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斡旋五脏气机辨治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畅 张泽欣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0-494,共5页
总结汪受传教授斡旋五脏气机辨治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证经验。认为其病位在喉,发病与五脏气机失调相关,病因病机主要为风邪犯肺,脾虚生痰,心火炽盛,肾阴不足,引动肝风。临证以整体观为指导,五脏辨证为主法,据其病机变化施以肃肺、平肝... 总结汪受传教授斡旋五脏气机辨治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证经验。认为其病位在喉,发病与五脏气机失调相关,病因病机主要为风邪犯肺,脾虚生痰,心火炽盛,肾阴不足,引动肝风。临证以整体观为指导,五脏辨证为主法,据其病机变化施以肃肺、平肝、健脾、清心、滋肾之法,从而斡旋气机,降逆消声。同时注意顾护患儿情绪,调摄寒温,以期达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性抽动 五脏气 消声饮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与五脏气机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国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本文从血管性痴呆的病位着手 ,结合五脏气机的生理病理变化 。
关键词 五脏气 探讨 血管性痴呆 生理病理
下载PDF
从《内经》五脏气论老年人五脏病变 被引量:4
3
作者 蒋佳伟 王小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疾病发生不外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而老年人正气渐虚,故常易发病,且常五脏互相累及,相兼为病,本文结合《内经》五脏气之"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从"气"的角度,结合《内经》五脏气探讨老年... 疾病发生不外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而老年人正气渐虚,故常易发病,且常五脏互相累及,相兼为病,本文结合《内经》五脏气之"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从"气"的角度,结合《内经》五脏气探讨老年人五脏病变之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老年人 五脏气
下载PDF
从五脏气机论治功能性腹泻思路 被引量:4
4
作者 蔡芳 范苗苗 +2 位作者 王新菲 李静 牛学恩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2期52-53,共2页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泄泻范畴,病因多责之脾,但亦和心、肺、肝、肾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五脏气机方面详细论述功能性腹泻发生机理,广发思路,为临床泄泻辨证施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功能性腹泻 五脏气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姜树民从五脏气机升降治疗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诗文 姜树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1442-1445,共4页
姜树民,辽宁省名中医,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两位先师,精研脾胃病三十余载,临床经验颇丰,作者随师学习多年,并将导师从五脏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人之一身气机,... 姜树民,辽宁省名中医,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两位先师,精研脾胃病三十余载,临床经验颇丰,作者随师学习多年,并将导师从五脏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人之一身气机,升降有序,变化有常,皆仰赖于五脏之间气机的升降。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之疏泄、肺之肃降,一升一降,调节机体一身之气血,心肾上下相通,水火互济,一阴一阳,维持机体一身之气的平衡。以脾胃为中心,肝、肺、心、肾四脏协调共济,共同维持机体气机之升降,维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若中焦脾胃调控失健,则气机升降失司,余脏受累,百病由生。治疗上,重在恢复脾胃升降气机的功能,从而使心、肺气机下降,肝、肾之气上升,共同维持人体气机升降的和顺畅达,则病无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气机升降 经验 姜树民
下载PDF
王杏伯从五脏气论治白细胞减少症
6
作者 连毅坚 《四川中医》 1998年第2期2-3,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五脏气 五杏伯
下载PDF
吸嗅芳香,升清降浊强肺气
7
作者 周燕 张洁 沈潇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0期35-36,共2页
肺是体内气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在肺内进行短暂停留后,再将浊气呼出,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黄帝内经》提到:“诸气者,皆属于肺。”所谓“诸气”,就是指宗气、营气、卫气和真元之气等维持人体正常运行而不受... 肺是体内气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在肺内进行短暂停留后,再将浊气呼出,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黄帝内经》提到:“诸气者,皆属于肺。”所谓“诸气”,就是指宗气、营气、卫气和真元之气等维持人体正常运行而不受邪的正气。“肺气健旺,则五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在肺气的推动下,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随着秋天的到来,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要义在于防燥。结合肺喜润恶燥的特点,秋季养生,调养肺气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五脏 布散 体交换
下载PDF
王彦刚从“五脏气机升降”论治痞满经验撷英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晓梅 王彦刚 +1 位作者 袁宗洋 杨天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72-3474,共3页
痞满是中医常见病症,病情反复,病症繁多,病因病机多为表邪入里、食滞中阻、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药物所伤、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等,其核心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王彦刚教授从事脾胃病诊治多年,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擅从“五脏气... 痞满是中医常见病症,病情反复,病症繁多,病因病机多为表邪入里、食滞中阻、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药物所伤、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等,其核心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王彦刚教授从事脾胃病诊治多年,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擅从“五脏气机升降”论治痞满,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其治疗主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即升脾气、降胃气,辅以宣肺气、疏肝气、调肾气、养心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附验案一则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五脏气机升降 王彦刚 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五脏精气盛衰旺时规律探讨
9
作者 曹正同 段力 +1 位作者 武凤震 宋元泽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0期10-13,共4页
通过对既往文献分析,围绕五脏精气盛衰与时间规律,发掘五脏精气盛衰与时间的关系,即五脏盛衰旺时规律。五脏精气盛衰过程可以分为受气、生、旺、病、死、墓,简化为受气、生长阶段,旺盛阶段,病、衰亡阶段,休养阶段,这4个阶段阐释了五脏... 通过对既往文献分析,围绕五脏精气盛衰与时间规律,发掘五脏精气盛衰与时间的关系,即五脏盛衰旺时规律。五脏精气盛衰过程可以分为受气、生、旺、病、死、墓,简化为受气、生长阶段,旺盛阶段,病、衰亡阶段,休养阶段,这4个阶段阐释了五脏各自精气的循环变化过程。五脏精气盛衰的4个阶段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协助判断特定脏腑精气的发展倾向,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精气盛衰的4个阶段中,盛和衰两个极端提示脏腑精气在时间尺度中盛衰过程。根据五脏精气盛衰规律归纳出五脏旺时规律,分别为:肾水旺于子时,心火旺于午时,肝木旺于卯时,肺金旺于酉时,脾土旺于辰、戌、丑、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五脏 盛衰 五脏旺时 时间规律
下载PDF
从形气神论中医五脏 被引量:9
10
作者 施丽娟 梁永林 吴红彦 《中医研究》 2020年第7期1-3,共3页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由形、气、神3个要素组成。从形、气、神入手论述中医五脏,通过探讨五脏形、五脏气、五脏神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化中医学对五脏的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同层次的五脏病奠定理论依据,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五脏 五脏气 五脏
下载PDF
中风与五脏气机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菊枚 冯丝丝 +1 位作者 吕玉兰 顾力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4期91-94,共4页
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病因既有外邪侵袭引发之外因,亦有无外邪而发病之内因,但皆不离气血阴阳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失调;然而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血津液紊乱是气机失调的病理基础,故气机失调是中风病发病的关键... 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病因既有外邪侵袭引发之外因,亦有无外邪而发病之内因,但皆不离气血阴阳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失调;然而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血津液紊乱是气机失调的病理基础,故气机失调是中风病发病的关键病机。然其发生也与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论述了中风与五脏的相关性,从中风的病位着手,结合五脏气机的变化,探讨五脏气机失调与中风的密切关系,挖掘中医学从五脏气机论治中风的理论与实践,并且与现代临床相结合,对于进一步提高中风病的防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五脏气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论气血与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从临床实践及实用的角度 ,分析了气血、五脏精气、五脏阴阳的概念及其关系 ,认为气血与五脏精气阴阳是两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系统 ,将脏气与脏血对举 ,诠释“五脏皆有气血”的说法 。
关键词 五脏 五脏阴阳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浅谈五脏之气理论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凤琴 《陕西中医》 2010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五脏 临床指导 理论 中医学理论 经络之 生理作用 人体之 脏腑之
下载PDF
五脏精气阴阳概念别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广仁 《陕西中医函授》 2000年第4期5-8,共4页
对五脏之精、气、阴阳的基本概念作了讨论,认为五脏之精是藏于五脏中的液态精华物质,五脏之气是分布于五脏的无形而运动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极细微物质,五脏之阴阳是五脏之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五脏之阳是其气中具有温煦... 对五脏之精、气、阴阳的基本概念作了讨论,认为五脏之精是藏于五脏中的液态精华物质,五脏之气是分布于五脏的无形而运动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极细微物质,五脏之阴阳是五脏之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五脏之阳是其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是其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并用此基本概念诠释了各脏精气阴阳的具体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之精 五脏 五脏之阴 五及之阳
下载PDF
卜献春基于五脏气机论治代谢综合征经验
15
作者 姚宥如 卜献春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7期43-45,共3页
介绍卜献春教授基于五脏气机论治代谢综合征(MS)经验。卜教授认为MS的病机主要以脏腑虚损为本,以痰、湿、浊、瘀为标,其病机变化不离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和,故论治当以调气为贵。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脾失调、痰浊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证,... 介绍卜献春教授基于五脏气机论治代谢综合征(MS)经验。卜教授认为MS的病机主要以脏腑虚损为本,以痰、湿、浊、瘀为标,其病机变化不离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和,故论治当以调气为贵。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脾失调、痰浊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证,分别予以大柴胡汤加减、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味、归脾汤合金匮肾气丸汤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五脏气 名医经验 卜献春
原文传递
从五脏化五气理论认识抑郁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苗苗 张明宽 +3 位作者 韩穆轩 马月香 吴建林 魏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5-68,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疾病,属中医情志学范畴。中医学无抑郁症病名,但在历代文献记载中,其典型症状可与中医郁证、不寐、脏躁、卑惵互参。《黄帝内经》对情志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疾病,属中医情志学范畴。中医学无抑郁症病名,但在历代文献记载中,其典型症状可与中医郁证、不寐、脏躁、卑惵互参。《黄帝内经》对情志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情志产生及变化的认识基于“五脏藏神”理论,其包含的五脏、神、气机均是影响情志的关键因素。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确论述了精神心理活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即主导情感活动的七情由脏腑藏精化气所产生,并提出了异常情志与气机变化及一脏一志相对应的关系。作者拟从《黄帝内经》“五脏化五气”角度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化五 抑郁症
下载PDF
左韬从“五脏之气”论治络瘀暴盲 被引量:3
17
作者 千运龙 赵磊 左韬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83-887,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导致中老年视力障碍的常见瞳神疾病,属于中医络瘀暴盲范畴。左韬教授根据脏腑、气血理论,提出从五脏之气辨治络瘀暴盲。血液的正常运行与五脏之气密切相关,一脏或多脏的脏气功能失常,皆可影响血运而致目络瘀阻,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导致中老年视力障碍的常见瞳神疾病,属于中医络瘀暴盲范畴。左韬教授根据脏腑、气血理论,提出从五脏之气辨治络瘀暴盲。血液的正常运行与五脏之气密切相关,一脏或多脏的脏气功能失常,皆可影响血运而致目络瘀阻,血溢脉外,临床上分为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证;脾不统血,血溢络外证;脾失健运,痰瘀互结证;肺失宣肃,水湿停滞证;肺气不足,目络闭塞证;心气不足,目络失养证;肾气亏虚,水湿上犯证。治疗多针对五脏之气从虚或从郁论治,气不足而“虚”者予以益气补虚之法,气不畅而“郁”者予以行气开郁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瘀
下载PDF
基于文献探讨“脾主五脏之气”学术思想理论溯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元洁 张哲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筛查梳理,探讨"脾主五脏之气"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古代文献及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脾论治"五脏相关疾病的临床文献,分别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脾主五脏...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筛查梳理,探讨"脾主五脏之气"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古代文献及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脾论治"五脏相关疾病的临床文献,分别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脾主五脏之气"着重于从整体角度研究机体的功能活动,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相一致,临床上"从脾论治"五脏相关疾病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文章通过中国古代思维方式阐述"脾主五脏之气"理论的哲学自然基础,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论诠释及现代临床试验,体现了"脾主五脏之气"学术思想对临床治疗的理论支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脾主运化 脾主统血 从脾论治
下载PDF
五脏之气交变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东垣 《中医药通报》 2016年第3期40-40,共1页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九窍 《难经》 目盲 音声 脱精 五精 耀光
下载PDF
人参能补五脏之元气
20
作者 陈国华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22期25-25,共1页
《药性歌括四百味》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说明人参擅治元气亏损。 元气,又名原气,多数医家皆解释为肾气。人参是否只能补益肾气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参除补益肾中之元气外,尚有补益心、肝、脾、肺元气之作用。何以这样说呢?有... 《药性歌括四百味》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说明人参擅治元气亏损。 元气,又名原气,多数医家皆解释为肾气。人参是否只能补益肾气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参除补益肾中之元气外,尚有补益心、肝、脾、肺元气之作用。何以这样说呢?有下述四个理由:一、五脏之气,皆称元气。如《金匮要略》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加人参汤 五脏 《金匮要略》 五脏 炙甘草汤 补益肾 《脾胃论》 免疫功能 《神农本草经》 竹叶石膏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