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五泻心汤及其类方方证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解培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4-1075,共2页
关键词 《伤寒论》 五泻心汤 五泻心汤类方
下载PDF
浅析《伤寒论》五泻心汤的鉴别应用
2
作者 余永林 胡锡元 《湖北中医杂志》 2002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伤寒论》 五泻心汤 鉴别应用 痞证
下载PDF
《伤寒论》五泻心汤方证辨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贾士杰 赵国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探讨五泻心汤方证辨析的三个要点:其一,痞之病位在胃,泻胃热是五泻心汤均具有的功效;其二,按之心下软与硬,并非辨痞证虚实的依据,而是辨邪之无形与有形的依据;其三,脾虚邪陷湿阻之痞,以甘补脾,非但无致满之嫌,且具消痞之功。
关键词 五泻心汤 痞满 病位 辨证 用药
下载PDF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不同用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树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9期56-56,共1页
《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张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鞭,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 《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张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鞭,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宿食等实邪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泻心汤 不同用法 讨论
下载PDF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鉴别与运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田效信 伊文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1期80-81,共2页
《伤寒论》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此书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书中的大部分方剂现在临床上仍应用广泛,疗效满意,堪称经典。其中的五泻心汤虽专为痞证而设,但其病因病机、主证、治则、煎服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应用时须... 《伤寒论》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此书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书中的大部分方剂现在临床上仍应用广泛,疗效满意,堪称经典。其中的五泻心汤虽专为痞证而设,但其病因病机、主证、治则、煎服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应用时须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五泻心汤 鉴别 应用
下载PDF
周楚良应用五泻心汤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谭贤龙 吴泽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7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周楚良 五泻心汤 中医经典 中医学会 医院副院长 行政工作 中医学生 中医临床
下载PDF
从仲景“五泻心汤”方证中探析相关脾胃病的治疗
7
作者 董云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9期90-90,共1页
"五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心下痞的一类方子,其在用药上体现了寒热并行,攻补同施的方法。临床治疗脾胃病只是辨证阴阳、寒热、虚实,远远不能很好治疗疾病,不要做到辩病与辨证结合,方证对应。脾胃为后天之本,中... "五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心下痞的一类方子,其在用药上体现了寒热并行,攻补同施的方法。临床治疗脾胃病只是辨证阴阳、寒热、虚实,远远不能很好治疗疾病,不要做到辩病与辨证结合,方证对应。脾胃为后天之本,中枢之位,患病复杂多样。"五泻心汤"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泻心汤 脾胃病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伤寒论》五泻心汤浅析
8
作者 邓程国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34,共1页
《伤寒论》五泻心汤浅析邓程国广西北海市中医院536000北海市新建路五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方严密,药味简练,配伍灵活,煎服法讲究,是《伤寒论》泻心汤类方中治疗"痞证"的著名方剂,为世人所推崇。兹就五泻心汤... 《伤寒论》五泻心汤浅析邓程国广西北海市中医院536000北海市新建路五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方严密,药味简练,配伍灵活,煎服法讲究,是《伤寒论》泻心汤类方中治疗"痞证"的著名方剂,为世人所推崇。兹就五泻心汤组方中药对配伍特点浅析如下:1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泻心汤 伤寒杂病论 中医学
下载PDF
五泻心汤浅析
9
作者 肖进顺 《实践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五泻心汤 辨证分析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徐荣谦用加减附子泻心汤治疗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10
作者 周远航 徐荣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附子泻心汤为张仲景创制之方剂,为五泻心汤之一。《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汪昂所云:“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始相当。”痞积本为热象,以大黄、黄连、... 附子泻心汤为张仲景创制之方剂,为五泻心汤之一。《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汪昂所云:“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始相当。”痞积本为热象,以大黄、黄连、黄芩清其热,附子温阳、维系阳气,治疗热痞兼表阳虚证。徐荣谦教授继承前贤之学术思想,以黄柏加入方中,必要时减去大黄,推广至上中下三焦之证治,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泻心汤 验案举隅 疑难杂证 治疗 《伤寒论》 五泻心汤 学术思想 张仲景
下载PDF
芩连治痞机理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彤伟 金东明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8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机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急慢性胆囊炎 《伤寒论》 消化性溃疡 五泻心汤 升降失调 慢性胃炎
下载PDF
中药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宝华 《光明中医》 2016年第5期666-667,共2页
目的观察五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30例,予五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随... 目的观察五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30例,予五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6.34±6.46)分,对照组(10.75±6.9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中医证候积分(6.15±6.03)分,对照组(10.57±7.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磨饮子合半夏泻心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名老中医江杨清辨析痞满经验浅谈 被引量:3
13
作者 弓敏 马可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33-634,637,共3页
痞满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心下满闷,痞塞不通,按之柔软而不痛,触之无形的病证[1]。此证常伴有脘腹胀满或轻度胃痛。纳少、嗳气、大便溏或不畅等,是临床较常见的胃肠病证。实际上,慢性胃炎、胃的功能性疾患、消化不良等大凡胃、肠... 痞满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心下满闷,痞塞不通,按之柔软而不痛,触之无形的病证[1]。此证常伴有脘腹胀满或轻度胃痛。纳少、嗳气、大便溏或不畅等,是临床较常见的胃肠病证。实际上,慢性胃炎、胃的功能性疾患、消化不良等大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心下、脘腹部位痞、满、胀等大致可参照痞满辨治。江杨清教授为第5 批学术经验师承导师,从医五十载,治疗此病症方面经验丰富,现总结其辨治痞满的经验,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实痞 虚痞 五泻心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