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儒学与新学的对话:刘咸炘的五四思想 |
马旭
|
《天府新论》
|
2019 |
1
|
|
2
|
苏联文学理论的确立与五四文学思想的磨灭──左联时期的文学思想述评 |
杨春时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1997 |
3
|
|
3
|
论“五四”思想启蒙的现实意义——兼谈对新权威主义的一点看法 |
应杭
|
《探索(浙江)》
CSSCI
|
1989 |
0 |
|
4
|
五四新文化思想对21世纪国民素质结构调整的意义 |
单培勇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5
|
论严复对“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 |
洪峻峰
|
《邯郸师专学报》
|
2004 |
2
|
|
6
|
从“思想鲁迅”到“思想五四”——王富仁鲁迅研究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
李春雨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文学研究中的诗性感受与整体观照——评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 |
孙志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8
|
“五四”启蒙思想与战争政治功用颉颃的范例——对丁玲在解放区初期文学创作的一种解说 |
张畅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9
|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视野中的“五四”——“五四”思想史论(三) |
郑家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0
|
现代文学思想资源探索的可喜收获——评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 |
李苗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1
|
百家平等 不尚一尊──“五四”时期思想自由风尚浅探 |
黄顺义
|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2
|
《科学》杂志与五四现代白话文的形成——重新审视五四现代白话文的产生及其现代性意义 |
唐东堰
李欣仪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3
|
五四文学思想与德莫克拉西 |
伦海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4
|
民初留英学人群体的思想轨迹研究——评《民初留英学人的思想世界——从〈甲寅〉到〈太平洋〉的政论研究》 |
魏坡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5
|
“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批判平议 |
杨春时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1997 |
1
|
|
16
|
解放的“个性”与“禁锢”的自我——论“五四”个体伦理的困境 |
杜素娟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五四”·新儒学·道德重建 |
袁良骏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2
|
|
18
|
基于超越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之现代中国文化观 |
程志华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列宁时刻”: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传入与五四后思想界的转变 |
周月峰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20
|
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 |
方松华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