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工艺及其品质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日斌 汪学德 +1 位作者 鞠阳 马素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以脱皮芝麻冷榨饼为原料,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以芝麻油萃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次数6次,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芝麻油萃取率达98.57%。所得芝... 以脱皮芝麻冷榨饼为原料,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以芝麻油萃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次数6次,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芝麻油萃取率达98.57%。所得芝麻油品质好,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成品芝麻油标准。所得芝麻粕色泽浅,粗蛋白含量达49.08%,氮溶解指数为14.02%,是很好的植物蛋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芝麻冷榨饼 亚临界丁烷萃取 芝麻油 芝麻粕
下载PDF
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制备大豆胚芽油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燕鹏 许春芳 +3 位作者 孙晓梅 齐玉堂 胡志雄 张维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以大豆胚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亚临界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的工艺条件,并与正己烷萃取工艺对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40目,萃取温度50℃,每次萃... 以大豆胚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亚临界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的工艺条件,并与正己烷萃取工艺对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40目,萃取温度50℃,每次萃取时间40 min,萃取5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胚芽出油率可达95.0%。与正己烷萃取工艺相比,亚临界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含量均较高,尤其是植物甾醇的含量提高了2倍,二者的含量分别可达3.80 mg/g和16.9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萃取 大豆胚芽油 维生素E 植物甾醇
下载PDF
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鑫 张志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5,共4页
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 食品工业 应用 展望
下载PDF
油莎豆油亚临界丁烷萃取条件优化及产品质量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连四超 刘玉兰 +3 位作者 陈璐 祁鲲 朱新亮 马宇翔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油莎豆油。以油莎豆粕残油率为考察指标,在亚临界萃取压力0.5 MPa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油莎豆油的工艺条件,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的油莎豆油品质进行了分析。...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油莎豆油。以油莎豆粕残油率为考察指标,在亚临界萃取压力0.5 MPa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油莎豆油的工艺条件,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的油莎豆油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莎豆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0.425 mm(40目)、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50 min、液固比8∶1,在此条件下萃取1次,油莎豆粕残油率为2.91%。所得油莎豆油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33 mg/g、0.074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4.26%,甾醇和V_(E)总量分别为171.43 mg/100 g、201.81 mg/kg。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油莎豆油粕残油率低,产品质量达到LS/T 3259—2018《油莎豆油》质量指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油莎豆油生产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亚临界丁烷萃取 工艺优化 产品质量
下载PDF
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靖 张志旭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以丁香为材料,对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GC-MS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的丁香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 以丁香为材料,对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GC-MS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的丁香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丁香挥发油的得率为18.65%,与超临界CO_2萃取(SCF)得到的丁香挥发油相比得率相当,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小。这表明亚临界丁烷适用于丁香挥发油的高效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萃取 丁香 临界CO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法)
下载PDF
超临界及亚临界萃取澳洲薄荷挥发性成分的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思 谢红旗 +2 位作者 刘雪辉 王靖 刘东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以澳洲薄荷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萃取澳洲薄荷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得率为2.5%,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率为1.4%;超临界CO_2的GC—MS分析出萃取挥发性成分为21种,薄荷... 以澳洲薄荷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萃取澳洲薄荷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得率为2.5%,亚临界丁烷萃取得率为1.4%;超临界CO_2的GC—MS分析出萃取挥发性成分为21种,薄荷醇的相对含量为70.33%;亚临界丁烷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为11种,薄荷醇的相对含量为60.83%。澳洲薄荷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CO_2萃取优于亚临界丁烷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薄荷 临界CO2 亚临界丁烷萃取 GC-MS分析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萃取工艺优化
7
作者 奚志芳 李雨纯 +3 位作者 张青青 林依依 彭庆蕤 董丽梅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3期54-57,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澳洲坚果的利用率,采用亚临界丁烷对澳洲坚果油进行萃取,并利用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和萃取次数为自变量,以澳洲坚果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亚... 目的:为了提高澳洲坚果的利用率,采用亚临界丁烷对澳洲坚果油进行萃取,并利用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和萃取次数为自变量,以澳洲坚果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结果:试验模型显著(P<0.05),且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间拟合度较好。最终确定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8 min、料液比1∶8、萃取次数4次为最佳萃取条件,该条件下澳洲坚果油的得率为80.18%。结论:通过响应曲面法制订了优化澳洲坚果油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的可行方案,可获得较佳的澳洲坚果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萃取 澳洲坚果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酸枣仁油成分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陶冶 程铭 +4 位作者 焦文佳 夏廉臣 王雪晖 王春维 祝爱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5-170,176,共7页
以酸枣仁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研究不同方法下酸枣仁油的得率、脂肪酸组成及主要理化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 以酸枣仁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研究不同方法下酸枣仁油的得率、脂肪酸组成及主要理化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的得率分别为26.73%、28.02%、24.45%。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74.12%)>超声提取法(71.46%)>索氏抽提法(69.7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酸枣仁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品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酸枣仁油进行VE含量测定,依次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202.71 mg/kg油)>索氏抽提法(139.01 mg/kg油)>超声提取法(87.04 mg/kg油)。由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自氧化实验可知,过氧化值变化由大到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索氏抽提法。总之,3种方法各有特点,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提油得率更多,品质更高,安全性好,更适宜酸枣仁油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亚临界丁烷萃取 脂肪酸 VE 过氧化值
下载PDF
提取方式对接骨木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晴 赵红金 +5 位作者 代龙 赵文鑫 王军 朱新亮 高鹏 张宏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目的:比较冷榨法、索式提取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得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接骨木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索式提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3种方式提取接骨木籽油,参考国家标准测定其理化... 目的:比较冷榨法、索式提取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得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接骨木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索式提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3种方式提取接骨木籽油,参考国家标准测定其理化指标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3种提取方式中,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得油率最高(28.8%),索式提取法次之(27.6%),冷榨法最低(1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最低,碘值最高;3种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6.94%;3种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冷榨法与索式提取法。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接骨木籽油的品质存在一定影响,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有较高提取率,所得油脂品质较好,是提取接骨木籽油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籽油 冷榨 索式提 亚临界丁烷萃取 得油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黑水虻油工艺优化及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凡 黄宏飞 +3 位作者 杨晨 雷芬芬 何东平 郑竟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浸出法以及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黑水虻油,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压榨和浸出制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3种方法的提油率、黑水虻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压榨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 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浸出法以及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黑水虻油,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压榨和浸出制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3种方法的提油率、黑水虻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压榨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炒温度140℃、蒸炒时间30 min、黑水虻幼虫粉水分含量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54.10%;浸出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5 h、料液比1∶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78.95%。3种提取方法中,浸出法的提油率最高,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次之;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浸出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水分含量最低,压榨法的水分含量最高;3种提取方法的黑水虻油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黑水虻油饱和脂肪酸中月桂酸含量最高,为16%~20%,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较高,分别约为22%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油 压榨 浸出 亚临界丁烷萃取 品质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