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系统分析住靖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井间储层连通性判断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丽萍 李跃刚 《低渗透油气田》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在气田开发早期,如何准确有效地判断井间储层连通性一直是困扰开发工作者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开发井有效部署的关键。本文在评价地质层位对比和地震横向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在靖边气田将压力系统分析用于井间储层连通性判断。在确... 在气田开发早期,如何准确有效地判断井间储层连通性一直是困扰开发工作者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开发井有效部署的关键。本文在评价地质层位对比和地震横向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在靖边气田将压力系统分析用于井间储层连通性判断。在确保原始地层压力可靠的前提下,提出的“就近、局部、外延”压力系统分析判断井间储层连通性方法.经井间干扰试井和气井实际钻探结果检验是有效可靠的;同时也是非常简捷经济的。该方法在靖边气田开发井井部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靖边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统 井间储层连通性 开发井部署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井间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鲁港 李后强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1997年第5期369-374,共6页
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的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储层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 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的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储层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对辽河油田开13井区,牛心坨地区做了大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较好地定量描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宏观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可信度,与地震解释,地质研究结合在一起,能进一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井间储层描述 应用 研究 R/S分析 分形插值 油气藏
全文增补中
一种描述井间储层的新技术——轨道震源
3
作者 张小平 《世界石油工业》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一种研究井间储层地质特征的新技术--轨道震源。该技术是在地表或井下激发圆形及椭圆形偏振横波的一种地震方法。经过10多年研究,目前用该技术已能有效地了解探井之间的储层地质特征,同时对加强井间地震测量、VSP测量、... 介绍了一种研究井间储层地质特征的新技术--轨道震源。该技术是在地表或井下激发圆形及椭圆形偏振横波的一种地震方法。经过10多年研究,目前用该技术已能有效地了解探井之间的储层地质特征,同时对加强井间地震测量、VSP测量、物性测井(PPL)等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井间储层 轨道震源 测井
下载PDF
井间储层输导及渗透特性综述
4
作者 周泊霖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当前,针对储层的刻画及研究方法已有众多,但是对于井间的储层研究还是缺乏针对性,尤其在井间储层的输导和渗透特性处于薄弱。通过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井间储层的输导和渗滤能力的研究基础在渗透率,关键在孔隙结构,整体围绕渗透非均质... 当前,针对储层的刻画及研究方法已有众多,但是对于井间的储层研究还是缺乏针对性,尤其在井间储层的输导和渗透特性处于薄弱。通过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井间储层的输导和渗滤能力的研究基础在渗透率,关键在孔隙结构,整体围绕渗透非均质。研究薄弱环节有二:1.通过渗透率反映井间储层输导的体现形式较为单一,且与动力的匹配程度较低;2.对于地下井间储层长距离横向尺度渗透输导的研究,其整体把握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储层 输导特性 渗透率 非均质 孔隙结构
下载PDF
高分辨率储层反演和井间储层预测在温米油田开发中应用研究
5
作者 齐红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应用EPS软件的独特的拟声波时差曲线构建技术和全局寻优的模拟退火方法解宽带约束反演最优化问题算法,在相同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下,取得了高分辨率和高符合率的反演结果,克服了依靠钻井资料预测井间储层误差偏大的问题,使储层反演技术首... 应用EPS软件的独特的拟声波时差曲线构建技术和全局寻优的模拟退火方法解宽带约束反演最优化问题算法,在相同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下,取得了高分辨率和高符合率的反演结果,克服了依靠钻井资料预测井间储层误差偏大的问题,使储层反演技术首次应用于温米油田开发调整中,使得油田开发中的精细油藏描述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反演 井间储层预测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一种用于井间储层参数预测的新方法
6
作者 姜萍 《测井与射孔》 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
高含水后期的油田,研究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是油藏描述的核心,在确定单井储层参数的基础上,结合井位坐标,提出了利用高阶累积量分析方法和状态转移方程,实现井间储层参数预测。运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萨南地区投产井进行处理,取得... 高含水后期的油田,研究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是油藏描述的核心,在确定单井储层参数的基础上,结合井位坐标,提出了利用高阶累积量分析方法和状态转移方程,实现井间储层参数预测。运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萨南地区投产井进行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储层参数预测 高阶累积量分析 状态转移方程
下载PDF
井间砂体分布的布尔条件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国庆 李娟 邓长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62-63,共2页
针对布尔模拟中存在的模拟结果很难忠实于条件数据、数据不易条件化等问题 ,提出了实现布尔条件模拟的两步模拟方法。实例研究表明 ,使用上述方法解决了布尔模拟中数据难条件化的问题 ,模拟结果更贴近地下砂体的空间分布的真实情况 。
关键词 油气井 布尔条件 井间储层 模拟 砂岩体 数学模型 概率
下载PDF
辽河油田杜84块辨状河砂体储层砂体构型分析
8
作者 孙一夫 《内江科技》 2018年第10期26-27,共2页
以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R5组为例,提出了冲积扇扇缘亚相辨状河微相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即基于辨状河现代沉积原形模型,应用动、静态资料在井间识别河道主体砂,进行井间储层砂体构型预测,结合三维对比界面拟合技术,建立辨状河砂体三... 以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R5组为例,提出了冲积扇扇缘亚相辨状河微相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即基于辨状河现代沉积原形模型,应用动、静态资料在井间识别河道主体砂,进行井间储层砂体构型预测,结合三维对比界面拟合技术,建立辨状河砂体三维展布精细模型,深化储层内部结构和剩余油的分布认识,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构型分析 杜84块 辽河油田 砂体 剩余油挖潜 井间储层 现代沉积
下载PDF
波形分析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鹏 隋波 彭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0期21-23,共3页
利用波形分析对涠西南凹陷流三段进行地震相划分及储层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波形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波形与井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波形与储层发育程度关系,通过研究不同沉积模式、不同区域下的储层,发现波形信息有所差别,... 利用波形分析对涠西南凹陷流三段进行地震相划分及储层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波形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波形与井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波形与储层发育程度关系,通过研究不同沉积模式、不同区域下的储层,发现波形信息有所差别,这些差别是影响波形分析效果的重要方面;波形分类还要参照地质认识,反复调试波形参数,使波形分类与地质认识相结合,最终划分出合理的地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析 井间储层预测 地震相
下载PDF
油田高含水期评价剩余油分布的一种新方法
10
作者 姜萍 赵平 《测井与射孔》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对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评价,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尤其是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剩余由分布的评价,对优化加密井钻井井位,加强油藏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利用测井信息和油藏工程信息,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 对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评价,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尤其是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剩余由分布的评价,对优化加密井钻井井位,加强油藏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利用测井信息和油藏工程信息,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进而利用储层连通性评价剩余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评价 高含水期 注水开发油田 油田采收率 储层连通性 后期开采 油藏管理 工程信息 测井信息 井间储层 加密井 井位 钻井
下载PDF
Variable-grid reverse-time migration of different seismic survey data 被引量:4
11
作者 Sun Xiao-Dong Li Zhen-Chun Jia Yan-Ru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517-522,621,共7页
With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resolution imaging of complex subsurface structures, thin layers and hidden reservoirs, borehole and cross-well seismic migration methods have become important. However, large differ... With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resolution imaging of complex subsurface structures, thin layers and hidden reservoirs, borehole and cross-well seismic migration methods have become important. However, large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he frequency bandwidth between the surface, borehole, and cross-well surveys. Thus, variable-grid- based algorithms have been adapted to reverse-time migration. Further, we introduce Lanczos filtering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wavefield calculations as well as to decrease the artificial reflections that are caused due to the variable grid size. Finally, we observ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surface survey, borehole, and cross-well seismic data suggests improvements in the delineation of minor fractures and steeply dipping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well seismic variable-grid Lanczos filter reverse time mig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