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1
作者 胡赫其 胡佳慧 +1 位作者 冯祯根 陈泽莉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5组临床疗效,比较5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后,5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5组BMI、F%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气滞血瘀组F%均低于肝肾阴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4组(P<0.05)。痰浊阻遏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脾肾阳虚组为80.0%,气滞血瘀组为85.0%,肝肾阴虚组为90.0%,阴虚阳亢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五脏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对痰浊阻遏证患者在改善TC方面优于其他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高脂血症 五脏别通 穴位埋线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