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尚书》“五誓”看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小姣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一部最早记载夏、商、周时期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源头。它以记言为主,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该书中的"五誓"就是统治者宣扬治国思想...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一部最早记载夏、商、周时期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源头。它以记言为主,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该书中的"五誓"就是统治者宣扬治国思想的典型之作。从治国思想核心的天命观、任人唯亲和选贤举能的任命观、严厉惩处的军纪观和不得外戚干政的执政观四个方面,对《尚书》中体现的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五誓
上古时期
治国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五誓”比较谈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大烛
《武夷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对今文《尚书》中的“五誓”,分别从战事情况、发誓者形象、敌方罪状和军纪刑罚等四个方面作了一个平行性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情况。
关键词
尚书
五誓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85-88,共4页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制定了一项移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政策,叫做“殖产兴业”。殖产兴业的具体方针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制定了一项移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政策,叫做“殖产兴业”。殖产兴业的具体方针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五
条
誓
文
幕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新政府的舆论策略
4
作者
王文勋
张文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Z期83-84,共2页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之时,局势混乱,新政府虽然在夺取政权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该如何取得民众真正的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佐幕派利用舆论试图挽回旧幕府统治的行为启示了新政府,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为此,明治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之时,局势混乱,新政府虽然在夺取政权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该如何取得民众真正的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佐幕派利用舆论试图挽回旧幕府统治的行为启示了新政府,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为此,明治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扭转舆论导向,引导舆论朝支持新政权的方向发展。幕府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明治维新
佐幕
新政权
政官
五
条
誓
文
新兴传媒
岸田吟香
传播面
江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
5
作者
周颂伦
《日本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42-48,共7页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周颂伦从1868年王政复古到1889年宪法颁布,或再稍延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21年或27年时期,是近代日本国家草创、建立阶段。以1881年的所谓“明治14年政变”为界...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周颂伦从1868年王政复古到1889年宪法颁布,或再稍延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21年或27年时期,是近代日本国家草创、建立阶段。以1881年的所谓“明治14年政变”为界,此阶段似又可分为不同的立国理念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产兴业
大久保利通
日本
明治政府
民权运动
五
条
誓
文
工业化
理念
国立国会图书馆
伊藤博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泽谕吉思想述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宋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81-85,共5页
在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代,福泽谕吉提出实行“开国”学习西方“技艺”。19世纪60年代福泽三次出国,考察欧美先进国家,促使他改革思想最终形成。福泽的主体思想是依据国情学习西方,实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把日本建设成为“文明国家”...
在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代,福泽谕吉提出实行“开国”学习西方“技艺”。19世纪60年代福泽三次出国,考察欧美先进国家,促使他改革思想最终形成。福泽的主体思想是依据国情学习西方,实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把日本建设成为“文明国家”。福泽的“文明国家”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福泽思想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启蒙思想宣传促进了国民的“开化”意识,为日本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进行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同时,也为这场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际材料。后期,福泽思想转向保守、右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国政策
文明国家
五
条
誓
文
明六社
自由民权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近代日本教育改革
7
作者
刘敬文
《日本研究》
1988年第3期90-94,共5页
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它不但促成了以产业革命为前提的近代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奠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基础。一、“富国强兵”——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它不但促成了以产业革命为前提的近代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奠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基础。一、“富国强兵”——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国策,是日本政府所做的重大战略抉择。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富国强兵”是战略目标,“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则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基本政策,而“文明开化”同时又是“殖产兴业”的前提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殖产兴业
明治政府
教育近代化
战略抉择
五
条
誓
文
帝国大学
私人办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工业化时期科技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8
作者
黄梦平
《科技管理研究》
1983年第4期45-48,共4页
一般认为,日本的崛起始于明治时代(1867—1912),到大正时期(1912—1926)即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面貌。历时十七个月(1866—1868)的戊辰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揭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天皇政府在五条誓文中郑重提出“求知识于世界...
一般认为,日本的崛起始于明治时代(1867—1912),到大正时期(1912—1926)即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面貌。历时十七个月(1866—1868)的戊辰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揭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天皇政府在五条誓文中郑重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的国策宣言。至此,日本基本上扫清了封建政治障碍,走上通过发展科学与教育,实现工业革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戊辰战争
皇基
五
条
誓
文
工业化时期
明治时代
明治政府
科技发展
荷兰文
大久保利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治维新的系统模型——近代日本民族活力的源泉
9
作者
张敬秀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14-114,共1页
一、暴力革命系统:明治维新何以使幕府垮台,新政权何以诞生呢?这是几个方面耦合,使合力达到了一个能够引起质变的阈值,即所有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各个方面的函数值相交在某一点或接近到某一区间,形成为最优化的变革条件,才会突然以新的...
一、暴力革命系统:明治维新何以使幕府垮台,新政权何以诞生呢?这是几个方面耦合,使合力达到了一个能够引起质变的阈值,即所有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各个方面的函数值相交在某一点或接近到某一区间,形成为最优化的变革条件,才会突然以新的形式组织起来。明治维新的暴力革命系统分为几个小的子系统:王政复古、戊辰战争、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平定武士叛乱,以及自由民权运动中的暴动、起义。各个子系统共同促进,相互激荡,振荡频率达到了一个高峰临界值,即共振波突然变成了波峰,发生了断裂、质变。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戎变法之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戊辰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暴力革命
新政权
自由民权运动
最优化
五
条
誓
文
临界值
发展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末期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10
作者
王留栓
《复旦教育》
2002年第2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20世纪末期
日本高等教育
“
五
条
誓
文”
国防化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
11
作者
武寅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92,共9页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武寅日本资产阶级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初期,而立法机构的发展演变在宪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明治初期频繁的政治改革过程中,立法机构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一、以《政体书》颁布为标...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武寅日本资产阶级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初期,而立法机构的发展演变在宪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明治初期频繁的政治改革过程中,立法机构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一、以《政体书》颁布为标志的《政体书》体制阶段;二、对《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机构
元老院
三权分立
新政府
前引书
日本
五
条
誓
文
行政官
政体
议员
原文传递
明治维新:人才录用的革命
12
作者
清水唯一郎
周志国(译)
王耀振(校)
《南开日本研究》
2018年第1期58-68,共11页
前言:复古、革命还是革新明治维新一词在国外怎样翻译?思考这一问题,或许会对考察明治维新带来新的视角。英语的译法是Meiji Restoration①。这一译法应该是考虑'王政复古'而得来的。以现在的研究水准来看,通常认为太政官制象征...
前言:复古、革命还是革新明治维新一词在国外怎样翻译?思考这一问题,或许会对考察明治维新带来新的视角。英语的译法是Meiji Restoration①。这一译法应该是考虑'王政复古'而得来的。以现在的研究水准来看,通常认为太政官制象征的'复古'色彩是为了便于争取反对势力的支持,而并不是维新的实质。近年来有人尝试从比较革命史的角度,将明治维新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政府
五
条
誓
文
自由民权运动
江户时代
日本近代化
原文传递
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地理
13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15年第10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五
条
誓
文》
《辛丑条约》
科学考察站
东部沿海地区
流水作用
专业镇
昆仑站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尚书》“五誓”看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小姣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文摘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一部最早记载夏、商、周时期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源头。它以记言为主,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该书中的"五誓"就是统治者宣扬治国思想的典型之作。从治国思想核心的天命观、任人唯亲和选贤举能的任命观、严厉惩处的军纪观和不得外戚干政的执政观四个方面,对《尚书》中体现的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尚书
五誓
上古时期
治国思想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五誓”比较谈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大烛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文摘
本文对今文《尚书》中的“五誓”,分别从战事情况、发誓者形象、敌方罪状和军纪刑罚等四个方面作了一个平行性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情况。
关键词
尚书
五誓
比较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铭
机构
辽宁大学留学生院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85-88,共4页
文摘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制定了一项移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政策,叫做“殖产兴业”。殖产兴业的具体方针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累,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五
条
誓
文
幕府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新政府的舆论策略
4
作者
王文勋
张文颖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Z期83-84,共2页
文摘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之时,局势混乱,新政府虽然在夺取政权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该如何取得民众真正的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佐幕派利用舆论试图挽回旧幕府统治的行为启示了新政府,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为此,明治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扭转舆论导向,引导舆论朝支持新政权的方向发展。幕府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关键词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明治维新
佐幕
新政权
政官
五
条
誓
文
新兴传媒
岸田吟香
传播面
江户
分类号
G219.3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
5
作者
周颂伦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42-48,共7页
文摘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周颂伦从1868年王政复古到1889年宪法颁布,或再稍延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21年或27年时期,是近代日本国家草创、建立阶段。以1881年的所谓“明治14年政变”为界,此阶段似又可分为不同的立国理念同...
关键词
殖产兴业
大久保利通
日本
明治政府
民权运动
五
条
誓
文
工业化
理念
国立国会图书馆
伊藤博文
分类号
K313.4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泽谕吉思想述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宋华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81-85,共5页
文摘
在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代,福泽谕吉提出实行“开国”学习西方“技艺”。19世纪60年代福泽三次出国,考察欧美先进国家,促使他改革思想最终形成。福泽的主体思想是依据国情学习西方,实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把日本建设成为“文明国家”。福泽的“文明国家”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福泽思想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启蒙思想宣传促进了国民的“开化”意识,为日本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进行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同时,也为这场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际材料。后期,福泽思想转向保守、右倾。
关键词
锁国政策
文明国家
五
条
誓
文
明六社
自由民权运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近代日本教育改革
7
作者
刘敬文
机构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研究》
1988年第3期90-94,共5页
文摘
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它不但促成了以产业革命为前提的近代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奠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基础。一、“富国强兵”——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国策,是日本政府所做的重大战略抉择。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富国强兵”是战略目标,“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则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基本政策,而“文明开化”同时又是“殖产兴业”的前提和条件。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殖产兴业
明治政府
教育近代化
战略抉择
五
条
誓
文
帝国大学
私人办学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工业化时期科技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8
作者
黄梦平
机构
夏门大学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1983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摘
一般认为,日本的崛起始于明治时代(1867—1912),到大正时期(1912—1926)即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面貌。历时十七个月(1866—1868)的戊辰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揭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天皇政府在五条誓文中郑重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的国策宣言。至此,日本基本上扫清了封建政治障碍,走上通过发展科学与教育,实现工业革命的道路。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戊辰战争
皇基
五
条
誓
文
工业化时期
明治时代
明治政府
科技发展
荷兰文
大久保利通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治维新的系统模型——近代日本民族活力的源泉
9
作者
张敬秀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14-114,共1页
文摘
一、暴力革命系统:明治维新何以使幕府垮台,新政权何以诞生呢?这是几个方面耦合,使合力达到了一个能够引起质变的阈值,即所有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各个方面的函数值相交在某一点或接近到某一区间,形成为最优化的变革条件,才会突然以新的形式组织起来。明治维新的暴力革命系统分为几个小的子系统:王政复古、戊辰战争、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平定武士叛乱,以及自由民权运动中的暴动、起义。各个子系统共同促进,相互激荡,振荡频率达到了一个高峰临界值,即共振波突然变成了波峰,发生了断裂、质变。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戎变法之失败。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戊辰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暴力革命
新政权
自由民权运动
最优化
五
条
誓
文
临界值
发展模型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末期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10
作者
王留栓
出处
《复旦教育》
2002年第2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20世纪末期
日本高等教育
“
五
条
誓
文”
国防化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
G649.31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
11
作者
武寅
机构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92,共9页
文摘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武寅日本资产阶级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初期,而立法机构的发展演变在宪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明治初期频繁的政治改革过程中,立法机构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一、以《政体书》颁布为标志的《政体书》体制阶段;二、对《政...
关键词
立法机构
元老院
三权分立
新政府
前引书
日本
五
条
誓
文
行政官
政体
议员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治维新:人才录用的革命
12
作者
清水唯一郎
周志国(译)
王耀振(校)
机构
庆应义塾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出处
《南开日本研究》
2018年第1期58-68,共11页
文摘
前言:复古、革命还是革新明治维新一词在国外怎样翻译?思考这一问题,或许会对考察明治维新带来新的视角。英语的译法是Meiji Restoration①。这一译法应该是考虑'王政复古'而得来的。以现在的研究水准来看,通常认为太政官制象征的'复古'色彩是为了便于争取反对势力的支持,而并不是维新的实质。近年来有人尝试从比较革命史的角度,将明治维新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明治政府
五
条
誓
文
自由民权运动
江户时代
日本近代化
分类号
K313.4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地理
13
出处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15年第10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五
条
誓
文》
《辛丑条约》
科学考察站
东部沿海地区
流水作用
专业镇
昆仑站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尚书》“五誓”看上古时期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
刘小姣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尚书》“五誓”比较谈
张大烛
《武夷学院学报》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新政府的舆论策略
王文勋
张文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
周颂伦
《日本研究》
CSSCI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福泽谕吉思想述论
宋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近代日本教育改革
刘敬文
《日本研究》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日本工业化时期科技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黄梦平
《科技管理研究》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明治维新的系统模型——近代日本民族活力的源泉
张敬秀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世纪末期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王留栓
《复旦教育》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明治初期日本立法机构
武寅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原文传递
12
明治维新:人才录用的革命
清水唯一郎
周志国(译)
王耀振(校)
《南开日本研究》
2018
0
原文传递
13
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地理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