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绍——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
1
作者 周宗锡 《科技.人才.市场》 1995年第4期24-25,共2页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859年5月在柏林去世.一年多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亚历山大·冯·洪堡自然探索与考察基金会,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和科学探险家.基金会的宗旨是向学术上优...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859年5月在柏林去世.一年多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亚历山大·冯·洪堡自然探索与考察基金会,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和科学探险家.基金会的宗旨是向学术上优秀的外国科学家(不分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或世界观)提供研究奖学金和研究奖,使其能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保持由此而形成的学术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 自然科学 科学探险 奖学金
下载PDF
游历世界的博物学家--记亚历山大·冯·洪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云萍 《国外科技动态》 2002年第12期26-27,共2页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德国自然科学家,近代地质学、气候学、地磁学、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在19世纪科学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博物学家 亚历山大··洪堡 科学贡献 德国 等温线图
下载PDF
十九世紀的漢學與中亞地理知識建構 亞歷山大·馮·洪堡致法國漢學家儒蓮書簡十一封
3
作者 李雪濤 《中国文化》 2024年第1期244-266,共23页
本文對亞歷山大·馮·洪堡寫給法國漢學家儒蓮的11封書簡進行了解讀。洪堡與儒蓮有關東亞語文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知識的討論,將東亞和中亞知識納入到了整個現代科學知識體系之中。正是這種不同學科的巨擘間所進行的知識交流,... 本文對亞歷山大·馮·洪堡寫給法國漢學家儒蓮的11封書簡進行了解讀。洪堡與儒蓮有關東亞語文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知識的討論,將東亞和中亞知識納入到了整個現代科學知識體系之中。正是這種不同學科的巨擘間所進行的知識交流,形成了以流動的方式建立起來的19世紀知識網絡。從中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的科學所仰仗的是這一時期的知識流動性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網絡。歐洲和非歐洲的知識正是在此時從“文人界”(res publica ltteraria)轉變成馬了现代科學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亞歷山大·馮·洪堡 儒蓮 19世紀知識網絡 漢學史
原文传递
引言 亚历山大·冯·洪堡——美洲、中国、中亚和世界
4
作者 奥特玛·埃特 范妮(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是此次洪堡研究专栏的引言,拟简要说明亚历山大·冯·洪堡漫长的一生及其鸿篇巨著。论文不仅梳理了这位普鲁士博物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教育背景、心理状态和科研活动,还介绍了其著作的写作基础、涉及的多方面知识和这位学者将... 本文是此次洪堡研究专栏的引言,拟简要说明亚历山大·冯·洪堡漫长的一生及其鸿篇巨著。论文不仅梳理了这位普鲁士博物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教育背景、心理状态和科研活动,还介绍了其著作的写作基础、涉及的多方面知识和这位学者将多门科学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将其融入自然绘画的能力。在洪堡那里,美学和伦理学是一个整体,美洲和亚洲基于洪堡自身的经验纳入其宇宙体系之中,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博大的世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自然绘画 洪堡式科学 洪堡式写作 跨学科性 自然与文化
原文传递
自然画卷的彼岸——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双半球植物地理学方案
5
作者 乌尔里希·湃斯勒 孙纯(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7-17,共11页
《安第斯山的自然画卷》从视觉上呈现了洪堡将自然界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念。该图绘作品于1807年出版,是洪堡植物地理学散论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们聚焦洪堡美洲之行(1799—1804)的主要发现,对当时的植物研究产生了较... 《安第斯山的自然画卷》从视觉上呈现了洪堡将自然界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念。该图绘作品于1807年出版,是洪堡植物地理学散论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们聚焦洪堡美洲之行(1799—1804)的主要发现,对当时的植物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随后的二十年,洪堡继续在巴黎进行一系列今天不太为人所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洪堡努力探索构建全世界植物地理学的方法,大批的手稿也表明洪堡曾为此收集植物与地理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然而,洪堡于1825年前后与合作者孔特酝酿的《一种双半球的植物地理学方案》一书,试图整合其全球性研究计划,却未能付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植物地理学 自然历史 科学史 制图学
原文传递
岛屿、群岛和群岛写作——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古巴岛,安的列斯群岛》 被引量:1
6
作者 奥特马尔·埃特 任海燕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9年第3期2-11,共10页
手稿《古巴岛,安的列斯群岛》可以视为洪堡整个群岛文本的标题,这是一个结构上极度开放的文本,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文化和自然的探险家是如何搭建起写作乃至于思维模型的。他的这个微型文本以多重关联和多逻辑共存的方式将加勒比世界... 手稿《古巴岛,安的列斯群岛》可以视为洪堡整个群岛文本的标题,这是一个结构上极度开放的文本,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文化和自然的探险家是如何搭建起写作乃至于思维模型的。他的这个微型文本以多重关联和多逻辑共存的方式将加勒比世界中政治和社会的复杂性囊括其中。同洪堡的古巴地图及《古巴岛政治随笔》一道,这篇手稿奠定了洪堡在19世纪古巴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古巴岛 安的列斯群岛》 古巴文学
原文传递
曲径通幽——浅谈亚历山大·冯·洪堡《新西班牙王国政治随笔》中的统计图表
7
作者 维拉·M·库津斯基 易佳(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18-30,共13页
文章着重讨论了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新西班牙王国政治随笔》中各种统计图表的观感和作用,重点关注了这些图表与叙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图表在洪堡的叙事中开辟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图文分离的特点不但能激发出读者的新思路,... 文章着重讨论了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新西班牙王国政治随笔》中各种统计图表的观感和作用,重点关注了这些图表与叙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图表在洪堡的叙事中开辟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图文分离的特点不但能激发出读者的新思路,而且会催生出新思想,这样的阅读体验颇像一次曲径通幽的冒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图表 可视性 新西班牙
原文传递
第二次半球之旅——亚历山大·冯·洪堡作品中的亚洲之旅
8
作者 托拜厄斯·克拉夫特 弗洛里安·斯诺 陈珏旭(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41-50,共10页
1829年横穿中亚的远征是普鲁士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在巴蒂边哨所,他首次直接接触了中国文化,并将《三国志》的抄写本带回柏林。在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一种别样的、但在中亚探索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旅行书... 1829年横穿中亚的远征是普鲁士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在巴蒂边哨所,他首次直接接触了中国文化,并将《三国志》的抄写本带回柏林。在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一种别样的、但在中亚探索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旅行书写:今天我们可以在各种付梓的作品和手稿中读到这些文字。本文介绍了洪堡记述第二次半球之旅的旅行书写的特点,并特别强调了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亚》(1843)之于洪堡科学模型的关键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旅行文学 旅行杂志 中亚 《三国志》 探索史
原文传递
国家之间与国界之外——亚历山大·冯·洪堡与法国文学
9
作者 马尔库斯·亚历山大·伦茨 张兰洋(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31-40,共10页
作为科学家和普鲁士国王的外交调解员,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法国和普鲁士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超越了单个民族文学"传统"。然而他与当时的欧洲中心法国尤其是巴黎的密切交流,让人看到这位普鲁士学者与法国及法国文学... 作为科学家和普鲁士国王的外交调解员,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法国和普鲁士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超越了单个民族文学"传统"。然而他与当时的欧洲中心法国尤其是巴黎的密切交流,让人看到这位普鲁士学者与法国及法国文学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广泛了解洪堡与夏多布里昂、巴尔扎克和雨果等作家的关系,以及作为法国文学灵感之源的洪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洪堡的作品以及他本人在19世纪法国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洪堡以众多不同且令人惊讶的方式与法国文学相联结,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系统地考察过他的写作与法国作家之间的联系。本文将为此主题提供初步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儒勒·凡尔纳 让-雅克·卢梭 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 法国文学 亚历山大··洪堡
原文传递
读《创造自然》重新发现亚历山大·冯·洪堡
10
作者 王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年第10期77-78,共2页
在阅读《创造自然》的基础上,梳理了亚历山大·冯·洪堡"整体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介绍了洪堡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政治、社会领域的主要贡献,并指出了洪堡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及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造自然》 亚历山大··洪堡
下载PDF
德国洪堡基金会代表团访问中国政法大学
11
作者 董一梁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德国洪堡基金会代表团 中国政法大学 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 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洪堡密码——关于创建19世纪环球旅行者的混合数字学术版本
12
作者 托比亚斯·克拉夫特 马纳克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2-23,共12页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普鲁士旅行家、博物学家、多产作家和来自柏林的国际科学名人。在他诞辰250周年之际,洪堡对人类与自然的内在依存性的理解仍然是宝贵的知识遗产,不断激发对他作品和行动的新解读。洪堡的九本手写旅行日志...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普鲁士旅行家、博物学家、多产作家和来自柏林的国际科学名人。在他诞辰250周年之际,洪堡对人类与自然的内在依存性的理解仍然是宝贵的知识遗产,不断激发对他作品和行动的新解读。洪堡的九本手写旅行日志《美洲之旅》是这一遗产最好的例证。本文考察了这些日记手稿的购买过程及《洪堡集》系列的出版。混合(数字、印刷)版《洪堡集》为洪堡的旅行日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版本,其中包括洪堡在美国、欧亚半球的旅行日志,以及他许多未发表的论文和手稿选,大部分不为公众所知。在介绍了该版本的语料库之后,本文重点说明了《洪堡集》采用的互补编辑方式,该方式结合了读者友好型的书籍版本的优势与基于精心数据管护的数字全文和扫描版本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洪堡 旅游文学 数字学术版 数字人文学科 TEI-XM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