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中19-6气田裂缝性低渗巨厚储层立体井网部署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先红 范廷恩 +2 位作者 范洪军 王帅 牛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渤中19-6气田为裂缝性低渗巨厚储层,如何开展井网部署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了微观渗流模型,模型尺寸为30 cm(高)×80 cm(长)×1 cm(厚);模型基质平均渗透率为0.1 mD,裂缝平均渗透率为2~4 mD;采取注气开发的方式,注气井部... 渤中19-6气田为裂缝性低渗巨厚储层,如何开展井网部署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了微观渗流模型,模型尺寸为30 cm(高)×80 cm(长)×1 cm(厚);模型基质平均渗透率为0.1 mD,裂缝平均渗透率为2~4 mD;采取注气开发的方式,注气井部署在储层上1/3处,生产井全部射开气层。实验结果表明,裂缝性巨厚储层应充分利用重力辅助驱油机理进行开发。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及气驱开发效果,开展了立体注采井位、井轨迹数值模拟研究、合理注采井距公式推导。结果表明,储层顶部注气、中下部采气的空间立体井网开发效果较好;井方位角及注采井主流线方向与裂缝走向呈45°夹角,可提高单井产量,增大注气波及面积,增强气驱开发效果;根据裂缝分布及公式计算,确定合理井距为1000~1200 m。本文研究在渤中19-6试验区进行了现场应用,单井平均钻遇裂缝密度3.6条/m,开发井实施后初期产能较同类型储层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低渗透巨厚储层 凝析气藏 立体井网气驱开发机理 注采井网部署 井距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发育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永峰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98-98,105,共2页
本文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及发育模式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对纵向上有2套及2套以上含气主力层系的叠合区块,进行直井立体开发;对于单套主力气层发育区,采用水平井开发,从而利用一场多井的空间井网体系,实现了大牛地气田低成本高效开发。
关键词 砂体叠置 井网立体开发 大牛地气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