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文学对五四文学革命之艺术自由遗产的继承和超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盛涛
-
机构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9-73,8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视野中的网络小说叙事研究"(11CZW074)
-
文摘
艺术自由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遗产之一,网络文学对之既有继承又有超越。继承性体现在艺术自由是网络文学和五四文学共同的价值诉求,世纪初相似的历史语境决定了它们相似的艺术追求。而网络文学对其的超越性,在文本层面主要体现为小说类型和叙述语言的创新性。艺术自由给网络文学带来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性格局,并带来网络小说文本的创新性,从而使网络小说获得了不一样的现代性文学面孔。
-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遗产
艺术自由
继承
超越
文学生态性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被引量:32
- 2
-
-
作者
罗志田
-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7,共24页
-
文摘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会合的历史运动",也是一个有中心主旨并自具体相的运动。一个同质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无意中形成,也包括时人和后人的构建。从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探索后者究竟是外来冲击的反应还是自我的觉醒,并考察民初新旧之争怎样发展为向"文化"开战、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坏与建设,以及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影响等面相,进而从后五四时代的认知去检视新文化运动的遗产,可以看出五四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识。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学生运动
五四标识
五四遗产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谁的五四?——论“五四文化圈”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李怡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74,共11页
-
文摘
将五四遗产简化为《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派,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我们对现代中国文化启端的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的发掘,也给一些望文生义的指摘留下了可能。在作为历史发动火车头的五四新文化派的背景上,存在着一个更为广阔的"五四文化圈",它由新文化的倡导者、质疑者、反对者与其他讨论者共同组成,他们彼此关系有疏有密,但远非思想交锋之时的紧张和可怕,他们彼此的砥砺和碰撞连同中国社会自五四始见端倪的"民国机制"一起保证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能量和稳定,属于我们重新检视的"五四遗产"。
-
关键词
五四文化圈
五四遗产
五四新文化派
民国机制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G127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