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评价井网调整开发效果
1
作者 陈晶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大庆油田X区块二三次井网注采井距大、动用差,通过层系井网调整为一套井网开发,实施半年后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产量递减加大的问题。利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将监测解释结果视纯异常环形图与砂体展布图叠加,结合油田开发动态生产数据... 大庆油田X区块二三次井网注采井距大、动用差,通过层系井网调整为一套井网开发,实施半年后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产量递减加大的问题。利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将监测解释结果视纯异常环形图与砂体展布图叠加,结合油田开发动态生产数据及同位素监测资料分析层系井网优化调整后注水优势推进方向和水驱前缘波及形态。针对注水平面波及均匀性较差的实际,实施针对性措施调整42口井,调整后区块自然递减率减缓了5.73%,年含水上升速度下降0.80%,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井间电位监测为层系井网优化效果评价和调整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电位监测 优势渗流通道 水驱前缘 自然递减率 动用厚度 井网优化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治理重32井区稠油油藏地表汽窜 被引量:2
2
作者 霍进 桑林翔 +2 位作者 李建新 张元 杨宇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96,共2页
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自2007年投产后,至2011年2月,共有地表汽窜影响区域6个,汽窜点13个,减产317.7 t/d,导致247.3×104t地质储量无法动用。通过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查清地表汽窜通道,采用高温封堵技术从地下封堵汽... 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自2007年投产后,至2011年2月,共有地表汽窜影响区域6个,汽窜点13个,减产317.7 t/d,导致247.3×104t地质储量无法动用。通过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查清地表汽窜通道,采用高温封堵技术从地下封堵汽窜节点井,从根源上治理地表汽窜,措施成功率达100%,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地表汽窜 井间电位监测 汽窜通道 节点井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