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扬红 邓英尔 +2 位作者 于静 张伟 翟小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五指山隧址区有10种岩溶形态,在隧址区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五指山地区岩溶发育的演化历史。采用径流模数法、年降雨有效渗入时间系数法及地下水动力系数法对各区段隧道涌水进行了计算,并对隧道贯通前后涌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五指... 五指山隧址区有10种岩溶形态,在隧址区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五指山地区岩溶发育的演化历史。采用径流模数法、年降雨有效渗入时间系数法及地下水动力系数法对各区段隧道涌水进行了计算,并对隧道贯通前后涌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位置有5处,其中进口段的"8.6"断层突水和出口段的膏溶角砾岩突水,突水量大,给隧道施工和隧址区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涌水动态变化
下载PDF
五指山隧道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动力分带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扬红 邓英尔 贾疏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4,178,共4页
五指山隧道施工时面临涌水量大及动态变化强烈等复杂水文地质问题。该文调查了隧址区地质环境,分析了隧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对比分析了隧址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隧址区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结果表明:⑴隧道涌水... 五指山隧道施工时面临涌水量大及动态变化强烈等复杂水文地质问题。该文调查了隧址区地质环境,分析了隧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对比分析了隧址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隧址区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结果表明:⑴隧道涌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进口段隧道涌水主要来自砂页岩含水层内的水,而出口段隧道涌水含有大量石膏溶滤水。⑵样品硫、氧同位素组成证实了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带均与浅表地下水的直接下渗有关。⑶隧道开拓过程中可以揭露到多个相互隔绝的地下水起源略有差异的含水带,而在浅表部存在一个沟通这些含水系的横向含水带将它们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隧道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动力分带 隧道涌水
下载PDF
京九铁路五指山隧道施工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永金 《隧道建设》 1995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以京九铁路赣粤省界至龙川段,里程DK498+890~DK503+345的五指山隧道施工为实例,探讨长大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关键词 隧道 京九铁路 工程施工 五指山隧道
下载PDF
乘火车旅行经过五指山隧道使旅客所受剂量的变化
4
作者 陈晓秋 李旭彤 +1 位作者 李桃生 杨端节 《铀矿冶》 CAS 2001年第3期179-183,共5页
以乘火车旅行经过五指山隧道使旅客所受剂量的变化 ,来说明五指山隧道建设工程这项实践 ,使得旅客所受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不仅没有增加 。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辐射照射 天然辐射 集体有效剂量 旅客 五指山隧道
下载PDF
五指山特长隧道特大突涌水坍方处理的泄水方案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先国 罗春雨 祁海军 《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7-221,共5页
介绍了五指山特长隧道发生特大突涌水和坍方的情况及坍方处理的关键,针对突水、坍方处理过程中涌水处理的困难及实际情况,提出了正面钻孔泄水、降低钻机标高钻孔泄水、横洞内钻孔泄水、迂回导坑泄水4种泄水方案,实践证明迂回导洞泄水方... 介绍了五指山特长隧道发生特大突涌水和坍方的情况及坍方处理的关键,针对突水、坍方处理过程中涌水处理的困难及实际情况,提出了正面钻孔泄水、降低钻机标高钻孔泄水、横洞内钻孔泄水、迂回导坑泄水4种泄水方案,实践证明迂回导洞泄水方案是成功的泄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隧道 突水 坍方 钻孔泄水 迂回导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