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兆静 张钦弟 +2 位作者 李豪 白玉宏 毕润成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五鹿山暴马丁香林中频度较高的34个木本植物优势种,56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不显著负关联,表...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五鹿山暴马丁香林中频度较高的34个木本植物优势种,56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不显著负关联,表明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顶级状态。χ2检验结果中,有216个种对呈正相关,34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626;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149个种对呈正相关,412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362;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206个种对呈正相关,36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6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比Pearson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群落 种间关联 方差比率 2×2联列表 相关检验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白皮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首军 何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以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白皮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方调查,对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植物共有32科45属61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30科43属58种;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和重要值等指标来看,群落具... 以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白皮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方调查,对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植物共有32科45属61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30科43属58种;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和重要值等指标来看,群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种;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3个亚层;白皮松种群在每一个乔木亚层中都有出现,是该群落的优势种群;样地内所有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形,几种优势种树种的径级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倒"J"形、双峰形和倒"W"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白皮松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海拔格局 被引量:40
3
作者 何艳华 闫明 +3 位作者 张钦弟 张直峰 苗艳明 毕润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52-2462,共11页
在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地,以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各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结果表明:乔木层的胸高截面积沿海拔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α多样性,乔木层丰... 在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地,以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各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结果表明:乔木层的胸高截面积沿海拔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α多样性,乔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都呈显著的单峰分布格局(P<0.01),灌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大体呈以中高海拔1507m为峰值的偏峰分布格局,均匀度指数大体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草本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较低海拔下随海拔升高递减,较高海拔下变化不大,均匀度指数大体呈递增趋势;β多样性大体呈"~"型变化;γ多样性,大体呈单峰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地带性植被以及群落内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广义可加模型 海拔格局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小蠹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
作者 符学军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4期211-213,共3页
近年来,在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中,油松小蠹虫的发生日益严重。为加强油松小蠹虫防治工作,保护并促进油松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深入分析了油松小蠹虫防治工作存在的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药剂防治存在局限性、天敌防治技术应... 近年来,在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中,油松小蠹虫的发生日益严重。为加强油松小蠹虫防治工作,保护并促进油松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深入分析了油松小蠹虫防治工作存在的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药剂防治存在局限性、天敌防治技术应用不足及林分结构管理不当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智能监测预警体系、开发引进新型药剂并交替用药、强化天敌防治技术应用及加强林分结构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小蠹虫 综合防治 智能监测 山西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玲 景慎好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696-698,共3页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南端,主要保护以褐马鸡为主的野生动物和白皮松林、辽东栎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960种,脊椎动物252种,真菌132种,昆虫800余种。在调查研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南端,主要保护以褐马鸡为主的野生动物和白皮松林、辽东栎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960种,脊椎动物252种,真菌132种,昆虫800余种。在调查研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主要保护价值进行了总结,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 白皮松 辽东栎林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3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的应用研究——以山西省五鹿山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红兵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文章对“3S”技术的意义与发展,“3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分析和管理有关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3S”建设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3s 自然保护区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晓宁 张钦弟 +3 位作者 闫明 苗艳明 李晓丽 毕润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2-716,759,共6页
根据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57个样地调查资料,通过TWINSPIN聚类分析对该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划分群丛类型作为资源轴,计算了乔木和灌木树种Shannon-Wiener和Hurbert生态位宽度及Morisita重叠指数。结果表明:油松群落共划分为... 根据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57个样地调查资料,通过TWINSPIN聚类分析对该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划分群丛类型作为资源轴,计算了乔木和灌木树种Shannon-Wiener和Hurbert生态位宽度及Morisita重叠指数。结果表明:油松群落共划分为7个群丛。乔木层油松、辽东栎、茶条槭的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和Hurbert生态位宽度)较大,LB和HB分别是1.656、1.404、1.047和0.948、0.735、0.386。灌木层水栒子、土庄绣线菊、陕西荚蒾的生态位宽度较大,LB和HB分别是1.562、1.401、1.300和0.512、0.447、0.389。乔木层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占6%(>0.8),中度重叠的占10%(0.6~0.8),小于0.6的低度重叠的占84%,灌木层高度重叠者占7%(>0.8),中度重叠者占10.39%(0.6~0.8),小于0.6的低度重叠者占82.25%。说明油松群落组成植物对当地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资源环境利用能力,种间竞争较小,有些物种的生态位明显趋于特化,群落处于共摊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孟龙飞 张钦弟 +1 位作者 闫明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6-72,共7页
本文以五鹿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植物区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五鹿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山西省
下载PDF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冠 王诚吉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2012年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及蒲县县志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五鹿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五鹿山有药用植物45科128属179种;最丰富的科为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种数≥10),最丰富的属是蒿属... 以2012年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及蒲县县志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五鹿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五鹿山有药用植物45科128属179种;最丰富的科为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种数≥10),最丰富的属是蒿属、堇菜属(种数>5);大多药用植物分布高差为400m以下(含400m),80.4%分布在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植物药用部位以全草为主;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数的50.8%;有党参、苦参、地黄、黄芩、北柴胡5种道地药材;有珍稀濒危濒危植物5科7属7种;植物药用功能主要为清热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多样性 垂直带分布 药用部位 生活型 道地药材 药用功能 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浅谈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以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国栋 《山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当今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为例,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及其生态旅游,并且提... 随着当今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为例,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及其生态旅游,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其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旅游 效益 建议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丛群落类型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致远 《山西林业》 2023年第1期32-33,56,共3页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丛群落在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灌丛群落类型及特点,提出了对这些灌丛群落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山西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灌丛群落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木古树现状研究
12
作者 石筠丞 《花卉》 2020年第18期131-132,共2页
古树名木是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的珍贵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科学与人文价值。本文利用访问座谈、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普查与研究,对保护区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保护等级与... 古树名木是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的珍贵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科学与人文价值。本文利用访问座谈、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普查与研究,对保护区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保护等级与地域分布进行了总结。通过排查,发现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挖掘整理古树名木资源,提出科学管护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诸方面的价值,促进保护区对古树名木管护工作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现状研究 对策建议 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五鹿山种子植物名录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学智 苏俊霞 +7 位作者 刘维仲 王玉燕 张丽萍 毕润成 李晓峰 黄磊 李俊峰 崔本一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2-79,共8页
五鹿山是山西省人民政府1993年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世界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同时保护以油松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山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山西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对五鹿山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等进... 五鹿山是山西省人民政府1993年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世界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同时保护以油松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山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山西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对五鹿山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五鹿山保护区的核心区即五鹿山主峰,朝阳沟等,外围区郭家洼、豆角沟、磨沟、黑虎沟、阁老掌、及过渡区五龙洞、张公庄等区域.基本摸清了五鹿山的植物资源状况.经过三次深入的调查,共采集标本约3000余份,分属73科、256属、40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植物资源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旅游生态价值与保护措施
14
作者 刘秀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2024年第24期8285-8291,共7页
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南端,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识别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具体而言,研究目标包... 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南端,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识别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具体而言,研究目标包括通过调查和分析五鹿山植物种类、分布和生态功能,评估其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作用。研究还评估了现有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识别了现存的不足和挑战,特别关注珍稀濒危植物和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旨在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利用,确保其生态功能的长期维持。这些策略包括合理的分区管理、完善的监测体系、提高科研水平,以及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和社区共管项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长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类似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生态价值 保护策略 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