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白五花土增产培肥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邰立民 张云华 +1 位作者 张玉庚 刘桂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4-27,35,共5页
经连续四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白五花土上施用有机肥,有明显的培肥增产效果,并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在有机肥源有限地区,采用两年为一个周期集中施用,对白五花土有很好的培肥增产效果。
关键词 有机肥 施用方式 五花土培肥
下载PDF
枣阳东赵湖再次出土青铜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正国 《江汉考古》 1984年第1期106-106,共1页
枣阳吴店公社东赵湖大队连继出土了三次青铜器(详见83年《江汉考古》第3期)83年四月中旬再次出土了一组青铜器(?鼎),出土的地点在前次出土的地点(曹门湾)以北二百米处,同处在一条土岗上。由于现场被破坏,出土情况不详,但听当事人讲及现... 枣阳吴店公社东赵湖大队连继出土了三次青铜器(详见83年《江汉考古》第3期)83年四月中旬再次出土了一组青铜器(?鼎),出土的地点在前次出土的地点(曹门湾)以北二百米处,同处在一条土岗上。由于现场被破坏,出土情况不详,但听当事人讲及现场观察,这组青铜器是出于一个长方形土竖穴墓中。墓坑内填有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竖穴墓 考古 长方形 江汉 公社 现场观察 当事人 五花土 随葬品
下载PDF
哲盟农田主要土壤肥力调查报告
3
作者 张振石 张玉霞 +3 位作者 刘桂华 蒋凤芹 张岩 梁敏学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178-179,共2页
1调查的目的、时间及范围为了解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哲盟农田主要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以指导科学施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于1997年春对通辽市、科左中旗、开鲁县3个旗县市的农田主要土壤灰色草甸... 1调查的目的、时间及范围为了解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哲盟农田主要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以指导科学施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于1997年春对通辽市、科左中旗、开鲁县3个旗县市的农田主要土壤灰色草甸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一次调查,共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肥力 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钾 壤普查 速效磷 冲积物 农田 生产力水平 五花土
下载PDF
哲盟农田主要土壤灰色草甸土钾素现状及补钾对策
4
作者 张振石 张岩 +2 位作者 蒋凤芹 张乐群 尉迟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213-215,共2页
关键词 草甸 壤钾素含量 五花土 有机肥 哲盟 补钾对策 内蒙古 农田 玉米秸秆 施用量
下载PDF
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柱 周厚强 刘润清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9,103,共13页
为了配合云梦县公安局的“三所”建设工程,1989年10—12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孝感地区博物馆和云梦县博物馆参加,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龙岗秦汉墓地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发掘墓葬九座(M<sub>1</sub>—M<sub>9... 为了配合云梦县公安局的“三所”建设工程,1989年10—12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孝感地区博物馆和云梦县博物馆参加,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龙岗秦汉墓地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发掘墓葬九座(M<sub>1</sub>—M<sub>9</sub>),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见附表)。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文物考古 博物馆 秦汉 墓葬形制 随葬品 五花土 湖北省 二层台 腹径
下载PDF
湖北省云梦珍珠坡M17、M18发掘简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国平 田桂萍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7,共3页
为配合梦泽大道扩建工程,1991年10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孝感地区博物馆和云梦县博物馆参加,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珍珠坡 M17、M18进行抢救性发掘。具体情况如下:一。
关键词 湖北省 珍珠 博物馆 文物考古 二层台 扩建工程 发掘简报 五花土 具体情况 地理位置
下载PDF
湖北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7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50,100,共12页
为了配合云梦县城“梦泽大道”的东南路段扩建工程,我们在做好“珍珠坡古墓地”发掘的同时(简报载《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于1991年10月6日——11月2日,对龙岗秦汉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区位于第一次发掘区(简报载《江汉考古... 为了配合云梦县城“梦泽大道”的东南路段扩建工程,我们在做好“珍珠坡古墓地”发掘的同时(简报载《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于1991年10月6日——11月2日,对龙岗秦汉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区位于第一次发掘区(简报载《江汉考古》1990年3期)的南边,共发掘墓葬六座,编号M10——M15(见附表)。发掘结束后,随即进行全面的室内整理,现将这批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层台 发掘简报 五花土 秦汉 龙岗 陶器 随葬品 战国晚期 西汉早期
下载PDF
当阳季家湖楚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8
作者 余秀翠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19,共3页
当阳季家湖楚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家湖以南约10公里处的草埠湖农场三分场(图一)。1974年3月。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楚墓 湖北省 圆形环 博物馆 五花土 扣合 墓葬 腹径 铜器
下载PDF
论楚国墓葬形制及其同中原的区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公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我国先秦的墓葬形制,经历了一个由“墓而不坟”到“墓而坟”的演变过程。《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既得[将父母]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另据《礼记·檀... 我国先秦的墓葬形制,经历了一个由“墓而不坟”到“墓而坟”的演变过程。《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既得[将父母]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另据《礼记·檀弓下》,深悉周礼的季札葬子,“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水经注》卷二十四对此释曰:“奉高县县北有关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国也,丧子于赢博之间,即此处。”这些记述透露:中原地区坟丘或墓葬的兴建,约始于春秋晚期。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中原地区发现了不少属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坟丘,有的规模还相当之大,如河南固始侯古堆大墓,燕下都九女台墓区的16号墓,临淄旧址南墙外的郎家庄1号墓等,说明入战国后兴建坟丘式墓葬的习俗已得到广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 墓道 膏泥 墓葬形制 二层台 腰坑 台阶 台山 五花土 楚国
下载PDF
江陵纪南城陕家湾楚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0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4,共2页
陕家湾位于纪南城西北部的徐岗村,墓地在陕家湾的东南侧。墓地为一片高坡地带。南侧和东侧为一片低凹地。向东约300米为朱河,北距纪南城北墙约180米(图一)。
关键词 纪南城 楚墓 江陵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西北部 发掘简报 五花土 东岳庙 腹径
下载PDF
黄州龙王山砖厂战国墓葬发掘简讯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佳红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0-100,共1页
1989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县博物馆联合发掘了黄冈地区黄冈县黄州龙王山砖厂取土揭露的一座战国墓葬。墓葬位于砖厂北部山坡的顶端,带有斜坡墓道,墓向为北偏东68°。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四壁向内倾斜,... 1989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县博物馆联合发掘了黄冈地区黄冈县黄州龙王山砖厂取土揭露的一座战国墓葬。墓葬位于砖厂北部山坡的顶端,带有斜坡墓道,墓向为北偏东68°。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四壁向内倾斜,墓口长6.10米、宽5.70米、深5.68米;墓底长3.56米、宽2.72米;墓道长7.60米。填土上部为掺杂白膏泥的呈红色或黄褐色的五花土,椁室上部和四周填塞青膏泥。葬具为单棺单椁。椁室长3.O4米、宽2.17米、深1.03米,由椁盖板、挡板、壁板、底板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葬 文物考古 湖北省 博物馆 五花土 墓葬形制 长方形 葬具 龙王山
下载PDF
墓室的密封性与文物保存状恣
12
作者 后德俊 《江汉考古》 1984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墓葬的发掘中,人们常常发现那些地下文物的保存情况不仅与时代、地点、墓室结构的不同而互有差异,甚至同一时代、同一地点,主要结构相近的墓葬其保存情况也往往不同;但在某些场合,一些墓葬的保存情况又十分相近。例如位于现今随州市... 在墓葬的发掘中,人们常常发现那些地下文物的保存情况不仅与时代、地点、墓室结构的不同而互有差异,甚至同一时代、同一地点,主要结构相近的墓葬其保存情况也往往不同;但在某些场合,一些墓葬的保存情况又十分相近。例如位于现今随州市的擂鼓墩一号墓与二号墓,时代基本上相差不远,两墓也仅相距百余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存 墓葬 文物 丝织品保存 保存状态 五花土 凤凰山 陶器 玉石器
下载PDF
试论江陵楚墓的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耀钧 《江汉考古》 1980年第2期31-35,共5页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疆域辽阔,“地方五千里”;物产丰富,“为天下饶”。它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与北方文学,遥相辉映。江陵纪南城是楚国的都城——郢。
关键词 楚墓 江陵 楚文化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 纪南城 地方特点 五花土 镇墓兽 随葬器物
下载PDF
对“四号坑”调查钻探情况的补充说明
14
作者 程学华 王育龙 《文博》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秦俑馆在对第二号兵马俑坑正式发掘的同时,对二、三号俑坑间的“四号坑”(原探名废弃坑)的西北隅也进行了清理发掘.保护了发掘遗迹;并对坑的范围作了明显的保护标志.这对于保护遗址遗迹和对秦兵马俑坑一组的全面研究,深入探讨,无疑是一... 秦俑馆在对第二号兵马俑坑正式发掘的同时,对二、三号俑坑间的“四号坑”(原探名废弃坑)的西北隅也进行了清理发掘.保护了发掘遗迹;并对坑的范围作了明显的保护标志.这对于保护遗址遗迹和对秦兵马俑坑一组的全面研究,深入探讨,无疑是一种科学的措举.这个坑钻探发现后,未作过正式报导.袁仲一先生和我在《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结语中写了:“在二,三号俑坑间,还有一个未建成的废弃坑,面积4600平方米,仅有土扩,未发现木构建筑遗迹及铺地砖,也未见陶俑,陶马等文物.这有可能是拟议中的一个军阵.因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暴发,而未能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葬坑 补充说明 秦始皇陵 兵马俑坑 秦始皇帝陵 清理简报 斜坡道 五花土 自然淤积 砾石堆积
下载PDF
山东日照崮河崖出土一批青铜器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深富 《考古》 1984年第7期594-597,606+674,共6页
崮河崖村位于日照县县城南7.4公里处。1976年3月上旬,崮河崖大队社员在崮河东岸、崮河崖村东南720米处之东岭(又名下林)取士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图一)。该大队负责同志向县文化主管部门作了汇报。
关键词 青铜器 山东日照 墓葬形制 图版 文物 社员 铜器纹饰 五花土 随葬品
原文传递
安徽省繁昌县平铺土墩墓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鸠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土墩墓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平铺乡西部的丘陵山地上,这里分布着一个土墩墓群,当地群众称这些土墩为"万牛墩"。土墩墓分布比较密集,从平铺乡向西延伸达五公里的范围。由于窑厂取土,土墩的封土已被挖去东北部的四分之一。在县... 土墩墓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平铺乡西部的丘陵山地上,这里分布着一个土墩墓群,当地群众称这些土墩为"万牛墩"。土墩墓分布比较密集,从平铺乡向西延伸达五公里的范围。由于窑厂取土,土墩的封土已被挖去东北部的四分之一。在县文物组陈衍麟同志的配合下,我们清理了这座土墩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墓 印纹硬陶 平铺 丘陵山地 分布比 文物 陶坛 东北部 五花土
原文传递
重庆市南岸区的两座西汉土坑墓 被引量:6
17
作者 龚廷万 庄燕和 《文物》 1982年第7期28-29,共2页
1978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长航疗养院内挖土石方时,出土了青铜剑等器物。重庆市博物馆随即派人清理,清理过程中,发现该处为两座墓葬。这两座墓葬,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马鞍山山腰,编为马鞍山一号墓和二号墓。一号墓方向北偏东30度,墓室... 1978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长航疗养院内挖土石方时,出土了青铜剑等器物。重庆市博物馆随即派人清理,清理过程中,发现该处为两座墓葬。这两座墓葬,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马鞍山山腰,编为马鞍山一号墓和二号墓。一号墓方向北偏东30度,墓室已遭破坏。墓口离地表深1.48、长4.77、宽3.18、墓底距地表深2.07、长4.77、宽2.44米。填土为五花土。在随葬品附近有白膏泥和炭黑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南岸区 马鞍山 墓葬 器物 五花土 随葬品 疗养院 青铜剑 石方
原文传递
浙江乐清县发现五代土坑墓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同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764-765,762,共3页
1986年6月,在乐清县盘石乡重石村四房山,农民挖土时发现三座土坑墓,我处闻讯即派人与乐清县文物馆一起进行抢救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三座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编号为M1、M2、M3。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四周墓壁为较硬的风化石... 1986年6月,在乐清县盘石乡重石村四房山,农民挖土时发现三座土坑墓,我处闻讯即派人与乐清县文物馆一起进行抢救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三座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编号为M1、M2、M3。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四周墓壁为较硬的风化石层,墓内填五花土;墓底有一层较薄的木炭,未见人骨架、棺木。M3墓底发现一些长约10厘米的方锥形棺钉。现将各墓的形状、尺寸、方向、随葬品列于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五代 随葬品 竖穴坑墓 胎骨 墓葬形制 五花土 化石层 铜镜 口径
原文传递
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51
19
作者 陈振裕 《考古学报》 1986年第4期479-525,535-546,共59页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汉墓,曾先后发表过两批资料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历史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为全面了解睡虎地秦汉墓整个墓地的情况,自1978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由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部主持,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云梦县文化馆参加,...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汉墓,曾先后发表过两批资料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历史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为全面了解睡虎地秦汉墓整个墓地的情况,自1978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由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部主持,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云梦县文化馆参加,又发掘了二十五座墓(编号M15—28、43—53)(图一),同时在大坟头一号墓的东南约300米处发掘了两座西汉墓(即大坟头M2、M3)。本报告就是这次发掘的二十七座秦汉墓的全部资料(墓号前加"大"字的为大坟头汉墓,未注明者为睡虎地的墓)。报告由郝勤建同志照相,金木清、朱红、刘明怀同志绘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博物馆 针刻 外底 发掘报告 图版 秦汉 五花土 随葬器物 口径 底径
原文传递
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41
20
作者 孙秉根 《考古》 1983年第6期501-511,577-579+584,共15页
1973年冬至1974年夏,我队在安阳殷墟西区的孝民屯南地,配合安阳钢铁厂的基建工程,先后发掘了一批殷墓、隋墓和晋墓。殷墓和隋墓的资料均已发表,现再将这批晋墓的资料整理发表于后:
关键词 图版 民屯 随葬器物 竖穴坑墓 安阳殷墟 鞍桥 墓葬形制 五花土 马具 铆钉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