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舍小说与五四文学精神探究
1
作者
汪楠
陈思源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6期59-61,共3页
老舍生于北京,也长于北京。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同时期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波及中国,各种西方“思潮”“主义”大量涌进,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重塑自身文化心理结构。老舍并未赶上这场轰轰烈烈如大浪淘沙般...
老舍生于北京,也长于北京。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同时期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波及中国,各种西方“思潮”“主义”大量涌进,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重塑自身文化心理结构。老舍并未赶上这场轰轰烈烈如大浪淘沙般的文化心理洗礼,而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即将落下帷幕之际登上文坛。作为20世纪中后期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他重新审视了五四运动,并进行了反思。与“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相比,老舍对五四运动的热情并不高,甚至自称采取了“旁观者”“局外人”的态度。虽然置身于“五四”圈外,但是五四运动使老舍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状况,知晓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具体表现。老舍继承了五四文学精神,但也并非盲目地全盘接受,他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冷静的视角、更加含蓄的情感,将自己的思考与五四文学精神内涵融合起来,灌注于其充满“市井气”的小说创作中。文章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内涵为依据,聚焦老舍与“五四”的联系,探寻五四文学精神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五四
运动
五四文学精神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四文学精神对新时期前期小说中孝文化内涵的影响
2
作者
周水涛
江胜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0-54,共5页
非孝与启蒙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具体表现。非孝催生批判父亲或父辈的"弑父叙事",启蒙导致审视父亲或父辈人格精神的"审父叙事"。文学的"回归"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新时期前期小说向五四文学精神的皈依。&q...
非孝与启蒙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具体表现。非孝催生批判父亲或父辈的"弑父叙事",启蒙导致审视父亲或父辈人格精神的"审父叙事"。文学的"回归"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新时期前期小说向五四文学精神的皈依。"弑父叙事"使父亲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与宗法文化的象征,因而父亲的能指化事实上构成对孝或孝道的拒斥,导致部分作品的孝文化内涵空缺。"审父叙事"凸显父亲或父辈的保守、愚昧、委琐,"父范"的消解及前喻文化威权的丧失阻遏了新时期小说孝文化内涵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精神
孝文化
弑父
审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文学精神在当代的逆向走势
3
作者
黄忠顺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
五四
"
文学
精神
当代
发展趋势
寻根
文学
新写实小说
全文增补中
五四文学精神与20世纪文学嬗变
4
作者
王泽龙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
五四
"
文学
精神
20世纪
文学
启蒙主义
文学
嬗变
全文增补中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文学武
丁晓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83,共9页
汪曾祺除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之外,也由于其西南联大教育背景与沈从文的影响,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五四文学精神。其作品中对人之命运的关注、人性的张扬以及民间立场的坚守等方面,均能见出汪曾祺和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等五四...
汪曾祺除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之外,也由于其西南联大教育背景与沈从文的影响,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五四文学精神。其作品中对人之命运的关注、人性的张扬以及民间立场的坚守等方面,均能见出汪曾祺和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等五四价值理念的内在关联。只有考察了这种关系,我们才能对汪曾祺的创作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五四文学精神
民间立场
原文传递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疏离者——从老舍三十年代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
6
作者
李霞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倡女性解放建构女性文学话语的五四文学精神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男权意识
五四文学精神
疏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精神的坚守:丁玲文学批评综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娇华
《武陵学刊》
201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丁玲的文学批评活动贯穿几乎整个20世纪,经历由认同批评到政治化批评,再到自由民主批评等发展阶段。由于丁玲身上永难磨灭的"五四"精神印记,她的文学批评即便在充满政治化大批判的极"左"年代也始终葆有鲜明的人道...
丁玲的文学批评活动贯穿几乎整个20世纪,经历由认同批评到政治化批评,再到自由民主批评等发展阶段。由于丁玲身上永难磨灭的"五四"精神印记,她的文学批评即便在充满政治化大批判的极"左"年代也始终葆有鲜明的人道情怀、现实关注及独立自主与诗性发现的"五四"精神。这既是现实形势发展和文学创作演变在批评中的反映,更体现了丁玲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执著坚守,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以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文学
批评
政治化批评
“
五四
”
文学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五四”文学精神引领当代台湾戏剧——姚一苇对于当代台湾剧坛的意义、价值和贡献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星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喝五四奶水长大"的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剧坛的旗帜性人物。其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及其与生命同构的创作真诚,注重民族特质与人类共同性的题材主题描写,在人生困境中思索人与人性的形象刻画,以及为了表达人生思考...
"喝五四奶水长大"的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剧坛的旗帜性人物。其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及其与生命同构的创作真诚,注重民族特质与人类共同性的题材主题描写,在人生困境中思索人与人性的形象刻画,以及为了表达人生思考而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执著探求等,都与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精神有着深切关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台湾戏剧在政治压抑下趋向衰微时,是姚一苇如同"暗夜中的掌灯者",以其深刻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精神,引领台湾剧坛艰难地走出那片荒原地带,走向具有思想内涵和审美探索的现代戏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一苇
当代台湾戏剧
“
五四
”
文学
精神
原文传递
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小平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78,共3页
1945年台湾光复,许多知识分子从大陆渡海去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五四新文学精神传统在海峡彼岸得到进一步传播、深化,并与台湾本土现实相结合,在光复初期以及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都显现出其力量所在。这一群体的意义即由此彰显,并成为20世纪...
1945年台湾光复,许多知识分子从大陆渡海去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五四新文学精神传统在海峡彼岸得到进一步传播、深化,并与台湾本土现实相结合,在光复初期以及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都显现出其力量所在。这一群体的意义即由此彰显,并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知识分子
光复初期
五四
新
文学
精神
思想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老舍小说与五四文学精神探究
1
作者
汪楠
陈思源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6期59-61,共3页
文摘
老舍生于北京,也长于北京。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同时期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波及中国,各种西方“思潮”“主义”大量涌进,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重塑自身文化心理结构。老舍并未赶上这场轰轰烈烈如大浪淘沙般的文化心理洗礼,而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即将落下帷幕之际登上文坛。作为20世纪中后期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他重新审视了五四运动,并进行了反思。与“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相比,老舍对五四运动的热情并不高,甚至自称采取了“旁观者”“局外人”的态度。虽然置身于“五四”圈外,但是五四运动使老舍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状况,知晓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具体表现。老舍继承了五四文学精神,但也并非盲目地全盘接受,他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冷静的视角、更加含蓄的情感,将自己的思考与五四文学精神内涵融合起来,灌注于其充满“市井气”的小说创作中。文章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内涵为依据,聚焦老舍与“五四”的联系,探寻五四文学精神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老舍
五四
运动
五四文学精神
小说创作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四文学精神对新时期前期小说中孝文化内涵的影响
2
作者
周水涛
江胜清
机构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0-54,共5页
基金
湖北省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新时期小说创作与孝文化之关联研究"(项目编号2012K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非孝与启蒙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具体表现。非孝催生批判父亲或父辈的"弑父叙事",启蒙导致审视父亲或父辈人格精神的"审父叙事"。文学的"回归"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新时期前期小说向五四文学精神的皈依。"弑父叙事"使父亲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与宗法文化的象征,因而父亲的能指化事实上构成对孝或孝道的拒斥,导致部分作品的孝文化内涵空缺。"审父叙事"凸显父亲或父辈的保守、愚昧、委琐,"父范"的消解及前喻文化威权的丧失阻遏了新时期小说孝文化内涵的生成。
关键词
五四文学精神
孝文化
弑父
审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文学精神在当代的逆向走势
3
作者
黄忠顺
机构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
五四
"
文学
精神
当代
发展趋势
寻根
文学
新写实小说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五四文学精神与20世纪文学嬗变
4
作者
王泽龙
机构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
五四
"
文学
精神
20世纪
文学
启蒙主义
文学
嬗变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文学武
丁晓萍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83,共9页
文摘
汪曾祺除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之外,也由于其西南联大教育背景与沈从文的影响,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五四文学精神。其作品中对人之命运的关注、人性的张扬以及民间立场的坚守等方面,均能见出汪曾祺和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等五四价值理念的内在关联。只有考察了这种关系,我们才能对汪曾祺的创作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
汪曾祺
五四文学精神
民间立场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疏离者——从老舍三十年代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
6
作者
李霞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文摘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倡女性解放建构女性文学话语的五四文学精神的疏离。
关键词
女性
男权意识
五四文学精神
疏离
Keywords
female
male chauvinism
literary spirit of May 4^th Movement
Depar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精神的坚守:丁玲文学批评综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娇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武陵学刊》
201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文摘
丁玲的文学批评活动贯穿几乎整个20世纪,经历由认同批评到政治化批评,再到自由民主批评等发展阶段。由于丁玲身上永难磨灭的"五四"精神印记,她的文学批评即便在充满政治化大批判的极"左"年代也始终葆有鲜明的人道情怀、现实关注及独立自主与诗性发现的"五四"精神。这既是现实形势发展和文学创作演变在批评中的反映,更体现了丁玲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执著坚守,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以深刻启示。
关键词
丁玲
文学
批评
政治化批评
“
五四
”
文学
精神
Keywords
Ding Ling
literature criticism
politicization criticism
the spirit of"the May Fourth"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五四”文学精神引领当代台湾戏剧——姚一苇对于当代台湾剧坛的意义、价值和贡献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星亮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12JJD7500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喝五四奶水长大"的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剧坛的旗帜性人物。其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及其与生命同构的创作真诚,注重民族特质与人类共同性的题材主题描写,在人生困境中思索人与人性的形象刻画,以及为了表达人生思考而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执著探求等,都与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精神有着深切关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台湾戏剧在政治压抑下趋向衰微时,是姚一苇如同"暗夜中的掌灯者",以其深刻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精神,引领台湾剧坛艰难地走出那片荒原地带,走向具有思想内涵和审美探索的现代戏剧艺术。
关键词
姚一苇
当代台湾戏剧
“
五四
”
文学
精神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小平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7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CW0724)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基金(RE725)资助项目
文摘
1945年台湾光复,许多知识分子从大陆渡海去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五四新文学精神传统在海峡彼岸得到进一步传播、深化,并与台湾本土现实相结合,在光复初期以及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都显现出其力量所在。这一群体的意义即由此彰显,并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关键词
跨海知识分子
光复初期
五四
新
文学
精神
思想资源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舍小说与五四文学精神探究
汪楠
陈思源
《艺术科技》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五四文学精神对新时期前期小说中孝文化内涵的影响
周水涛
江胜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四文学精神在当代的逆向走势
黄忠顺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
全文增补中
4
五四文学精神与20世纪文学嬗变
王泽龙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
全文增补中
5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
文学武
丁晓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6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疏离者——从老舍三十年代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
李霞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五四”精神的坚守:丁玲文学批评综论
陈娇华
《武陵学刊》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用“五四”文学精神引领当代台湾戏剧——姚一苇对于当代台湾剧坛的意义、价值和贡献
胡星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9
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
王小平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