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游走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刘半农——兼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合榫与离散 |
侯业智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新青年》:新文化元典精神与五四新文学审美方式 |
李俊国
何锡章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五四新文化与五四新文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
於可训
|
《文化软实力研究》
|
2019 |
0 |
|
4
|
对五四新文学源流探析的再认识——以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为例 |
郭张彦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5
|
“五四”:新文化、新文学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 |
周博文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15 |
2
|
|
6
|
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中心的多重对话(一) |
陈方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7
|
“五四”新文学与现代文化伦理观念确立 |
蒋学杰
张艳梅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8
|
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相遇——在西南大后方文学活动与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钱理群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9
|
|
9
|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 |
陈漱渝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思想”与“思考”:贯穿20世纪的文化纠缠与纠结——关于五四新文学批评状态的一种考察 |
殷国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欧洲文艺复兴文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邓宏艺
白青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2
|
在永恒的过程中——论“五四”新文学变革的文化模式 |
赵普光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科学与五四新文学文化建构 |
朱寿桐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14
|
翻译文学地位的多元系统解读——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双重身份视域下的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
李帅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中心的多重对话(三) |
陈方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7
|
道家文化与“五四”新文学创作 |
刘保昌
|
《河北学刊》
|
2002 |
1
|
|
18
|
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序 |
王瑶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9
|
致敬五四新文化运动 |
国学君
|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
2024 |
0 |
|
20
|
梁启超的欧洲文学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的考察 |
张冠夫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