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研学发展研究——以慈溪五姓村为例
1
作者 泮星怡 俞小雪 +2 位作者 卢云云 何鹏 潘嘉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农文旅特色发展,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进入新的热潮。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系统梳理五姓村传统人文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总结五姓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 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农文旅特色发展,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进入新的热潮。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系统梳理五姓村传统人文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总结五姓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研学基地建设及产品开发问题,提出五姓村特有的文化传承保护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研学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慈溪五姓村文化、旅游、教育三者的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研学路线 发展策略 五姓
下载PDF
五姓相宅分析与批判
2
作者 金身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
中国历史上曾流行五姓相宅术,五姓的划分依据中国古代音律学的五声或五音,但主要是汉代普遍信仰的五行观念,根据五姓的五行属性与宅的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关系及五行的旺相休囚来判定宅的吉凶宜忌,五姓宅的吉凶主要是据大门的方向、数量... 中国历史上曾流行五姓相宅术,五姓的划分依据中国古代音律学的五声或五音,但主要是汉代普遍信仰的五行观念,根据五姓的五行属性与宅的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关系及五行的旺相休囚来判定宅的吉凶宜忌,五姓宅的吉凶主要是据大门的方向、数量而定的。它起源于汉朝的图宅术,盛于隋唐、北宋,到明清逐渐式微。五姓相宅术所运用的相生相克虽然也是一种辩证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将其运用于人间吉凶的判定,尤其是与五姓结合,更是牵强附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 五姓相宅术 图宅术
下载PDF
敦煌写卷《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之“五姓”校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波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3期36-43,共8页
本文对敦煌写卷《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中涉及“五姓”分类的两个写卷,即P.2615a、P.2632v中出现的“五姓”作了校勘;并在茅甘和陈于柱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对部分有疑义的姓氏作了考释。
关键词 《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P.2615a P.2632v五姓
下载PDF
简析唐代“五姓女”的礼法传承及其对姻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路学军 《唐都学刊》 2012年第2期33-38,共6页
有唐一代,"五姓女"在社会上声望颇高,唐代人也普遍热衷与其联姻,而这种状况又与"五姓女"多注重个人修养、保持礼法传承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也正由于此,"五姓女"婚后,在维系大姓姻族的传统风尚方面发挥... 有唐一代,"五姓女"在社会上声望颇高,唐代人也普遍热衷与其联姻,而这种状况又与"五姓女"多注重个人修养、保持礼法传承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也正由于此,"五姓女"婚后,在维系大姓姻族的传统风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联姻的途径,"五姓女"对社会上层中受礼法传统拘束较少的姻族也颇有影响,她们将礼乐之风带入这些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姻族接受礼法风尚,使其文化面貌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五姓 礼法 姻族
下载PDF
《五姓宅经》考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臻辽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3-35,44,共4页
考释《五姓宅经》,可以管窥唐宋之际风水发展演变的概貌,无疑有利于唐宋风水文化的研究。本文尝试考证了《五姓宅经》的撰者、卷数及版本源流。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五姓宅经》似为托名萧吉撰,且《旧唐志》所载2卷较为可靠;其... 考释《五姓宅经》,可以管窥唐宋之际风水发展演变的概貌,无疑有利于唐宋风水文化的研究。本文尝试考证了《五姓宅经》的撰者、卷数及版本源流。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五姓宅经》似为托名萧吉撰,且《旧唐志》所载2卷较为可靠;其内容与汉代图宅术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主要是五音相宅术之流变,是一种建立在古代音韵学和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基础上的相宅术,实际上是汉代盛行的"图宅术"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宅经》 风水理论 五姓
下载PDF
试释宋本《玉篇·五音之图》与“宫商” “五姓”之名
6
作者 郑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4,175,共6页
从汉魏至宋元的汉语语音史文献中常常提到"五音""五声""宫商角徵羽""五姓"等相关的名目,已有不少学者做过解释。"五音"在大多数文献中都用来指称声母的类别("唇牙喉舌齿")... 从汉魏至宋元的汉语语音史文献中常常提到"五音""五声""宫商角徵羽""五姓"等相关的名目,已有不少学者做过解释。"五音"在大多数文献中都用来指称声母的类别("唇牙喉舌齿"),"宫商"之名也有类似的涵义。论文中指出,宋本《玉篇》后附《五音之图》的"五音"包含了10个代表字,每组2个,一共五组。其区分标准并非声母、声调,也不是介音或主元音,而是"韵"的语音性质,即主元音和韵尾搭配后的五种不同的口腔发音状态。另外,汉代以来的文献资料里将"五姓"与"宫商"相联系,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而且历史上前后一致,很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篇》 音之图》 宫商角徵羽 五姓 汉语音韵史
下载PDF
敦煌五姓宅经中的四方文化探释
7
作者 刘艳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7-18,共2页
文章分析了P.2615《五姓阴阳宅经》中五姓造宅及其起墙时的顺序,认为这种顺序的规定与古人的文化观念相关。古人在造宅及起墙时运用五姓与五行的关系,运用避王的观念尽量做到择吉避凶。
关键词 敦煌五姓宅经 造宅 起墙 四方顺序 避王
下载PDF
历史时期五姓湖的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娜 《运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6-19,90,共5页
五姓湖是古代山西著名的湖泊,位于今永济县东北,是历史上曾被称为小江南的鱼米之乡。五姓湖自身具有丰枯盈缩的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但进入清代以后,五姓湖出现了干涸、湮废的趋势,究其原因,五姓湖的湮废是自然和人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五姓湖是古代山西著名的湖泊,位于今永济县东北,是历史上曾被称为小江南的鱼米之乡。五姓湖自身具有丰枯盈缩的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但进入清代以后,五姓湖出现了干涸、湮废的趋势,究其原因,五姓湖的湮废是自然和人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在五姓湖的变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五姓湖的干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 变迁 原因
下载PDF
广西灌阳县侯、梁、袁、蓝、潘五姓瑶民迁灌时间考证
9
作者 侯杰 《广西地方志》 2020年第4期61-66,共6页
位于桂北的灌阳县,地处楚尾粤头,是湘桂走廊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重要一环:设有西山、洞井两个瑶族乡,瑶族是全县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但对于其中一支“五姓瑶”的准确来源及迁入时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重要历史碑刻文字... 位于桂北的灌阳县,地处楚尾粤头,是湘桂走廊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重要一环:设有西山、洞井两个瑶族乡,瑶族是全县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但对于其中一支“五姓瑶”的准确来源及迁入时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重要历史碑刻文字与宗族谱牒、方志文献、官府文告的条分缕析、层层论证,厘清了“五姓瑶”的真实来源和迁入时间,有助于五姓瑶民正本清源、追根溯源,丰富地方乡土文化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阳县 五姓瑶民 迁灌时间
下载PDF
湖兴湖废:明清以来河东“五姓湖”的开发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海洋 张俊峰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8,共10页
本文在厘清长泽、张扬池、晋兴泽与五姓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五姓湖名称始于明代,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亦肇始于明代。明清两代为了维护解州盐池的安全和利益,河流改道或清淤并不率先考虑五姓湖的安危。在以盐池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中,... 本文在厘清长泽、张扬池、晋兴泽与五姓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五姓湖名称始于明代,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亦肇始于明代。明清两代为了维护解州盐池的安全和利益,河流改道或清淤并不率先考虑五姓湖的安危。在以盐池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中,五姓湖只是与涑水河、姚暹渠一样作为盐池的防洪体系而存在,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故而,明清两代五姓湖始终处于时兴时废的状态,其湖水的干涸并非近代以后才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五姓 开发 兴废 环境
原文传递
巴子五姓晋南结盟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历来多数学者认为,(世本)所载的五姓结盟、推巴氏务相为廪君的事件,发生在今鄂西的清江流域,时代约在春秋或战国后期。本文认为:王姓结盟并非在鄂西,而是在今晋南的涑水流域,廪君活动的时代是在商代中后期。首先,文章例举出晋... 历来多数学者认为,(世本)所载的五姓结盟、推巴氏务相为廪君的事件,发生在今鄂西的清江流域,时代约在春秋或战国后期。本文认为:王姓结盟并非在鄂西,而是在今晋南的涑水流域,廪君活动的时代是在商代中后期。首先,文章例举出晋南历史地名历(离)山、临猗(夷)、盐水、女盐泽、五姓湖等,分别与(世本)所载五姓结盟处的武落钟离山、夷水、夷城、盐阳等相对应。其次,从历史文献考察,文章考证了卜辞中的“巴方”地望在晋南。再次,通过检索姓氏之书,从诸姓考察可以看出,大约在商代中后期,巴、樊、相、郑、谭(郊)五姓曾共居晋南,此即五姓结盟的时空定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 晋南 水经注 盐水 清江流域 西南夷 后汉书 元和郡县图志 河南三门峡市 甲骨文
原文传递
五音姓利与北朝隋唐的葬埋择吉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北朝葬在子、午年者颇多,葬在五音姓利中的通月者亦众,说明五音姓利择吉法在北朝时期已经对葬埋择吉有一定影响。虽然五姓理论在唐初受到吕才的批判,且不被官方承认,皇帝葬埋择吉也不考虑五姓因素,但是有材料表明,五姓学说在唐代仍是广... 北朝葬在子、午年者颇多,葬在五音姓利中的通月者亦众,说明五音姓利择吉法在北朝时期已经对葬埋择吉有一定影响。虽然五姓理论在唐初受到吕才的批判,且不被官方承认,皇帝葬埋择吉也不考虑五姓因素,但是有材料表明,五姓学说在唐代仍是广为人知的观念,五音姓利择葬埋年、月、日之法在唐代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影响。逮至宋代,五音姓利择吉法成为官方承认的理论,进入了官修典籍,完成了从民间杂说到官方理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 葬埋习俗 择吉 墓志
下载PDF
敦煌写本《宅经·五姓同忌法》研究——兼与高田时雄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于柱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利用敦煌本葬书、传世史料与术数典籍综合考察了敦煌写本《宅经.五姓同忌法》,认为构成《五姓同忌法》的墓月、耗月与上利、下利等内容,是普遍适用于唐宋社会与敦煌地区五姓相宅、占墓等择吉习俗中的禁忌法则。并就《五姓同忌法》... 本文利用敦煌本葬书、传世史料与术数典籍综合考察了敦煌写本《宅经.五姓同忌法》,认为构成《五姓同忌法》的墓月、耗月与上利、下利等内容,是普遍适用于唐宋社会与敦煌地区五姓相宅、占墓等择吉习俗中的禁忌法则。并就《五姓同忌法》的基本概念、功能等问题与日本学者高田时雄先生进行了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宅经 五姓同忌法 禁忌
原文传递
册亨“五姓”被同化原因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列宁指出:“同化的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 民族同化的过程,有以暴力或特权等强制手段实现的建立在被同化民族的痛苦基础上的强制同化,和由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即在自然的情况... 列宁指出:“同化的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 民族同化的过程,有以暴力或特权等强制手段实现的建立在被同化民族的痛苦基础上的强制同化,和由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即在自然的情况下实现的自然同化两种。我国历史上民族同化的事实告诉我们:后进的民族总是被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民族同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还应该看到,同化的方式绝非仅仅上述两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殊的环境里,较先进的民族和压迫民族同样会被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同化。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姓 布依族人 原因初探 土司 民族同化 迎亲 册亨县 布依语 流官 新娘
原文传递
五姓村:走好振兴路 谱写共富曲
15
作者 刘怡然 《宁波通讯》 2022年第14期68-71,共4页
沿着杭沈线旁的一条小路驱车前往五姓村,当看到白鹭翩翩,稻秧茵茵,一派漠漠水田飞白鹭之景时,村子已近在咫尺。五姓村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东南部,东与历史文化古镇鸣鹤毗邻,南至上林湖栲栳山区,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横贯全村的东横河涓... 沿着杭沈线旁的一条小路驱车前往五姓村,当看到白鹭翩翩,稻秧茵茵,一派漠漠水田飞白鹭之景时,村子已近在咫尺。五姓村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东南部,东与历史文化古镇鸣鹤毗邻,南至上林湖栲栳山区,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横贯全村的东横河涓流不息,从南边的杨梅山流向北面的稻田,经过白墙黛瓦的毛家大院,也经过古色古香的毛大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五姓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湖 杨梅山 桥头镇 底蕴深厚 五姓 白鹭 慈溪市
原文传递
万历“播州之役”爆发原因再探——以“五司七姓”为中心进行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冉诗泽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4-5,共2页
明初在播州共设立十个土司,"五司"是距贵州较近的草塘、黄平、余庆、白泥、重安土司。随后播州崛起田、张、袁、卢、谭、罗、吴七姓豪族,是为土目。万历时期,"五司七姓"与播州宣慰司杨氏的矛盾激化,"五司七姓&... 明初在播州共设立十个土司,"五司"是距贵州较近的草塘、黄平、余庆、白泥、重安土司。随后播州崛起田、张、袁、卢、谭、罗、吴七姓豪族,是为土目。万历时期,"五司七姓"与播州宣慰司杨氏的矛盾激化,"五司七姓"之民告杨应龙谋反。朝廷命川贵官员处置,奏民又不断阻扰和破坏,使杨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引发"播州之役",播州改土归流,推动了与内地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 播州之役 司七
下载PDF
河北满族姓氏述略
17
作者 布尼阿林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0-54,76,共6页
河北省位于京、冿两市周围,是畿辅重地,首善之区。在清代为直隶省,直属于中央政府。清军入关后,即从辽沈地区调拨大批满洲八旗官兵移居此地,长期驻防。于是,这里便逐渐形成了许多满族聚居区。经过三百多年,其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不断发展... 河北省位于京、冿两市周围,是畿辅重地,首善之区。在清代为直隶省,直属于中央政府。清军入关后,即从辽沈地区调拨大批满洲八旗官兵移居此地,长期驻防。于是,这里便逐渐形成了许多满族聚居区。经过三百多年,其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壮大。据1988年底统计,全省满族人口巳达120多万人,在全国满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中,仅次于辽宁省而居于第二位。全省有青龙、丰宁两个满族自治县,有满族乡10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人 氏演变 满洲 爱新觉罗 八旗 五姓 正白旗 宽城 黄旗 正黄
下载PDF
刹那灭视域下的业果问题——读范文丽著《行为与因果》
18
作者 张与弛 《佛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消化、吸收后,唐代的中国佛教已然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性,不再亦步亦趋地跟从、效仿印度佛教。法相唯识宗及其“五姓各别”说的遇冷,就是有力佐证。然而,解蔽往往带来遮蔽。始自公元7世纪中叶,以法称为代表的印度论师们...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消化、吸收后,唐代的中国佛教已然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性,不再亦步亦趋地跟从、效仿印度佛教。法相唯识宗及其“五姓各别”说的遇冷,就是有力佐证。然而,解蔽往往带来遮蔽。始自公元7世纪中叶,以法称为代表的印度论师们以“量论”重新架构佛教思想,拓展了佛教义学的理论内涵。这极具哲学魅力、深受欧美佛教学术界研究推崇的印度后期佛教,在近代以前却几乎不为汉地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佛教 唯识宗 佛教义学 量论 佛教思想 魏晋南北朝 五姓 因果
下载PDF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士族圈内婚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3,共7页
《新唐书·柳芳传》借对士族社会的地域划分为后世保留了唐代社会士族圈内婚姻样态多样化的态势。京兆韦氏望重关辅,其婚姻关系在关陇士族圈内遍交著族,并以政治冠冕为取舍标准建构起相对稳固的婚姻交往对象。与山东五姓七族家族的... 《新唐书·柳芳传》借对士族社会的地域划分为后世保留了唐代社会士族圈内婚姻样态多样化的态势。京兆韦氏望重关辅,其婚姻关系在关陇士族圈内遍交著族,并以政治冠冕为取舍标准建构起相对稳固的婚姻交往对象。与山东五姓七族家族的婚姻往来,是其努力扩展家族社会关系版图和在文化精神上以当朝之"贵"抗往昔之"清"的重要尝试。山东士族固守汉魏门第观念而坚拒降身辱志,使得韦氏仅与山东五姓之衰房败支和北朝入关者互为婚嫁,而无法打入核心,其本质仍是"冠冕"门第婚姻的变态。韦氏家族在婚姻层面的固守与突围,凸显出唐代政治社会生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兆韦氏 关陇著族 山东五姓 圈内婚姻 门第观念
下载PDF
敦煌写本葬书中的古代敦煌丧葬民俗
20
作者 金身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敦煌写本葬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敦煌民间丧葬的民风民俗,如卜葬地、选择吉时良辰、六甲八卦冢与五姓丧葬方位禁忌、坟高形制、开故附新等,是研究古代敦煌民俗的重要资料。它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又可以通过与传世文献相互映证,解决... 敦煌写本葬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敦煌民间丧葬的民风民俗,如卜葬地、选择吉时良辰、六甲八卦冢与五姓丧葬方位禁忌、坟高形制、开故附新等,是研究古代敦煌民俗的重要资料。它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又可以通过与传世文献相互映证,解决一些相关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 择日 六甲八卦冢 五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