论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题旨解读
11
作者 杨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80-82,98,共4页
死亡一直以它的神秘性和不可把握性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探讨和表现。不同于传统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回避心态,五四乡土小说家积极地正视死亡。其死亡叙事就展现了乡土社会中"以巫代医"思想的愚昧、"吃人"风... 死亡一直以它的神秘性和不可把握性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探讨和表现。不同于传统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回避心态,五四乡土小说家积极地正视死亡。其死亡叙事就展现了乡土社会中"以巫代医"思想的愚昧、"吃人"风俗的残酷、宗法礼教观念的顽固,以及乡土社会平静的生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冷峻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思想启蒙精神。通过论述,论文意在揭示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思想价值,从而找到更深入更本质的理解五四乡土小说的某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死亡叙事 启蒙精神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风范 “五四”乡土小说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昭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7,共3页
乡恋情结——文学创作的丰厚源泉,怀乡——最重要的文学母题,五四乡土小说——新文学乡土小说的原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着力地方风光的描绘,风尚习俗的展示,民情人事的刻划,再现大时代、大社会的流动和发展,脚踏实地地为新文学... 乡恋情结——文学创作的丰厚源泉,怀乡——最重要的文学母题,五四乡土小说——新文学乡土小说的原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着力地方风光的描绘,风尚习俗的展示,民情人事的刻划,再现大时代、大社会的流动和发展,脚踏实地地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文学的一种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乡土文学 风范 "五四"乡土小说 现代理性 文化意识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民俗描写特征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恒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7-31,共5页
"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群体和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在描写乡土时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对封建陋俗的批判。这两种价值取向同时存在于作家的创作中,在揭露批判封建陋俗的描写中也可以看到作者浓浓乡情的传达。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寻根文学 民俗
下载PDF
多向度的嬗变——建国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比较论
14
作者 游云 《襄樊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7-80,共4页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感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十七年 农村题材小说 五四乡土小说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国民性书写略论
15
作者 岳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4-40,共7页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乡情与理性 国民性批判 鲁迅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国民性书写略论
16
作者 岳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乡情与理性 国民性批判 鲁迅
下载PDF
“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异同论
17
作者 林小叶 《语文知识》 201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乡土小说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交织着作者的乡情与理性。在题材选择、民俗风情的描写等方面,"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乡土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学观,作家即使处理相同的故乡题材,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抒写也有较大... 乡土小说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交织着作者的乡情与理性。在题材选择、民俗风情的描写等方面,"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乡土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学观,作家即使处理相同的故乡题材,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抒写也有较大的差异。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两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决定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作家不同的文学视角,不同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京派乡土小说 启蒙
下载PDF
通往“善”的彼岸的殊途同归——“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对比研究
18
作者 林佳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56-158,共3页
现代以来作家对乡村独特性的书写散发着浓郁的思乡情结,五四文人和京派文人对故乡的深切回望让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乡土小说"的长河中,因选取与现代文明对照的角度的不同,以及作家自身文学观的差别,"五四"乡土... 现代以来作家对乡村独特性的书写散发着浓郁的思乡情结,五四文人和京派文人对故乡的深切回望让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乡土小说"的长河中,因选取与现代文明对照的角度的不同,以及作家自身文学观的差别,"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然而在叩问现实之后,究其根本,其二者的文学宗旨最终都指向了对人性"善"的呼唤,对生活回归自然秩序的期盼。本文以"善"为考究的关键点,分析比较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京派”乡土小说 “善” 人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悲剧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彦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3-159,共7页
从个人生活际遇、民族文化负重、悲剧美学意识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悲剧心理 ,具有放逐的失落、选择的艰难、悲剧美学意识的自觉等特征。形成无事的悲剧。
关键词 五四乡土小说 京派乡土小说 悲剧 风格范型
下载PDF
论20世纪20年代四川现代乡土小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被遗忘"症候,即便在"重写文学史"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五四"四川乡土小说被遗忘便是一个案例。事实上,在鲁迅的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的四川作家已创作了包括长、短篇小说在内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被遗忘"症候,即便在"重写文学史"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五四"四川乡土小说被遗忘便是一个案例。事实上,在鲁迅的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的四川作家已创作了包括长、短篇小说在内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均具特色和影响的乡土小说。文学史叙述不能绕过作为"五四"乡土文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四川乡土小说,应当重建文学史整体性和包容性的叙述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叙述 五四”四川乡土小说 被遗忘 整体性 包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