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的工艺优化及抑菌研究
1
作者 胡珊 梁卫驱 +3 位作者 谢佩吾 罗华建 连辉明 黄皓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3,共9页
为研究樟树叶精油的高效提取技术,拓宽其应用范围,以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工艺,并比较其和传统方法水蒸气提取的樟树叶精油化学成分差异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R134a... 为研究樟树叶精油的高效提取技术,拓宽其应用范围,以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工艺,并比较其和传统方法水蒸气提取的樟树叶精油化学成分差异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 mm,液料比为6∶1(L∶kg),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0 min/次,萃取4次,得率为(2.87±0.08)%,GC-MS分析水蒸气提取和亚临界R134a萃取得到的2种叶精油分别鉴定出39和35种化合物,相对总峰面积分别为99.97%和99.91%。2种叶精油的化学组分均以醇类和烃类化合物为主,龙脑是2种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水蒸气提取精油的龙脑相对峰面积(64.29%)大于亚临界R134a萃取精油的龙脑相对峰面积(58.09%)。2种叶精油对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亚临界R134a萃取樟树叶精油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蒸气提取的,2种叶精油均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1.74%和6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叶精油 r134a 临界流体 正交优化 GC-MS分析 抑菌
下载PDF
亚临界R134a萃取金银花挥发油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勤川 贾凯 +3 位作者 卢杰 王兰 韩玉谦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7-200,共4页
采用亚临界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的方法从干燥的金银花中提取挥发油,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R134a流量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挥发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萃取压力和R134a流量的影响较小。当萃... 采用亚临界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的方法从干燥的金银花中提取挥发油,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R134a流量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挥发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萃取压力和R134a流量的影响较小。当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R134a流量分别为6MPa、50℃、2h和10g/min时,挥发油提取率达到2.1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得到27个组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棕榈酸(19.12%)、亚油酸(18.43%)、亚麻酸(9.06%)等,脂肪酸酯达到2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r134a萃取 金银花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挥发油
下载PDF
太平洋磷虾油的亚临界R134a萃取工艺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坤 王兰 +1 位作者 薛长湖 韩玉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96-99,共4页
研究亚临界R134a萃取太平洋磷虾油的萃取工艺,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动态萃取时间对磷虾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所萃取的磷虾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MPa、萃取温度30℃、动... 研究亚临界R134a萃取太平洋磷虾油的萃取工艺,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动态萃取时间对磷虾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所萃取的磷虾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MPa、萃取温度30℃、动态萃取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太平洋磷虾油得率为6.69%。通过GC-MS分析,太平洋磷虾油中含有2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35%,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r134a 太平洋磷虾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R134a萃取牡蛎中多环芳烃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念荣 乔清慧 冯晓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605-611,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牡蛎中痕量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萃取分析的快速、绿色、安全的新技术。方法以新鲜牡蛎作为空白样品基质,以US EPA 16PAHs的加标回收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实验,优化亚临界R1...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牡蛎中痕量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萃取分析的快速、绿色、安全的新技术。方法以新鲜牡蛎作为空白样品基质,以US EPA 16PAHs的加标回收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实验,优化亚临界R134a(1,1,1,2-四氟乙烷)萃取牡蛎中PAHs工艺。结果亚临界R134a萃取PAH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6.21 MPa,萃取温度42.7℃,夹带剂用量3.39 m L。在此工艺条件下,16种PAH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15.9%。结论本研究可为实际样品中PAHs的萃取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r134a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祎 郭建章 +1 位作者 陈星 王威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5-233,共9页
本文旨在寻找有效建模方法以预测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萃取率,优化其萃取工艺条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分离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 本文旨在寻找有效建模方法以预测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萃取率,优化其萃取工艺条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分离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两种方法分别对同一实验进行建模分析,通过RSM数值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ANN-GA)两种方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RSM与ANN两种模型均能较为精准预测,但通过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值比较,得出ANN模型(R^(2)=0.9966)的预测效果较优于RSM模型(R^(2)=0.9950)。ANN-GA确定的最佳萃取条件及萃取率分别为:萃取压力19.04 MPa、分离温度55.50℃、萃取时间134.98 min、萃取率23.52%。综上,RSM和ANN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亚临界CO_(2)萃取带壳红花籽油的建模与优化,但ANN的预测准确度及拟合能力更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红花籽油 响应面法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6
作者 谭云 吴红 +1 位作者 黎继烈 申爱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工艺条件,并运用GC-MS分析缬草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丁烷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0.47 MPa、萃取温度47℃、液料比11∶1、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缬草精油得率达到(3.383±0.004)%;亚临界丁烷萃取的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5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相对含量为29.63%,关键药理成分缬草醛和缬草素相对含量分别为2.28%和0.25%。综上,亚临界丁烷萃取缬草精油得率高,缬草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缬草醛和缬草素,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精油 临界流体 均匀设计 缬草醛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琥珀精油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
7
作者 杨媛媛 唐语谦 杨继国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235,共11页
以琥珀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琥珀精油。基于琥珀精油的得率,探究亚临界流体萃取琥珀精油的最佳工艺,通过GC-MS技术分析琥珀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并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和酪氨酸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2.1:1(mL:g... 以琥珀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琥珀精油。基于琥珀精油的得率,探究亚临界流体萃取琥珀精油的最佳工艺,通过GC-MS技术分析琥珀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并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和酪氨酸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2.1:1(mL:g)、萃取温度58℃、萃取时间51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工艺条件下精油的提取率为1.61%;GC-MS分析显示,从琥珀精油中分离出40个峰,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主要包括对伞花烃(29.39%)、左旋龙脑(18.02%)、葑醇(8.46%)、左旋樟脑(7.12%)、桉叶油醇(6.40%)等物质,是琥珀精油独特香气的主要成分;琥珀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66 mg/mL和2.91 mg/mL,呈现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琥珀精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IC50值为1.13 mg/mL,其美白活性高于同等浓度的熊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精油 临界流体 响应面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氧化活性 美白活性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栀子果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8
作者 冯菲菲 刘思思 +3 位作者 刘汝宽 易有金 祁鲲 杨艳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栀子果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果油的最佳亚临界条件为:溶剂丁烷,筛网目数60目,料液比1∶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4次。在此条件下,栀子果油提取率为93.02%。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工艺在栀子果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临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工艺优化及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9
作者 张晴晴 张梦娇 +1 位作者 马翊铭 蔡学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4,共8页
目的: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提取工艺,探究薄荷黄酮对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工艺,并与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 目的: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提取工艺,探究薄荷黄酮对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工艺,并与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进行比较。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噻唑蓝(methyl thiazolye tetrazolium,MTT)法考察薄荷黄酮对PC12细胞存活力的影响,分析神经保护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42℃、提取时间38 min、液料比21:1 mL/g,在此条件下得到薄荷黄酮得率为14.07%±0.23%,比回流提取法提高了334%,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高了75%,比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高了173%,显著高于以上3种提取方法的得率(P<0.001)。与H_(2)O_(2)组比较,薄荷黄酮在1~100μg/mL浓度范围内,使PC12细胞存活率从53.61%±0.64%显著(P<0.001)提高到78.49%±0.84%,表明薄荷黄酮能明显缓解细胞氧化损伤。结论:建立了一套绿色、高效、可靠的亚临界水萃取薄荷黄酮的工艺,萃取的薄荷黄酮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极显著的保护作用(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黄酮 临界 响应面法 细胞损伤 神经保护活性 工艺优化
下载PDF
R134a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丽丹 盛文军 +5 位作者 毕阳 柴守环 Yury Zubarev 李霁昕 成东阳 Alexander Kanarskiy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 研究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流体萃取沙棘籽油。在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三个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以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原料粒度32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籽油提取率可达80.7%,所得籽油的碘值、过氧化值、酸价和VE含量分别为(178.83±0.54)g/100 g、(0.151±0.001)g/100 g、(3.412±0.112)mg KOH/g、(198±1.73)mg/100 g,以上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SL 493-2010)的要求,其中碘值和VE含量分别高出行业标准下限27.74%和65%,过氧化值和酸价分别低于标准上限39.6%和77.25%。综上所述,采用亚临界R134a法萃取沙棘籽油具有籽油提取率高、加工成本低及理化品质优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 临界 响应面优化 沙棘籽油
下载PDF
乳香、没药挥发油的亚临界R134a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毛跟年 杜磊 +4 位作者 王荣 杨文娟 牛阳 吕婧 张轲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优选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的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择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原料粒度、萃取温度及时间对烫伤膏中乳香、... 目的:优选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的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择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原料粒度、萃取温度及时间对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亚临界萃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原料粒度80目,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min,萃取数1次;挥发油提取率5.19%。GC-MS分析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以萜类、链状芳香族化合物(烷烃、醇、酯)为主,其中以苯氧乙酮和[1R-(1α,7β,8a.α)]-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7.04%,8.16%。结论:优选的亚临界萃取工艺稳定可靠、合理可行,为烫伤膏的质量控制及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技术 乳香 没药 烫伤膏 挥发油 1 1 1 2-四氟乙烷
原文传递
亚临界r134a-丁烷萃取菜籽饼中脂质微量成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婷婷 万楚筠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以菜籽饼为原料,以微量成分Canolol、生育酚和植物甾醇萃取量为评价指标,研究r134a与丁烷质量比对亚临界混合溶剂萃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r134a与丁烷质量比6∶3,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0 min... 以菜籽饼为原料,以微量成分Canolol、生育酚和植物甾醇萃取量为评价指标,研究r134a与丁烷质量比对亚临界混合溶剂萃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r134a与丁烷质量比6∶3,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0 min。在最佳条件下,Canolol、总生育酚和总植物甾醇萃取量分别为2.43、9.71、89.17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 临界流体 r134a-丁烷 微量成分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及不同产地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亮 朱力 +4 位作者 冯志豪 冀恬 迟晓峰 董琦 李玉林 《植物学研究》 2017年第5期304-312,共9页
在1 L萃取釜中,对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原花青素的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影响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提... 在1 L萃取釜中,对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原花青素的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影响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温度 >萃取压力 >萃取时间,在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90 min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萃取率最高。同时在该优化条件下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了不同产地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该方法易于操作、选择性好、萃取温度低、萃取效率高,适用于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原花青素 临界技术 r134a 香草醛–盐酸法 不同产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凯 杨晓晨 +3 位作者 安东雨 桑佳荣 金君素 张泽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2,共5页
在10mL高压萃取釜中,对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天然产物中原花青素的适宜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山楂和紫薯两种原料中原花青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在10mL高压萃取釜中,对亚临界流体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天然产物中原花青素的适宜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山楂和紫薯两种原料中原花青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山楂为实验原料,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80 min的工艺条件下,原花青素萃取率为2.50%;在以紫薯为实验原料,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80 min的工艺条件下,原花青素萃取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临界 r134a 山楂 紫薯
下载PDF
亚临界水萃取、改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冰洁 张雨 +1 位作者 赵婧 李全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2-499,共8页
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多糖的提取方法对多糖的提取率、结构以及生物活性都有影响,对其后续的研究应用十分重要。亚临界水具有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提取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多糖的提取方法对多糖的提取率、结构以及生物活性都有影响,对其后续的研究应用十分重要。亚临界水具有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提取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在高温高压下,亚临界水可以改变溶剂的极性和介电常数,从而有助于改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物的传质效率,保持其生物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关于亚临界水萃取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亚临界水技术在果蔬、食用菌、海产品等多糖的提取及改性中的应用,为多糖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利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大规模工业化提取多糖和针对性获得目标多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多糖 改性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花生油亚/超临界CO_(2)等压连续萃取分离工艺研究
16
作者 侯凯文 郭建章 王威强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了流量、压力、时间、分离温度4个变量在CO_(2)等压连续亚临界态萃取超临界态分离工艺中对花生油萃分率的影响,通过回归拟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流量100 L/h,压力22 MPa,分离温度65℃,时间220 min,萃取温度30℃(...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了流量、压力、时间、分离温度4个变量在CO_(2)等压连续亚临界态萃取超临界态分离工艺中对花生油萃分率的影响,通过回归拟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流量100 L/h,压力22 MPa,分离温度65℃,时间220 min,萃取温度30℃(定值),此工艺条件下花生油预测萃分率为26.02%,实际平均萃分率为35.02%。通过与传统花生萃取工艺对比,表明花生油亚/超临界CO_(2)等压连续萃取分离工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及进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临界CO_(2) 等压分离 花生油 均匀实验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水产品营养组分提取领域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文洁 陈修彪 +2 位作者 陈云云 周绪霞 丁玉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4,共9页
文章介绍了运用于水产品领域的亚临界流体(包括水)的萃取原理、工艺及设备,且从获得水产品高值产物考虑,分别从水产品源的蛋白质/多肽类、脂质类和多糖类产品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亚临界萃取分离水产品营养组分的学术进展,总结了不同加工... 文章介绍了运用于水产品领域的亚临界流体(包括水)的萃取原理、工艺及设备,且从获得水产品高值产物考虑,分别从水产品源的蛋白质/多肽类、脂质类和多糖类产品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亚临界萃取分离水产品营养组分的学术进展,总结了不同加工因素对特定组分萃取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SFE设备及技术在水产品精深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营养组分 溶剂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功能多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工艺
18
作者 陈宇鑫 王威强 +2 位作者 郭建章 侯凯文 李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71,共4页
以核桃油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3.3 MPa、分离温度65.3℃、CO_(2)循环泵电机频率12.33 Hz,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 以核桃油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O_(2)亚临界态萃取等压超临界态分离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3.3 MPa、分离温度65.3℃、CO_(2)循环泵电机频率12.33 Hz,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4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分离 核桃油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工艺的优化及成分分析
19
作者 曾琼瑶 张鹏丽 +3 位作者 王超琴 苏云平 刘嘉娜 常仁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9-255,共7页
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的工艺条件,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欧芹籽精油进行对比分析。以精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工艺条件,并结合GC/MS对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精油进行成分分析。亚临... 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的工艺条件,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欧芹籽精油进行对比分析。以精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工艺条件,并结合GC/MS对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精油进行成分分析。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次数3次,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欧芹籽精油得率为4.51%,较水蒸气蒸馏法精油得率提高了22.89%;亚临界流体萃取欧芹籽精油中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总量98.13%,较水蒸气蒸馏精油中化合物数量和总含量分别提高了32.5%、8.7%。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是种较理想的提取欧芹籽精油的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及品质好等优点,适合批量生产,该研究为欧芹籽精油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工艺优化 欧芹籽精油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亚临界水萃取及抑制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鹏程 蒲云峰 +3 位作者 杜昕颖 王宏杰 王丽玲 侯旭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了提高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此试验通过考察液料比、亚临界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工艺。并通过测定白藜芦醇纯化物抑制... 为了提高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此试验通过考察液料比、亚临界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萃取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工艺。并通过测定白藜芦醇纯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研究其抑制酶活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最优工艺为:萃取温度135℃,萃取时间30 min,液料比130∶1(m L/g),在此条件下整个试验过程重复三次,白藜芦醇提取率为(7.65±0.04)mg/g。花生芽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抑制酶活性能力,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7.36%、7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芽 白藜芦醇 临界 抑制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