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1
作者
吴蓉
《戏剧之家》
2013年第3期64-65,共2页
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单一五声调式和五声加偏音的调式的论述,引出五声综合调式这种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着重介绍了五声综合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民族传统音乐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声综合
调式
五
声
性调式体系
特殊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2
作者
连雨
《戏剧之家》
2016年第5期64-64,79,共2页
近些年,西方音乐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的音乐理论研究借鉴吸收了许多西方音乐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我国民族音乐自身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早在古代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就记载有"为九歌、八风、七...
近些年,西方音乐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的音乐理论研究借鉴吸收了许多西方音乐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我国民族音乐自身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早在古代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就记载有"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在我国五声音阶的地位十分重要,五声性思维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五声性体系特定的和主要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者对于五声综合性思维却没能够很好地接受,对于五声性思维常常认识不足,一提到五声性思维方式常常只想到以单一五声构成的音乐,或是由五声加偏音的方式构成的音乐。但是从大量的民族音乐中仔细分析,会发现还有一种特殊又典型的方式,即五声综合,它是五声性思维最典型的方式。许多乐曲总的来看是七声,但其每一局部的旋律却都符合一定的五声性,它既不是单一五声,也不是五声加偏音,是另外一种特殊性五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
声
性思维
五声综合
错误认识
三种音阶
应有的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二
被引量:
9
3
作者
杨善武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8,61,共6页
黎英海于 5 0年代提出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 ,是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所作的一项最富创见的理论建树。本文分上、下两篇对其进行研究。上篇按五声综合调式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音列运用、宫系情况、调式特点、结构方式以及五声综合调式的...
黎英海于 5 0年代提出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 ,是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所作的一项最富创见的理论建树。本文分上、下两篇对其进行研究。上篇按五声综合调式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音列运用、宫系情况、调式特点、结构方式以及五声综合调式的特殊性质等方面逐层展开 ,力求阐明其作为一个理论系统的应有之义和深层之理。下篇从我国民族音乐思维的角度观察五声综合调式现象 ,论述了五声综合调式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结合已有的三种音阶观念对五声综合的音阶本质予以辨析 ,分析了对该理论的不同认识及其原因。文章指出 ,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是对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五声性思维创造的深入发现和高度概括 ,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无论是对我国民族音乐规律的深入把握 ,还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在传统宫调、民族调式方面一些理论问题的澄清、解决 ,均显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调式及其和
声
》
黎英海
五声综合
调式理论
民族音乐思维
音列
结构方式
原文传递
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丙瑞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05-206,共2页
黎英海先生所著的《汉族调式及和声》中提出的"五声综合"的调式理论,为我们分析和判别复杂的调式调性,以及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但笔者认为该著中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说...
黎英海先生所著的《汉族调式及和声》中提出的"五声综合"的调式理论,为我们分析和判别复杂的调式调性,以及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但笔者认为该著中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说法值得商榷。本文将通过关于综合调式的称谓、调式判断中的"感觉说"和"普遍说"、是否存在其他度数类型的综合、三种音阶、调性游移、正音与偏音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英海
五声综合
调式理论
原文传递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拟古”技法——对电视连续剧《甄嬛传》插曲《菩萨蛮》写作特征的浅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胜楠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3期98-98,105,共2页
刘欢的作品不仅现代气息鲜活,而且还渗透着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菩萨蛮》是其采用五声性综合的民族调式写成的一首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清角为宫和变徵为角等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的普遍运...
刘欢的作品不仅现代气息鲜活,而且还渗透着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菩萨蛮》是其采用五声性综合的民族调式写成的一首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清角为宫和变徵为角等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的普遍运用,传统定义的偏音——F(fa)、B(si)、#F(#fa)的频繁出现更增加了民族风格的神秘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欢
传统文化
五
声
性
综合
调式
民族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1
作者
吴蓉
机构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3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摘
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单一五声调式和五声加偏音的调式的论述,引出五声综合调式这种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着重介绍了五声综合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民族传统音乐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声综合
调式
五
声
性调式体系
特殊性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2
作者
连雨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5期64-64,79,共2页
文摘
近些年,西方音乐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的音乐理论研究借鉴吸收了许多西方音乐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我国民族音乐自身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早在古代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就记载有"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在我国五声音阶的地位十分重要,五声性思维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五声性体系特定的和主要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者对于五声综合性思维却没能够很好地接受,对于五声性思维常常认识不足,一提到五声性思维方式常常只想到以单一五声构成的音乐,或是由五声加偏音的方式构成的音乐。但是从大量的民族音乐中仔细分析,会发现还有一种特殊又典型的方式,即五声综合,它是五声性思维最典型的方式。许多乐曲总的来看是七声,但其每一局部的旋律却都符合一定的五声性,它既不是单一五声,也不是五声加偏音,是另外一种特殊性五声方式。
关键词
五
声
性思维
五声综合
错误认识
三种音阶
应有的认知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二
被引量:
9
3
作者
杨善武
机构
郑州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8,61,共6页
文摘
黎英海于 5 0年代提出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 ,是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所作的一项最富创见的理论建树。本文分上、下两篇对其进行研究。上篇按五声综合调式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音列运用、宫系情况、调式特点、结构方式以及五声综合调式的特殊性质等方面逐层展开 ,力求阐明其作为一个理论系统的应有之义和深层之理。下篇从我国民族音乐思维的角度观察五声综合调式现象 ,论述了五声综合调式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结合已有的三种音阶观念对五声综合的音阶本质予以辨析 ,分析了对该理论的不同认识及其原因。文章指出 ,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是对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五声性思维创造的深入发现和高度概括 ,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无论是对我国民族音乐规律的深入把握 ,还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在传统宫调、民族调式方面一些理论问题的澄清、解决 ,均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
《汉族调式及其和
声
》
黎英海
五声综合
调式理论
民族音乐思维
音列
结构方式
分类号
J613.6 [艺术—音乐]
J614.1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丙瑞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05-206,共2页
文摘
黎英海先生所著的《汉族调式及和声》中提出的"五声综合"的调式理论,为我们分析和判别复杂的调式调性,以及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但笔者认为该著中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说法值得商榷。本文将通过关于综合调式的称谓、调式判断中的"感觉说"和"普遍说"、是否存在其他度数类型的综合、三种音阶、调性游移、正音与偏音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黎英海
五声综合
调式理论
分类号
J613.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拟古”技法——对电视连续剧《甄嬛传》插曲《菩萨蛮》写作特征的浅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胜楠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3期98-98,105,共2页
文摘
刘欢的作品不仅现代气息鲜活,而且还渗透着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菩萨蛮》是其采用五声性综合的民族调式写成的一首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清角为宫和变徵为角等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的普遍运用,传统定义的偏音——F(fa)、B(si)、#F(#fa)的频繁出现更增加了民族风格的神秘色彩。
关键词
刘欢
传统文化
五
声
性
综合
调式
民族风格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吴蓉
《戏剧之家》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五声性思维的典型方式——五声综合
连雨
《戏剧之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二
杨善武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9
原文传递
4
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
何丙瑞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5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拟古”技法——对电视连续剧《甄嬛传》插曲《菩萨蛮》写作特征的浅析
韩胜楠
《戏剧之家》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