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油套管二氧化碳腐蚀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珣 姜放 +2 位作者 陈文梅 戴海黔 曹晓燕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3,共4页
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油气田常用的油套管材料N80钢、1Cr钢、3Cr钢和13Cr钢在井下高温高压动态(液相介质流速为2.62m/s)环境下的CO2腐蚀。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0℃和110℃、CO2压力为0.03MPa和1.48... 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油气田常用的油套管材料N80钢、1Cr钢、3Cr钢和13Cr钢在井下高温高压动态(液相介质流速为2.62m/s)环境下的CO2腐蚀。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0℃和110℃、CO2压力为0.03MPa和1.488MPa的井下腐蚀环境中,油气田生产中常用的油套管材料的腐蚀程度排序为:3Cr>1Cr>N80>13Cr钢;在此条件下的耐腐蚀能力方面,1Cr和3Cr钢没有表现出优势;13Cr钢具有良好的耐CO2腐蚀性能;N80钢和3Cr钢在井下油中的腐蚀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套管 高温高压 CO2腐蚀
下载PDF
井下工具油浸试验系统 被引量:13
2
作者 边江 韩进 +4 位作者 汪韶明 蓝钢华 赵斌 王隆慧 王秀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4,91-92,共2页
根据油田开发需要,建成了井下工具实验室。该实验室同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其中的一套油浸试验系统属国内领先水平,它主要由油浸试验井、试验系统流程、自动化监控及配套设施四大部分组成。油浸试验井采用立式安装... 根据油田开发需要,建成了井下工具实验室。该实验室同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其中的一套油浸试验系统属国内领先水平,它主要由油浸试验井、试验系统流程、自动化监控及配套设施四大部分组成。油浸试验井采用立式安装,模拟井下状态更加真实,可完成对101.6~177.8mm(4~7英寸)系列井下工具在温度180℃、压力120MPa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油浸性能检测,并可模拟井下两级三段管柱工作状态,实现对管柱的性能测试,为井下工具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工具浸试验系统 井下工具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 计量认证 自动化监控 配套设施
下载PDF
井下潜油电泵机组变频电压消压器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丽丽 卢晓云 +2 位作者 孙文峰 高金兰 杨莉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8年第7期550-554,共5页
潜油电泵在变频驱动时,潜油电机星点处会产生较高的共模电压和高次谐波,严重危害潜油电泵机组井下系统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潜油电泵机组井下变频电压消压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压器能有效抑制电动机星点处产生的共模... 潜油电泵在变频驱动时,潜油电机星点处会产生较高的共模电压和高次谐波,严重危害潜油电泵机组井下系统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潜油电泵机组井下变频电压消压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压器能有效抑制电动机星点处产生的共模电压与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压消压器 井下电泵 共模电压 高次谐波 变频器 RC新型网络 谐波抑制
下载PDF
螺杆泵井下防反转泄油装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洪海 常瑞清 陈兆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结构 工作原理 螺杆泵 井下防反转泄装置 结构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潜油电泵井下温度压力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山 崔景欣 徐作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0期80-81,共2页
文章针对潜油电泵井下温度压力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地面系统利用星点等势法为井下监测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并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实时处理和传输,从而实现对潜油电泵井下工作状态的在线监测。井下监测系统将传感器信号通过预处理,转... 文章针对潜油电泵井下温度压力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地面系统利用星点等势法为井下监测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并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实时处理和传输,从而实现对潜油电泵井下工作状态的在线监测。井下监测系统将传感器信号通过预处理,转换为电流信号后利用铠皮通道传输至地面。同时通过不同的地面系统供电电压来对压力和温度的测量进行切换。实验表明,本系统采用的供电方式简便,信号传输效率高,地面数据处理电路可靠性高,其为优化潜油电泵井下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泵井下温度压力监测 星点等势法 电流传输信号
下载PDF
石油大学井下油气探测技术通过鉴定
6
《乙醛醋酸化工》 2016年第1期46-46,共1页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肖立志、乔文孝、鞠晓东、赵昆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井下油气探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科学院贾承造院士等9位行业专家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理论技术水平高,生产应用成效好。该...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肖立志、乔文孝、鞠晓东、赵昆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井下油气探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科学院贾承造院士等9位行业专家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理论技术水平高,生产应用成效好。该项成果主要在井周多维核磁共振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 贾承造 乔文 理论技术 探测技术 关键技术创新 中国石大学 中国科学院 应用成效 常规
原文传递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现状及发展
7
作者 沈广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4期302-302,共1页
随着我国石油油气的深度开发,促使在油水井井下作业中,经常会发生井喷的安全事故。而这一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油井损坏与报废,严重的还会对整个油气田造成影响,危害社会大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所以石油... 随着我国石油油气的深度开发,促使在油水井井下作业中,经常会发生井喷的安全事故。而这一现象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油井损坏与报废,严重的还会对整个油气田造成影响,危害社会大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所以石油开采企业重视井控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井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以便提高油水井井下作业水平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井下作业 井控技术
下载PDF
利用井下水包油乳化开采稠油
8
作者 王卫星 黄丽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0年第6期89-94,共6页
利用以往的生产工艺开采高粘重油是极为困难的,特别是当原油粘度大大地超过火驱法采油的初始标准时,问题就更为突出。
关键词 开采 井下水包乳化液 火烧 SPCK-1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环空测试配套技术——KYP8/65—1偏心抽油井口装置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凤池 《新疆石油科技》 1992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疆石油局机械厂在借鉴江汉油田研制的抽油井偏心井口和我局油田工艺研究所研制的抽油井偏心井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完善,其设计工具有独特之处,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密封可靠,耐高压等优点,现场使用,不需...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疆石油局机械厂在借鉴江汉油田研制的抽油井偏心井口和我局油田工艺研究所研制的抽油井偏心井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完善,其设计工具有独特之处,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密封可靠,耐高压等优点,现场使用,不需停产可完成抽油井下测试作业。目前,油田上已应用机械厂制造的偏心井口300余套,工作正常,使用方便,为推动新疆石油局抽油井环空测试、测压工作进一步开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测试 KYP8/65 井口压力 新疆石 井下油 盘根 井动态 二厂
下载PDF
DO带式除油机
10
作者 贺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2期56-,共1页
焦坪矿区投产的3对矿井(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在生产中屡见原油(石油)从煤层顶板及巷道底板中喷出或渗出,并和井下涌水混合在一起,漂浮于巷道水沟流水的表面。在井下条件,原油中的轻质油易于挥发,增加了矿井瓦斯涌出量,既污染了空气... 焦坪矿区投产的3对矿井(陈家山、下石节、崔家沟)在生产中屡见原油(石油)从煤层顶板及巷道底板中喷出或渗出,并和井下涌水混合在一起,漂浮于巷道水沟流水的表面。在井下条件,原油中的轻质油易于挥发,增加了矿井瓦斯涌出量,既污染了空气,又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有效的分离井下油水,并以机械分离代替人工分离,提高除油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对DO带式除油机半工业性试验证明,该机在井下分离油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 DO 矿井瓦斯涌出量 巷道底板 井下油 机械分离 井下条件 人工分离 下石
下载PDF
超稠油下泵初期掺稀油降粘工艺研究
11
作者 顾艳秋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4期309-309,共1页
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造成下泵初期的井底温场较低,吞吐半径受限,油层供液能力下降,稳产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为了解决超稠油油藏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电热杆加热和后期掺稀油... 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造成下泵初期的井底温场较低,吞吐半径受限,油层供液能力下降,稳产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为了解决超稠油油藏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电热杆加热和后期掺稀油方式生产。但经过生产实践,暴露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下泵初期井底温场低、泵下加热困难、油井返工几率大、油井生产效果差等。通过反复实践,我们提出了掺油泵提压,实现下泵早期地下掺油,有效建立井底温场,提高油井周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 下泵初期 井底温场 提前井下
下载PDF
Clay Minerals Properties as Downhole Formation Pressure Indicator
12
作者 Dmitry Kozhevnikov Kazimir Kovalenko Andrey Gorodnov Ivan Deshenenkov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The successful estimation of formation pressures (or formation pore gradient) is fundamental and the basis for many engineering works including drilling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on log data are used fo... The successful estimation of formation pressures (or formation pore gradient) is fundamental and the basis for many engineering works including drilling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on log data are used for formation pressure calculation. Modern techniques for pressure prediction have several disadvantages, notably, incorrect account of the downhole nonsteady thermal field and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We propose a way to overcome listed shortcomings: a technique for thermal field proper account while formation pressure estimation and a petrophysical model, which reflects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y minerals composition and rock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lo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on pressure clay minerals OVERPRESSURE temperature effect UNDERCOMPACTION PETROPHYSICS log data.
下载PDF
Real-tim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ambient monitoring in underground mines
13
作者 Gillies A D S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1年第3期225-231,共7页
A real-tim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DPM) monitor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e of the successful National In- 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NIOSH) designed Personal Dust Monitor (PDM) unit. The ... A real-tim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DPM) monitor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e of the successful National In- 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NIOSH) designed Personal Dust Monitor (PDM) unit. The objectives of a recently completed Australian Coal Association Research Program (ACARP) study was to modify the PDM to measure the submicrometre fraction of the aerosol in a real-time monitoring underground instrument. Mine testing focused on use of the monitor in engineering evaluations of Longwall (LW) moves demonstrated how DPM concentrations from vehicles fluctuate under varying ventilation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is reviewe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SKC DPM measurement system and real-time DPM monitors were conducted and results from eight mines show a cor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the new monitor DPM mass ranging from 0.45 to 0.82 with R2〉0.86 in all but two cases. This differences in suspected to be due to variations from mine to mine in aspects such as mine atmospheric contamination, vehicle fleet variations, fuel type, engine maintenance, engine combustion efficiency, engine behavior or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submicrometre aerosol. Real-time monitoring clearly reflects the movement of individual diesel vehicles and allows pin-pointing of high exposure zones such as those encountered where various vehicles engage in intense work in areas of constrained or difficult ventilation. DPM shift average monitoring approaches do not readily allow successful engineering evaluation exercises to determine acceptability of pollution levels. Identification of high DPM concentration zones allows efficient modification of mine ventilation, operator positioning and other work practices to reduce miners' exposures without waiting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total carbon elemental carbon
下载PDF
井下驱动泵用自动泄压装置的原理及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丁涌 蒋海岩 +2 位作者 田相雷 袁士宝 赵黎明 《矿山机械》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井下驱动举升工艺应用过程中,关机停产会使系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导致电动机反转造成生产事故;如果释放不及时将造成憋压,不仅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井下驱... 在井下驱动举升工艺应用过程中,关机停产会使系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导致电动机反转造成生产事故;如果释放不及时将造成憋压,不仅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井下驱动举升工艺的自动泄压装置,除了在关机停产后防止电动机反转之外,还可以及时将油管内积存的多余能量安全释放,减少作业工序,降低费用,该装置因其造价较低,可用于直井和斜井中的井下驱动举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压 井下 反转 驱动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