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去是一面镜子:《亚当·比德》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被引量:10
1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8,共10页
评论家们不是把《亚当.比德》简单地视为田园生活方式的挽歌,就是把它看作为新兴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项霸权课题。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细读《亚当.比德》的文本,就不难发现乔治.爱略特恰恰奏出了霸权主旋律的反调,奏出了一组... 评论家们不是把《亚当.比德》简单地视为田园生活方式的挽歌,就是把它看作为新兴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项霸权课题。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细读《亚当.比德》的文本,就不难发现乔治.爱略特恰恰奏出了霸权主旋律的反调,奏出了一组质疑速度、质疑“现金联结”、质疑社会伦理道德失范这一现实的音律。《亚当.比德》中的故事是要为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社会提供一面可供参照的镜子,让生活于“现在”的人们看看人类丢失了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 小说 亚当·比德 社会伦理
下载PDF
《亚当·比德》中的共同体形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智敏 董艳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第7期75-79,共5页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三大支柱”:血缘、地缘和心智。《亚当·比德》中的共同体形塑符合这一构建模式:洪水吞没了亚当父亲,这一意象是冲破血缘局限的力量,为人物从自我走向非我提供了主客观条件;故事发生地干草坡与它的“...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三大支柱”:血缘、地缘和心智。《亚当·比德》中的共同体形塑符合这一构建模式:洪水吞没了亚当父亲,这一意象是冲破血缘局限的力量,为人物从自我走向非我提供了主客观条件;故事发生地干草坡与它的“镜像”——史诺菲尔德的对比观照,突出了干草坡这一教区共同体的地缘美,方言是这一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体成员同心同德的“心智培育”通过“同情”这一艾略特笔下的共同体要素和劳动这一“共同体之根”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共同体 血缘 地缘 心智
下载PDF
《亚当·比德》:原初消费文化的一种形象图解
3
作者 李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亚当·比德》是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早期作品之一。虽然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尚未深入到乡村,资本主义文明还没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爱略特的消费文化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已初现端倪。作者描绘出一幅处于萌芽状态人... 《亚当·比德》是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早期作品之一。虽然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尚未深入到乡村,资本主义文明还没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爱略特的消费文化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已初现端倪。作者描绘出一幅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异化消费的图景,从主人公的价值取向及婚姻选择等折射出人们的异化消费价值观,爱略特对这种畸形消费持批判的态度,认为"人本宗教"道德是医治人们消费异化的金石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乔治·爱略特 消费文化 人本宗教
下载PDF
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对消费文化的回应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晓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67-72,59,共7页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海蒂这两个被异化的消费者的形象,从而反映出她对消费文化的担忧。与此同时,她又树立了以亚当和黛娜为代表的道德典范,从而把她医治消费文化疾病的道德药方渗透在小说中。具体说来,她的道德药方主要包括: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以及"同情意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消费文化 回应 乔治·爱略特
下载PDF
通过《亚当·比德》分析艾略特道德理想模式
5
作者 马丽娜·阿布都 杨梦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8期334-334,共1页
作者曾借《亚当·比德》一书中表达过:亚当说:“我要公开说明:我的人性是可爱的”,艾略特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她欣赏的人物应该是具有美好德行的人物,并把这种正能量扩大化。
关键词 亚当·比德 责任 善良
下载PDF
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的人文主义思想
6
作者 韩晓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95-96,共2页
本文以乔治·爱略特的一部早期小说《亚当·比德》为例,分析了作者渗透在这部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其同情意识思想、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及其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几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爱略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本文以乔治·爱略特的一部早期小说《亚当·比德》为例,分析了作者渗透在这部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其同情意识思想、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及其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几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爱略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本文指出:爱略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她从小所受的基督教信仰以及费尔巴哈、孔德等人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乔治·爱略特 人文主义思想
下载PDF
被冤枉的海蒂?——《亚当·比德》的女性主义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颖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如何解读《亚当·比德》中的海蒂,历来众说纷纭。为海蒂喊冤,乃英美评论界的主流声音,甚至有论者视她为"逾矩破规"者。文章通过分析乔治·爱略特时代风行于中等阶层和底层社会的完美太太理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 如何解读《亚当·比德》中的海蒂,历来众说纷纭。为海蒂喊冤,乃英美评论界的主流声音,甚至有论者视她为"逾矩破规"者。文章通过分析乔治·爱略特时代风行于中等阶层和底层社会的完美太太理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考察美的观念,思考海蒂如何陷入自恋深渊,造成了对他人、对真实世界的排斥。无情或缺乏感受,是酿成海蒂悲剧的一个主观原因。爱略特有鲜明的道德关怀,却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海蒂口诛笔伐,也没有将她简化成文学作品中惯常出现的女性类型如贞女、慈母或荡妇等。海蒂并不因其"小"而变得僵硬与扁平,反而是小说刻画得最丰满的女性人物。作者深知海蒂的悲剧有个体的责任,也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完美太太 自恋 海蒂 个体与群体的悲剧
原文传递
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的生态探析
8
作者 解琳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X期122-123,共2页
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亚当·比德》中揭露了工业化进程给城镇造成的灰暗阴郁,以及工业化背景下人们精神的异化,深切表达了她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社会变革所造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态失衡的担忧。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小... 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亚当·比德》中揭露了工业化进程给城镇造成的灰暗阴郁,以及工业化背景下人们精神的异化,深切表达了她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社会变革所造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态失衡的担忧。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小说,可以感受到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对工业化进程影响的思考,以及她对于通过回归自然、倡导以"爱"为核心的道德来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工业化 自然 人类生存状态
原文传递
心灵捕手 乔治·艾略特
9
作者 刘思远 《英语自学》 2004年第9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玛丽安 玛吉 小说写作 亚当·比德 中心人物 织工马南 潜在意识 亨利·詹姆斯 洛斯
下载PDF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文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年第2期35-38,共4页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盖斯凯尔夫人 艾米莉·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 英国资本主义 十九世纪 亚当·比德 织工马南 宗教精神 米德尔马契
下载PDF
乔治·艾略特之道德伦理观
11
作者 马丽娜·阿布都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3期295-295,共1页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具有深沉哲学能力和独特艺术眼光的女作家,她是当代的思想先驱,热情追求自由思想,她敢于打破维多利亚时代的各种教条,活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具有深沉哲学能力和独特艺术眼光的女作家,她是当代的思想先驱,热情追求自由思想,她敢于打破维多利亚时代的各种教条,活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比德》,作者在描写亚当外貌美的同时也描写了心灵美,塑造了亚当这一个具有坚定意志的人,从而印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道德伦理 亚当·比德
下载PDF
西方田园文学概观
12
作者 王晓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2-98,共7页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士说:“哲学家把(他们的研究对象)宇宙分为三个领域:天国、空气和大地,与此相对应,诗人们也把人类的生息之地分为三个区域:宫庭、城市和乡村。君主和权势显赫者(古时称为英雄)的光辉和影响象天国一样普盖众生,城...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士说:“哲学家把(他们的研究对象)宇宙分为三个领域:天国、空气和大地,与此相对应,诗人们也把人类的生息之地分为三个区域:宫庭、城市和乡村。君主和权势显赫者(古时称为英雄)的光辉和影响象天国一样普盖众生,城市里杂多的人群不够真诚,言行不一,富于谐谑感和幽默感,就象木纯净的空气一样游动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小说 文学传统 英国诗人 亚当·比德 现实主义作品 锡德尼 乡村生活 阿卡迪亚 十七世纪 爱略特
下载PDF
现代文阅读——模拟练习
13
作者 曹振国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 2015年第12期22-23,共2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文学书籍能救你的命吗?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能把我们拉回到柏拉图时代——这已是共识,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俱乐部把文学图书作为"药方"帮助病人康复,读书疗法的应用在图书出版大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文学书籍能救你的命吗?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能把我们拉回到柏拉图时代——这已是共识,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俱乐部把文学图书作为"药方"帮助病人康复,读书疗法的应用在图书出版大国英国正呈上升趋势。好书有助于自我完善的论点早已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疗法 现代文阅读 文学图书 经典文学作品 模拟练习 图书出版 创造艺术 神经疾病 亚当·比德 文学主题
原文传递
Hetty Sorrel,Infanticide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Ideology of Motherhood
14
作者 Chen Leilei,Jinan University 《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 2005年第1期43-54,共12页
本文认为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比德》中的弑婴叙事是对母性意识形态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米歇尔·福柯的权利运作哲学、女性主义中的母性哲学以及文化研究中表述理论的观照之下,本文从四个方面... 本文认为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比德》中的弑婴叙事是对母性意识形态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米歇尔·福柯的权利运作哲学、女性主义中的母性哲学以及文化研究中表述理论的观照之下,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即:作者对女主人公海蒂的形象塑造,其弑婴行为,接下来的忏悔场景和围绕此案的相关法律操作,均彰显了暗含在母性意识形态中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揭示出维多利亚社会如何通过母性意识形态内在化维护其男权社会体系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乔治·艾略特 米歇尔·福柯 IDEOLOGY 女性主义 内在化 mother 形象塑造
原文传递
读书是一种享受
15
作者 毛姆 《法制资讯》 2012年第5期94-95,共2页
我这里所说的"你",是指在业余时间里想读些书而且觉得有些书不读可惜的成年人,不是指本来就钻在书堆里的"书虫"。"书虫"
关键词 书虫 填字谜 著名批评家 就是你 我对你说 亚当·比德 公共图书馆 象棋残局 我在 读书习惯
原文传递
哀张毕来
16
作者 冯亦代 《群言》 1992年第3期28-29,共2页
毕来离我们去了,每想到他的音容,总使我深叹人事的无常。去年12月4日我到民盟中央开会,问起毕来病情,有人说,前一天刚去医院探问过,病情已好转,再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但话说过不久,就另有人来说,毕来的震颤性麻痹症越来越厉害了。
关键词 亚当·比德 全国政协 新文学史 新文艺出版社 中央盟讯 思想艺术 发微 生活琐事 贾府 政治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