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审美化对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秦红梅 郑苏淮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亚审美正以一种强劲的趋势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和审美心理,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形象性、调侃性、廉价性的三类作品受到当代青年人的欢迎,亚审美进入到了当代青年人的... 亚审美正以一种强劲的趋势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和审美心理,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形象性、调侃性、廉价性的三类作品受到当代青年人的欢迎,亚审美进入到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中。面对亚审美的冲击,要正确理解、引导亚审美带来的变化,既看到亚审美这种流行的社会心理对当代青年审美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引起的变化,也看到新的审美心理对亚审美流行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亚审美 当代青年 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变化
下载PDF
论现代造型艺术亚审美化的成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彬 秦红梅 郑苏淮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在现代的造型艺术中,以崇高为代表的经典审美正在退却,而以愉悦为代表的亚审美正在广泛流行,亚审美的流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原因是艺术范围的扩大与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品的市场化和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 在现代的造型艺术中,以崇高为代表的经典审美正在退却,而以愉悦为代表的亚审美正在广泛流行,亚审美的流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原因是艺术范围的扩大与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品的市场化和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艺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传播方式的便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亚审美 商业化 生活化 传播媒介
下载PDF
亚审美对当代青年审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友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以更为明显的消费性和娱乐性的姿态出现,在青年中出现了一种亚审美现象,青年的生活学习、社会文化心理由此受到了深刻影响。对亚审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和把握,才能揭示出其产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以更为明显的消费性和娱乐性的姿态出现,在青年中出现了一种亚审美现象,青年的生活学习、社会文化心理由此受到了深刻影响。对亚审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和把握,才能揭示出其产生、流行的原因,寻求解决或正确导向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审美影响 导引
下载PDF
亚审美背景下的古代文学教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再峰 邹文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53-154,共2页
本文分析了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亚审美观念具有的注重视觉形象、解构经典艺术、价值判断缺失等特征,探讨了亚审美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路与解决办法。
关键词 亚审美 特征 古代文学 教学
下载PDF
论亚审美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国庆 韩再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亚审美"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对于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来说,在面对"亚审美"而带来的种种挑战与冲击,应适应时代发展的现状,因势利导,甄别对待,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挖掘与运用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来启发学生... "亚审美"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对于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来说,在面对"亚审美"而带来的种种挑战与冲击,应适应时代发展的现状,因势利导,甄别对待,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挖掘与运用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培养大学生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特征 古代文学教学 对策
下载PDF
造型艺术中亚审美形态的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林彬 郑苏淮 +1 位作者 秦红梅 陈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在现代社会中,亚审美形态的造型艺术作品正在广泛流行,同时现代人也习惯用亚审美的眼光欣赏各类造型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社会化生产性,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大众对各... 在现代社会中,亚审美形态的造型艺术作品正在广泛流行,同时现代人也习惯用亚审美的眼光欣赏各类造型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社会化生产性,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大众对各类造型艺术的评价、艺术名人在大众心目中的状况以及大众的主要审美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亚审美
下载PDF
亚审美冲击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红梅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9年第1期42-43,50,共3页
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从民族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介绍给他们,引导他们认真地研读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 亚审美 古代文学教学 思考 回应
下载PDF
花影随月乾坤数——亚审美化思潮下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8
作者 郑苏淮 秦红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亚审美化思潮对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影响,导致人们理解作品与作品的"原有"价值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差异、分歧、矛盾和背离。其实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价值或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解读中所... 亚审美化思潮对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影响,导致人们理解作品与作品的"原有"价值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差异、分歧、矛盾和背离。其实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价值或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解读中所获得的。解释学在进行"文本"解释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时间间距、语言间距,这正是产生解读新义的理论依据。包涵亚审美化的解读在内,都是对文学作品整体意义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经典文学作品 解释学 时间间距 语言间距
下载PDF
论亚审美化兴起和传统美学的终结
9
作者 郑苏淮 林彬 秦红梅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 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亚审美化思潮兴起之后,实际上已经终结了传统美学,但这不等于说传统美学的影响就完全消失了。当我们说传统的经典形态的美学已经终结,其实同时就包含着一种全新的美学形态的出现。亚审美化思潮虽然还看不出在什么时候能够结出新的经典形态的成果,但是,这种发展趋势确实是不可逆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经典美学 社会心理 终结
下载PDF
试论亚审美化冲击下的古典诗歌教学
10
作者 舒耘华 宋国庆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年第1期95-96,共2页
在亚审美化冲击下,高校的古典诗歌教学呈现出一种疲软状态。大学生不追求诗歌作品的经典性,可读性,他们不喜欢写反映社会矛盾、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作品,甚至认为古典诗歌都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本文就这种现象分析了其在高校产生的原因及解... 在亚审美化冲击下,高校的古典诗歌教学呈现出一种疲软状态。大学生不追求诗歌作品的经典性,可读性,他们不喜欢写反映社会矛盾、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作品,甚至认为古典诗歌都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本文就这种现象分析了其在高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冲击 古典诗歌
下载PDF
数字化社会亚审美心理背景下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敏 郑苏淮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数字化社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受到数字化社会影响,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职业教育兼任成人、成才双重任务,面对职教生的亚审美化心理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数字化社会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审美教育借助... 在数字化社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受到数字化社会影响,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职业教育兼任成人、成才双重任务,面对职教生的亚审美化心理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数字化社会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审美教育借助艺术熏陶、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功利观,树立高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实现心灵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亚审美 职业教育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滕锐 李志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0,168,共8页
媒介作为艺术内容的信息载体,既受到技术变迁、同时受到审美体验方式的影响。新媒体艺术体现着艺术内涵与媒介技术的智能化联结,改变了传统审美方式的认知与体验,审美研究已不再是以往的"离身性""静观性"与"... 媒介作为艺术内容的信息载体,既受到技术变迁、同时受到审美体验方式的影响。新媒体艺术体现着艺术内涵与媒介技术的智能化联结,改变了传统审美方式的认知与体验,审美研究已不再是以往的"离身性""静观性"与"内省化"的哲学思考,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多重感官经验整合的"具身性"认知特征,强调个体的身体状态直接参与审美认知的过程。通过个体"具身性"的审美参与,在审美感受中强调非审美性因素与审美性因素的整合性体现,重视生理性快感在审美体验中的辅助作用,以认知美学的审美知觉为先和美感形式模块化认知生成,来扩展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视角与路径。解读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对艺术的媒介性特征以及"具身性"审美认知的科学性美学分析,有助于理解新媒体艺术美学的感知转向与智能化转向,及解决具体艺术实践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性 “具身性”审美认知 认知美学 亚审美
下载PDF
亚审美形态论纲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苏淮 陈敏 +2 位作者 林彬 秦红梅 韩晓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共5页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它的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亚审美形态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形态。它背后潜藏着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倾向。因此,亚审美形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和社会化生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形态 社会心理 形象性 调侃性 社会化生产性
下载PDF
亚审美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基于现代性语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洪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69,共4页
流行文化以更为明显的娱乐消费性和戏谑调侃性的姿态出现,从唯物史观角度把握,流行文化可归结为社会转型期对社会心理及价值趋向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流行文化可归结为一种亚审美形态;从本体论角度看,亚审美形态可归结为一种社... 流行文化以更为明显的娱乐消费性和戏谑调侃性的姿态出现,从唯物史观角度把握,流行文化可归结为社会转型期对社会心理及价值趋向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流行文化可归结为一种亚审美形态;从本体论角度看,亚审美形态可归结为一种社会心理。厘清现代性语境下亚审美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向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亚审美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下载PDF
论亚审美化——当代流行社会心理的描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苏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4-77,共4页
如果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观察当今社会的变化,便会发现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亚审美化。亚审美化不是审美化,它排斥崇高、悲剧等这一类需要巨大人格力量参与才能出现的审美形态,重视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形象性。亚审美化已经对文学艺术、大众传... 如果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观察当今社会的变化,便会发现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亚审美化。亚审美化不是审美化,它排斥崇高、悲剧等这一类需要巨大人格力量参与才能出现的审美形态,重视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形象性。亚审美化已经对文学艺术、大众传媒以及日常生活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亚审美化的社会影响是一把让人爱恨交织并难以取舍的双刃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社会心理 文学艺术 大众传媒 日常生活 审美
下载PDF
从“亚审美性”看新媒体艺术审美嬗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滕锐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趋势日益加强。新媒体艺术不仅是对艺术媒介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呈现,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探索数字化艺术媒介载体的新形态,以及这种新数字化艺术...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趋势日益加强。新媒体艺术不仅是对艺术媒介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呈现,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探索数字化艺术媒介载体的新形态,以及这种新数字化艺术形态所带来的审美认知方式创新。新媒体艺术除具有以往艺术活动的审美经验与创作原则外,其自身的数字化艺术形态与媒介载体性的艺术表达都区别于以往的艺术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艺术审美性的认识维度。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可具体理解为艺术表达的载体融合、艺术传播的跨媒介融合。从媒介特性与审美个体感知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审美表现的感知性、审美体验的智能化以及审美关系的传受融合这三方面的审美方式转变。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发展新趋势,具体表现为审美对象构成的数字媒介化、审美信息构建的感知延展和审美认知体验的智能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 新媒体艺术 审美研究 数字媒介 智能感知
原文传递
亚审美:“元宇宙”中吃播视频的消费陷阱和规避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巴胜超 沈桃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产物,也是大众意识自觉参与的空间场景。"元宇宙"重新构建了大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方式,计算和保存具体化的审美风格,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沉醉在他者的审美牢笼中,...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产物,也是大众意识自觉参与的空间场景。"元宇宙"重新构建了大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方式,计算和保存具体化的审美风格,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沉醉在他者的审美牢笼中,甘愿为数字技术打造的梦幻世界买单。通过梳理"元宇宙"中"吃播"的文本呈现、粉丝评论等内容,分析吃播粉丝的审美趋势,以及吃播视频的消费与审美的关系。吃播视频的粉丝群体大部分是青年一代,他们从吃播视频中获得生理和情绪的满足,并以崇拜的视角跟随着意见领袖。而吃播博主深谙其粉丝心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伪造成与粉丝有共同审美需求的同类,获取粉丝的消费能力,体现为一种"元宇宙"空间的消费审美特征。吃播视频俨然成为资本获取消费手段的媒介,社会个体、传播主体、媒介平台和国家机构需要共同为防沉迷消费主义而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受众情感 吃播视频 亚审美 元宇宙
原文传递
新媒体品牌形象设计“亚审美性”研究--以上海“百雀羚”化妆品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亚 《中国报业》 2021年第16期58-59,共2页
新媒介变革带来设计形式革新的同时,也促使审美研究体现出多感官联觉“具身化”的“亚审美性”。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变革带来品牌形象设计审美感知延展的分析,提出“亚审美性”的认知体验,然后以化妆品牌“百雀羚”的形象设计为案例,分析... 新媒介变革带来设计形式革新的同时,也促使审美研究体现出多感官联觉“具身化”的“亚审美性”。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变革带来品牌形象设计审美感知延展的分析,提出“亚审美性”的认知体验,然后以化妆品牌“百雀羚”的形象设计为案例,分析了品牌营销向多感官体验的转向,为新媒体时代品牌形象设计的表现方法、创意思维和营造方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亚审美 品牌形象设计 具身化
原文传递
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研究
19
作者 姚同罡 《艺术品鉴》 2018年第14期107-108,共2页
媒介作为艺术内容的主要信息载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媒体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研究也不再是以往的'静观性'等哲学思考,新媒体时代下的审美研究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参与审美认知的整个过程... 媒介作为艺术内容的主要信息载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媒体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研究也不再是以往的'静观性'等哲学思考,新媒体时代下的审美研究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参与审美认知的整个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视角以及路径进行拓展。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相应的艺术审美研究,并以此来不断推动现阶段艺术的长期发展,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认知美学视域下的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新媒体艺术 亚审美 审美认知
原文传递
当代青年审美倾向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彬 郑苏淮 +2 位作者 韩晓云 秦红梅 陈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当代青年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认知度不高,但依然喜爱经典文艺作品。当代青年审美追求形象化,更倾向娱乐休闲性。
关键词 亚审美形态 经典文艺作品 形象化 娱乐休闲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