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五脏调节学说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定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略论五脏调节学说*蔡定芳(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脏象研究室上海200040)脏象学说是中医生理学与病理学的集中体现,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 略论五脏调节学说*蔡定芳(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脏象研究室上海200040)脏象学说是中医生理学与病理学的集中体现,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形见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心、肝、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脏腑学说 五脏调节
下载PDF
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 被引量:40
2
作者 岳广欣 黄启福 +1 位作者 陈家旭 贾春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85-588,共4页
七情发生涉及了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由本性演化出的欲求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七情活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受五脏的调节,其中心是七情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七情调畅的保障,脾胃是七情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 七情发生涉及了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由本性演化出的欲求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七情活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受五脏的调节,其中心是七情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七情调畅的保障,脾胃是七情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动之辅脏,肾是七情发生的根本,五脏协调一致、相互作用产生了七情的各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 五脏调节 心肾相交 神志 君火 相火
下载PDF
论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中医调节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3期119-120,共2页
本文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五脏调节和药方方剂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经过了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过程,也可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调节、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 五脏调节 药方方剂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中医调节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景利 《辽宁体育科技》 2005年第6期42-42,45,共2页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辩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经过了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过程,并可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状态的改变,运动性疲劳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辩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经过了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过程,并可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状态的改变,运动性疲劳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型和湿热内生型;中医调节机制以肝为核心,有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根据辩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筛选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 五脏调节 方药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
5
作者 鞠宝兆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25-26,共2页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辨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发生过程,并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态的改变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辨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发生过程,并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态的改变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型和湿热内生型;调节机制以肝为核心,有赖于五脏功能协调;根据辨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筛选了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调节机制 方药筛选规律 五脏调节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